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海诡门(2 / 2)

未知收容图鉴 舞月凌 1652 字 2020-08-24

目前“豪尔森”号正潜于5000米左右深度的海底,再往下一些,艇中的工作人员甚至可以透过舷窗直接观察到最下层的海底裂缝在朝外散发着暗红色的高热。这些热液喷口持续不断的喷发着含有矿物质和金属的热水,能够产生将近240倍的大气压力。为了安全起见,潜水器通常只会远远的在这些热泉上方驶过。

埃文斯凑近舷窗,这和他的胆量有分不开的关系,但是更多的,却是出自人类的某种本能。每当他下海进行海洋探索的时候,靠近舷窗是他最常做的习惯。相较于利用各种科学仪器测量出的数据图表,人类一贯更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埃文斯也不例外,尽管更多的工作人员偏向于远离舷窗。

看不见的海水里面到底有什么,谁都不知道。那些研究人员在心里恐惧着,或许当自己走过舷窗的时候,忽然从水中窜出个什么恐怖的怪物,正脸贴脸的通过舷窗凝视着他们;他们同样在害怕,是不是自己经过舷窗的时候,舷窗会忽然破裂尽管这些在大概率上并不会发生,但是他们依然害怕着。

“埃文斯研究员,你快来看看。”

埃文斯再次不可抑制的皱了皱眉。他在凝望海渊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进入一种很玄妙的思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埃文斯极其讨厌被吵醒。但是他还是循着声音走了过去。埃文斯不会知道,在他刚扭过头的瞬间,他背后的舷窗外忽然闪过一道比海水还要黯淡的影子。

唤醒埃文斯的人叫雷思达,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当埃文斯走进那间舱室的时候,雷思达把埃文斯推到他原本所处的位置——潜望镜。

在艇顶,艇侧以及艇底,“豪尔森”号都装置有相应的潜望镜,为的就是确保这艘潜艇能够万无一失。通常不会有人喜欢坐在艇底潜望镜前观察海洋,因为在这个位置,潜望镜的观测范围被大幅遮挡,能够看见的只有极小一部分艇底的空间,以至于一旦有什么未知的东西游了过来,观察员甚至无法及时做好心理准备。基于上述心理理论,这个位置在绝大部分时间都会空着。

“你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先前声呐探测捕捉到了一个奇怪的轮廓,好像就在我们的艇底。正好底下有海底火山提供了光源,我就想着用艇底潜望镜看看。”

“可以干扰声呐的因素有很多,观察到一些看似异常的轮廓这并不奇怪。”

对于新手们总是会犯的一些毛病,埃文斯已经见怪不怪了。现代声呐探测能够得到很精确的结果,接收换能器,也称为“水听器”,将发射出去的超声波回接以后,根据声音的回波时间以及回波参数,测定目标的参数。

然而不论声呐有多么先进,最后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结果总是和现实会有一定的误差。影响声呐的因素分很多方面,最直接的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海洋中的混响干扰、多路径效应以及目标反射特征;而自身因素则包括声波传播衰减以及潜艇自噪声等。

有过数十次深潜经验的埃文斯,显然对于这些新手表现出一种隐忍的不耐。但是经验主义在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中行不通,海洋中尚未记载在册的生物依然还有百种千种甚至上万,出于宁寻错不放过的原则,埃文斯还是把头探了过去。

所以埃文斯还是选择往潜望镜里看一眼。或许雷思达真的看见了什么东西,但是声呐却没有办法精确探知到,毕竟近距离的接触,最直接的观察比声呐要好使的多。

但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埃文斯只能在潜望镜里大致的扫视一圈,除了红色的热泉和滚滚黑烟以外,埃文斯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

这个时候,声呐再度发射了一次超声波,潜艇周围的环境参数全部都被显示在屏幕上。

那个时候的声呐已经可以产生图像显示了。没等埃文斯说话,雷思达已经去了声呐显控台。他指着屏幕上的右下角,兴奋的叫了起来。

埃文斯几乎要发作。潜艇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在艇内保持安静,这个规则在潜艇进行任务的时候需要严格执行,所以通常艇内成员都会保持缄默。然而埃文斯还是不耐烦的走过去,现在毕竟不是在执行重要任务,他顺着雷思达的指尖望过去,终于,这一次埃文斯的心里也生出了疑惑。

在那个屏幕的右下角,一个丝毫不起眼的地方,埃文斯看见了一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