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杨门忠烈传 高阳 1350 字 2020-08-12

后面坠马那人,已经爬起身来,刚刚抬头,是想探望巨石从何而来,一箭已经射到,箭镞锋利,力道足够,所以前进后出,从鼻梁直贯脑勺,顿时栽倒在地,手足抽搐了几下就不动了。

干得如此干净利落,赵如山自己都觉得痛快无比,心情舒畅,越有自信。撂下一边,眼望前路——前面那两个人,发觉同伴失散,回马来找,前后两骑,一快一慢。显然,前面是在探路,后面是在细找。

赵如山搭箭张弓,正待看准了放手,突然想到,料理一个人容易,但后面那个可能就此逃走,或者也像自己这样,找个隐蔽之处,俟机而动,还是麻烦。为绝后患,最好一起送他们见阎王。

因此,他先不动,双目左右移转监视着,看到前面那人,发现同伴的尸体,立刻加上一鞭,赶到近前,下马检视。接着便拔起了血淋淋的一支箭,仰首搜索。赵如山自然不肯让他发现,潜身下缩,但双眼却仍注视着敌人。

接着另一个人快到了,持箭的那人,双手高举乱舞着,意思是招呼同伴快来。随即看到被招呼的人疾驰而至。

这都在他预料之中。着箭在弦,屏息以待,看准了一箭下去,正射在马足上。那马撅一个竭蹶,将马上那人,从马头上掀了出去,摔得半死。

后面那人不知究竟,自然疾步上前。这时的赵如山,则又另取了支箭,搭在弦上了。这一箭非常要紧,若是射不中,想射第二支箭,得有片刻工夫,那人便有脱逃躲避的机会,再要收拾他就不容易了。

因此,赵如山将全副精神都放在那人身上,目光不瞬地盯着他的脚步,看他蹲了下去,探着同伴的生死,知道这要仔细检视,得有一会儿工夫,是个极好的机会,因而从从容容、仔仔细细地瞄准了,将手一松,只听得弓弦微张,箭去如飞。眨眨眼定睛看时,一箭正中那人脑袋,却还未死,一面拔箭,一面似乎想回头来探望。

“还要赏他支箭。”赵如山自语着,又射一箭。

这下是不得活了。片刻之间,尽歼四敌。赵如山得意非凡,直冲下山,略一检查,果然都已气绝。遗尸自然不必料理,挑了一匹耳如削竹,身长腿细的白鼻马,一跃而上,绝尘而去。

走了有七八里路,山冈已过,遥遥望见大队漫山遍野而来,唯恐自己人误会,乱箭射来不明不白地送命,他赶紧跳下马来,脱下战袍,高高举起,在空中乱舞着。

押后的将官也是何庆奇的得力部下,官拜步军副都头,名叫孙炎星,为人持重。远远看见有单骑飞奔而来,便约束左右,不可造次,此时一见那样的动作,更料定是自己人,因而打马向前,看到赵如山汗流满面,狼狈不堪,大为惊诧。

“老赵,怎么回事?”

“赶快回去。”赵如山喘着气说,“前面有伏兵。”

“何将军呢?”

问到何庆奇,赵如山神色惨淡,几乎要掉眼泪。“只怕凶多吉少了。”他说,“已经陷入重围。”

“那得救他才好呀——”

“不!何将军不准大军前进。”赵如山又说,“救也很难,山路上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而且——”

他哽咽着说不下去了。料想何庆奇不是阵亡便是被活捉。为今之计,什么都是闲话,要报告熊大行亲裁御敌之计,才是唯一大事。

“那就这样,我留守在这里,你赶紧回去报告熊将军。”孙炎星说,“我还是要派人去探路接应。”于是孙炎星即时选派最精干的一个小队,向北入山接应,临行告诫,千万小心,随时要送消息回来。他自己就率领大队,就地部署防线,分占岗陵,以强弓硬弩,守住阵脚。少数马队,往来游击策应,严密戒备,等待熊大行的命令再定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