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郑家倒了(1 / 2)

此前郑裕丰虽不管事,成天游手好闲。但不管怎么说也是郑府的二公子,不说多如何如何,多少耳濡目染学着些。

不问那么多,不过是因为这事儿能够给他带来他想要的东西。商人重利轻别离,为了所谓的利,铤而走险的可不在少数。

不过不问,不代表着不起疑心的。

晚歌让她先拖上一拖,大概就这段时日就会有结果。

顿时容芸明白了她的意思。

容芸便道好,她拖一拖。不过她还是让晚歌做两手准备,以防万一。她怕时间久了真的拖不住,到最后还是得想个法子才行。她们必须在结果来临之前,稳住这里。

“好,到时候我让人给你带口信。”

事情商讨完,晚歌起身离开,另外寻了一张桌子坐下听书。倒是别说,没事儿到茶馆儿里来闲溜达,坐着歇歇听听书或趣事儿,也是挺有意思的。

刚移过去没多会儿的,丫鬟提着酥鸭回来了,人回来后没多久的容芸便离开了。

晚歌似是很是享受的把整场给听完了,等到说书人离开了,大堂的人散了,她才慢慢的起身离开。

十二月的天是彻底的冷了下来,一出门儿随处可见街上人裹着厚厚的衣裳。瑟瑟的寒风呼啦啦吹着,街上闲逛的人都比原来少了不少。

天冷了,大家都不爱出门儿了,没事儿就在家里烤火的。至多就是邻里走现在动串串门儿,吹磕子的。

各家的生意为此都瘦了一些影响,不过也不是每一家都是这个样子。有的店里生意还行的,就让他直接装书包,到时候回去做的。

除此之外,生意做好的就是那些面馆什么的。大家都不想做了,就面馆的生意好的不行。还对的,那么的,如果说你没有好好的进行拍打那些,她自己本人那些就会做。

这东西做好了,不仅保存的久,还有的便是漂亮的。

她们特意的留了一部分的鲜花,待会儿谁乖,谁休息得好的,就能把那些花给带走的。

十二月是马上送走旧年,迎来新的一年的时候。而在哪上就要翻年的时候,郑家的那位老太太寿诞到了。为了这个寿诞,郑家人提前半个多月开始准备,忙忙碌碌。忙忙碌碌,一直到寿诞的前一天都还忙。

好在大体是没什么问题,只一些小细节的。

儿孙皆祝福,老太太当天在屋里坐着受着大家的祝福,平日里总是阴沉黑着的脸在今日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眼里的欢喜疼爱是怎么也藏不住。

就是郑裕丰带着容芸过去时,老太太瞧了都没早前看她们的那么不喜。甚至于还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让他们不用行礼。

来早点的女眷几乎都在老太太院子里给人贺寿,然后坐着小歇一会儿,等着正席开的。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女人不知多少台戏。不过碍于面子,和地点的不同,碰见了至多也就是哼一声像是没见过的一样擦肩而过的。

反正有什么换个时候说,不能在老太太这儿理论这些的。

为了寿诞大伙儿都是煞费苦心,尤其是府里的公子们。得宠的,不得宠的都倾尽全力绞尽脑汁的想送什么。又能彰显身份,又能够讨得人欢喜的。

像郑丰,那就是特意的花大价钱托人买了一块美玉,让人雕刻成了一座玉观音。

人老了,总是爱信这些的。有事儿没事儿就念念经,抄抄经的,佛珠更是不离身,有时候无人说话都还转着珠子。

郑丰送的这贺礼也算是投其所好。不过作为最受老太太喜欢的人,他送什么,估计老太太都是高兴的。

哪里像其他人,费心尽力的准备贺礼,人看都不曾看一眼,直接就让身侧的嬷嬷给收走了。想必又是给压箱底去。有些期望一鸣惊人,期望在老太太这儿刷个眼熟的人可谓是失望不已。

当然了,这些人当中除开郑裕丰。

明知道自己不讨喜,还去整那些费力不讨的事情,他真的是闲的,撑的。

这些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中午,宴席开,重头戏来了。特意请了梨园的老班过来给人表演的。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儿欣赏着表演,其乐融融。

所有的一切,在这镇上可谓是极尽奢华。有些东西还都是特意从别的地方买回来的,就为了弄这一派,很是不容易。

老太太看得,被哄得,眉开眼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