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四野萧条,已是到了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梁大同三年)的十一月里,天地间尽显冬日气象。
碎石铺就的北崤道上,数骑疾驰而过,自西而东,这时堪堪到了东朝洛州的渑池地面。
当先一骑快若疾风,一路驰过,只瞧得见一道青黄残影留滞,遂把身后数骑拉得老远。片刻之后,此一骑忽然缓了下来,这时再看,原来这领头的骑士于铠甲之外还罩了一层青衫,胯下则正是一匹神骏的黄骢马。
后头几骑见状,自也拉缰扯马,缓缓而随。其间有人低声嘀咕:“不就是侦勘前敌情势么?喊些得力的哨探来办就是。韦将军你说,大行台做甚偏要亲身犯险?还屡次三番不止?这里到底已是东贼的地盘,万一。。。”
边上被唤作“韦将军”的这位,身量极是短小,坐在马上,比旁人足足矮了一个头还要多,瞧着倒像个五尺孩童。这时他轻咳一声,轻笑道:“大行台神机妙算。他的心思,岂是你能猜出来的?少在这里废话,只专心办事就是。”
“那是,那是。”先前说话之人点头不迭:“大行台南征北战,鲜有一败。东人闻其名,早是心惊胆战,避之不及,如何还敢来捋虎须?”
不消说,这几骑里,领头的自然就是方今西朝华、南汾两州刺史、东道大行台、骠骑大将军、赵郡公裴果。以其位之尊、权之重,居然只带了区区几骑就跑了来东朝地面上巡查,此举确然叫人疑惑不解。
后头跟着的都是裴果亲卫里挑出来的好手。至于那位身量短小的“韦将军”,则是在沙苑一役里名声大噪的勇武将军、淝城郡男韦标。
他几个喋喋不休之时,北崤道北侧的山岭上,也正有几个人低语不止。
有人道:“哎呀呀!你几个快瞧瞧,山下领头的那个,不会恰恰就是那西贼大头领裴果罢?”这人说话时,目光不住抛往山脚之下,正落在裴果他几个的身上。
早是有人接口:“没错!青衣黄马,不是裴果那贼子还有哪个?”
原来隐在山头上的这几个,皆是洛州东军派出来的斥候。
“快快快!快去禀告大行台!说不得,这可是大功一件呵!”
这东兵嘴里所说的大行台,自然不会是裴果,而是东朝洛州刺史、西道大行台高敖曹。
且说沙苑大战之后,东朝元气大伤,国中亦见不稳。宇文泰岂肯丧此良机?自是要趁势东侵,大肆扩张。他先是与裴果一鼓夺取河东大片土地,设立了南汾州。其后宇文泰自归长安,遂把东侵大任一发交给了裴果。
裴果领了东道大行台之位,乃整饬兵马,不久亲引大军南渡至陕州,会和独孤信、杨忠、宇文护所部,剑指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