赵铭道听完了杨畏知的话,哈哈大笑起来:杨大人哟,我的巡抚大人,我当是什么呀,就是跳梁小丑在作乱呀,哈哈,哪里能掀起什么大浪头来呢,我是连赋税都给他们免了,还用得着担心他们做出什么有害云南的事吗?笑话,你且把心放在肚子里,到时候我挨个收拾。
杨畏知长出一口气,这才明白,只要地方上不造反不起兵,在这位魏国公的眼里,自己这巡抚就算作的不错了,早知道这样,他就不这么惴惴不安,生怕赵铭道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把自己抛弃了呢。
这段时日杨畏知一直处于这种患得患失之中,赵铭道忽然出兵勤王,在西南四处征战,不断传来消息,都是这个封侯那个成了总兵,哪个都是赵铭道的身边人,特别是那个新来的李四九,泥腿子一个,就把云南全体卫所管起来,直接给了都司的实职,这可是让杨畏知担心自己的差事呀。
杨畏知问:魏国公准备怎么处置这些士绅呢,能否给下官交个底?
赵铭道笑了笑:他们既然没有犯死罪,我自然也不会大开杀戒的。
杨畏知稍稍放心下来,而赵铭道却也是不得不这么做,士绅群体和他们的附庸就是大明地方的统治秩序,也是大明朝最有学问和素养的人,一个个全杀了,砍了脑袋,剩下一群丘八和泥腿子,这云南省赵铭道可玩不转,不能杀只能用。
那有什么需要下官配合的,请魏国公明言。杨畏知小心说道。
赵铭道呵呵一笑,问:杨大人,士绅和胥吏闹事,我且问问,云南的地方官员如何,那些知府、知州、知县们有没有随声附和呢?
这绝对没有,您知道的,这些文官都不是本地人,相反他们也是深受其害呀,如今州府都不安靖,他们又没有力量平复,生怕您怪罪下去。杨畏知说着说着,差点把自己心里话都给说了。
赵铭道点点头:你且秘密传下去,告诉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只做好一件事,把各地闹事的人记在心里即可,别看他们跳得欢,年底给他们拉清单,一个个的全都跑不脱。
您放心,下官一定交代好,这些文官未必是咱们自己人,但是肯定不愿意站在士绅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