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之北,有韶山矗立,巍巍雄奇。先古时舜帝曾携娥皇、女英至此,于山上大奏韶乐,山下则韶人咸集,与帝同乐。此山因以得名。
此刻韶山上可没有那靡靡圣音,山脚下亦不复氲氲祥和,唯见兵荒马乱,又闻东魏西道大行台高敖曹大惊而呼:“不好!中了裴贼的计也!”
你道生了何事?
原来高敖曹辛辛苦苦奔得一路,好不容易将要追及裴果时,却见前头黄骢马陡然止步,甚而掉过了头来!
高敖曹见状反是一滞,稍扯马缰定睛看时,不由得又气又怒---那黄骢马上坐着的,压根不是裴果,虽也披了身青衣,身形亦然与裴果相仿,却实在只是个不知名的小校罢了。
不消说,方才在那林子里时,裴果俨然是使了招“调包计”,骗过了自个。
高敖曹气怒之下,正要追过去一槊戳死了那西军小校,忽见西头远处烟尘大起,渐趋渐近,瞧来也不知有多少人马将要杀至。。。
高敖曹虽是气怒交加,神智尚保清明,晓得自个已然奔出甚久,离着西军大营已然不远。这架势,西军等候自个久矣,再耽搁下去,怕不就要给人围了过来。。。话说回来,裴果既然不在此处,即追上去砍死了那几个无足轻重的西贼小卒,又济得何事?
一念至此,高敖曹赶忙喝令大伙儿回退。这一退,就退到了韶山脚下。
才自喘息,就闻一阵号角,谷中赫然杀出一彪人马来,为首者一袭青衣、脸上带笑,这时换了一匹白额黑马骑在胯下,不是裴果还有哪个?
不意裴果居然在这里藏了一支伏兵,更突施偷袭,东军大吃一惊。高敖曹觑不清情势,又怕西军主力追来,不敢抵挡,闷了头就跑。东军遂为裴果一阵追杀,及至退回渑池城里时,检点人马,折了三百多骑。
。。。。。。
高敖曹闷闷不乐,语左右曰:“果然是裴果这贼子领了西贼主力在此,不可大意。”赶忙令洛阳再增兵马至渑池。
高敖曹麾下约有三万洛州兵,本是引了万五至此,留一半镇守洛阳,这下即教洛阳分出一万人马至前线。想来只要在此处阻住了裴果大军,后方洛阳留五千兵马足矣。
大约是高敖曹兵力甚厚,又背倚渑池坚城,裴果也不敢轻进,只偶尔唤偏师骚扰乡野罢了。两下里便在渑池一带对峙,高敖曹也乐得如此---于他而言,如今西贼势大,能固守洛州已属大功,但捱过今冬,待高王元气稍复,引兵来援,那时便可行反攻之举。
这般过得半月有余,两下里少有交手,平静得不像话。不想腊月将至时,忽然就有震天噩耗传来:洛阳城,失守了!
高敖曹惊得一蹦三尺高,抓住来人连摇带晃,总算是问出个所以然来。听完来龙去脉,高敖曹不由得跌坐在地,恨恨连声:“好裴果,好贼子,真个好算计。。。”
与此同时,西军大营里勇武将军韦标正大笑不绝:“大事谐矣!阿兄的计策,简直神鬼莫测也。日后高昂若知道,阿兄这营里统共不过千余人马,定要气到吐血不止,哈哈哈哈。”
两侧东道文武一起拱手:“大行台奇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