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证道(1 / 2)

锦医毒谋 蛮杏出墙来 1511 字 2021-01-03

殿中静默,少顷,沉声道:“姜卿,可知欺君之罪?”

“臣不敢,”姜卫柯额头渗出些许冷汗,稍稍稳定心神,便道:“若非有真凭实据,臣怎敢乱言?窦将军名誉之大,便是借臣一百个胆子,臣也不敢胡编乱造!”

“窦氏灭门,便是因与边关蛮族缠斗许久,为人所报复,”老皇帝阴着脸,眸光深邃,“姜卿不顾危险要前往边关,朕着实欣慰。然姜卿,你方才所言,也着实令朕寒心,令整个南蜀寒心。”

那阴寒的目光如实质一般,令人胆寒,姜卫柯垂着头,只觉头皮发麻,暗暗呼吸好几口气,干脆心一横,继而道:“胡人之所以为天下所知,乃其力大无穷,却无谋略城府,是以从未越界杀往各国各地,他们心性歹毒,有仇必报,行事向来光明磊落,从未干过暗夜寻仇之事。”

“窦老将军虽在外英勇杀敌,却是心时刻心系内院,窦府平日里便被保护的如铜墙铁壁一般,想要攻破,绝非易事,若是强攻,必是两败俱伤。”

“但据臣所知,那日除了窦家上下百口人的性命,并无一个外族的尸体,这,就很奇怪。”姜卫柯顿了顿,道:“事发突然,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叫人难以相信,自然对当时的情况不甚在意,为安抚南蜀百姓的情绪,皇上只能将窦氏家人先行厚葬,一些真相,自然也就烟消云散,再想细探,难如登天。”

“但臣觉得,只要是自己做过的事情,那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只是不易被人察觉而已,”姜卫柯鼓起勇气,抬眸与老皇帝阴森的目光对上,郑重道:“臣在北炽边关之时,便曾听闻,当年的窦老将军拼着自己的性命,杀进塔达干族内,同自己的儿子窦天阔一起,奋血杀敌,塔达干首领被斩于马下,年轻人更是死伤无数,塔达干元气大伤,接连后退数百里地,躲在寻常人不可抵达之境蛰伏休养,断然再无一丝能够寻仇的可能。”

“周遭列国便只是听闻窦将军之威名,便已吓破肝胆,哪敢前来寻仇?便是敢,以他们之能力,怕是连边关的护城河都渡不过,”姜卫柯唇角说的有些干,默了默,又道:“其他三国与我南蜀乃近邻之交,生死有契,不屑于使这种阴损手段,是以,窦家灭门的惨案,依臣来看,必有隐情。”

老皇帝冷笑一声,“依姜卿所言,是什么隐情?”

“臣怀疑窦氏父子根本就没死,”姜卫柯低声道,“亲王曾带领数万精兵前去寻找,百里之地,并未找到蛛丝马迹,塔达干居住草原之地,前无山峦,后无深渊,水源之地极少,能寻之地都寻便了,都未曾找到。亲王曾秘密审问抓回来的塔达干俘虏,据他临死之前透露,塔达干的二皇子殿下,似乎带着一辆马车走了。”

“草原之民,连死都要死在马背之上,于他们所言,坐马车便是耻辱,会一生都被同族之人看不起,二皇子如此作为,有违常理,叫人不得不怀疑。”

“所以你要去边关之地,并非只是为了去当个奸细,”老皇帝唇角噙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眉峰微挑,“而是想看看窦家父子是不是真的死了?”

姜卫柯拱手,“正是。”

“荒唐,姜卫柯,朕看你真是活腻了,”老皇帝似乎被气笑了,手紧紧的握着椅子把手,“还是这么多年来,朕太惯着你,倒是给你长了几分胆色?”

“微臣万万不敢,”姜卫柯呯呯呯的嗑了几个响头,看了老皇帝一眼道:“在外界看来,窦将军视窦府为性命,留下自己训养的精兵保护窦府,却是在两军交战之际,令翁副将带领亲兵折回南蜀,先下之令并非向皇上禀报,而是直奔窦府。皇上,试问远水怎可与近火相比?比起匆匆赶来,快马加鞭求皇上下令岂不来的更快?”

“除非,是不想救,”姜卫柯面上露出一丝悲愤,“将军夫人是出了名的谨慎,即便是真的被下了药而不得动弹,她也会想尽法子冲出窦府。可是当天晚上,除贪玩在外的窦家小姐外,窦府无一例外都遭遇了斩杀,这么大的动静,周遭的人,怎可没听见任何声音?”

姜卫柯忽然沉默了下来。

老皇帝抿了口有些凉的茶,微皱着眉头,“继续说下去。”

姜卫柯微微俯身,拱着手道:“将军夫人必是瞧见了熟悉之人,未有防范之心,才会遭遇不测,府中的人没有防范心,自然不知他们的夫人已死,等察觉到不对劲之时,亦是将自己性命交出去之时。”

“臣怀疑,这与亲王脱不了干系,”姜卫柯抿了抿唇,心颤了几分,大着胆子道:“有亲王作掩护,窦将军与塔达干自然能够顺利遁走,而夫人与亲王有过几面之缘,对亲王不会有所防范,这也是京城之中出现了一支队伍,却并未引起注意的原因。”

“姜卫柯,”老皇帝单手撑着额头,“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