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正月,天气渐渐转暖,但春寒料峭,还没有真正进入温暖的春天。
发到都市周刊的投稿,没多久就有回复,已经被录用,稿费还算可观,编辑也让她积极投稿,将后面的一些旅行游记早点发过去。郁瑾若也算是小小的赚了一笔零花钱。很快将日本旅行的其他行程按照编辑要求改好了都发过去,作为一个系列的游记,足够在都市周刊上发表好几周。投稿的几张照片,也有一张入选,刊登在副刊上,这也激发了郁瑾若的浓烈兴趣,有空就带着单反到处拍照,胶卷的消耗直线上升。
梅舒对郁瑾若发的学习小结和读书笔记也做了点评,还给她开了一份书单。不得不说,对于自学外语的学生而言,郁瑾若在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方面,一点也不比专业的学生差,甚至可以说,要是郁瑾若是法语专业的学生,成绩也是排系里前几名。梅舒很遗憾她不是自己的学生,否则肯定要让她报考研究生。
借着郁瑾若的掩护,程瑞给孙晓菲买了好几样纪念品当情人节礼物,在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郁瑾若见到他们的时候,都发现孙晓菲笑得甜蜜蜜的和程瑞出双入对。
而徐玉莹和陈明的恋情却不那么顺利,虽然徐玉莹表示两人并没有吵架,更没有考虑分手,只是她自己对这段感情能走多远,也没有信心。感情上面的事情,郁瑾若也插不上手,只能做为一个旁观者,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
大中小学陆续开学,老年大学也随之开始上课。郁子泉和赵翠芬上学期已经报名这学期的老年大学课程。郁子泉的课程是计算机和国画。赵翠芬报名的是古筝和烹饪与营养,郁瑾若的古筝放在家里,正好方便她练习,一举两得。
新学期,新气象,郁瑾若忙忙碌碌,宿舍里的人却开始有“老油条”的趋势。不再早起占座位,已经开始卡着点到教室;课上偷偷摸摸的看小说、说悄悄话;有时遇到不怎么点名的老师的课就逃一两次课。米莉和马琴琴对逃课、约会这两件事很热衷,而刘玉兰和王小慧更倾向于看各种言情小说,各种盗版合集的台言小说,一借就是两三本,两人不分白天黑夜的看,看完还相互交换看对方借的书。
许文娟上学的时候,也曾这么“好学”、“拼命”,废寝忘食的扑在看小说这样的事情上,忘乎所以。现在郁瑾若觉得看这样的书没什么营养,可想到都是年轻过来的,都有这样的阶段。而且自己也不是不看这类书,只是看过的多了了,口味变“高级”了而已。她还不至于觉得言情小说都是低俗、没有营养的书籍,但有机会的时候总会劝诫一两句。时光流逝不复返,有机会还是多看些更有用的书比较好,她说归说,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还是没有入她们的耳。话不投机半句多,年轻人只有经历过了,才会知道有些话都是别人的经验之谈。
几年后那些占有市场份额和广大读者的原创文学网站,这几年里还在陆续创建中,郁瑾若喜欢的几个小说作家现在应该还没有开始创作。所以她现在都不花费时间在网上看原创小说,还是以看纸质书为主。
看言情小说外,她们还经常到租书屋附近的音像店租各种偶像剧的影碟看,港剧、台剧、韩剧,流行什么看什么。霸道总裁、长腿欧巴,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吸引女孩子的目光,连一向不怎么参与话题讨论的艾莲,有时候都忍不住跟着她们追几集,更别提其他几个人,一部接一部的看偶像剧,各部连续剧的剧情都能倒背如流,各个明星角色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哪个男明星最帅,哪个女明星最好看,谁和谁最配,谁的男朋友是谁,谁的女朋友是谁,如数家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宿舍里讨论没有结果,就和其他宿舍的女生一起讨论,还经常会为自己的明星、歌手买杂志、磁带,为追星贡献自己的一份财力、心力。
许文娟以前也是追星一族,当年盛行的偶像剧几乎每一部都看过。所以郁瑾若也没有立场说其他人应该好好学习,不要沉迷追星荒废学业。有时在刘玉兰和王小慧要借她的电脑看影碟的时候,还会让她们用。郁瑾若将自己笔记本上保存自己资料的文件夹加了密,没有密码不能打开,所以也不担心她们看到她私密的东西。
在刘玉兰等人租影碟的音像店,郁瑾若还发现了不少英语、日语、韩语原声的电视剧、电影的光盘,虽然可能是刻录版或是盗版碟,但不影响观看,有时郁瑾若也会去租一两部前世看过,今生也觉得还不错的电视剧或电影回去看看,重温一下旧日情怀。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一是因为很多好看的,口碑收视率很好的影视剧,她都已经买回家,可以随时看。二是因为她在学校也实在没有时间看,排满课程表的正课、选修课,课后的社团活动、团委办公时间,占据了一天12小时以上,加上看书、学习其他才艺、外语,还有写小说的时间,扣除睡觉的6个小时外,几乎都没有空闲。如果遇到事情多,那么连6个小时的睡眠都不能保证。
上学期报名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幸亏有黄源涛帮忙提供考题和上机练习的地方。考级书买回来以后,她也初步看过,大部分的题目只要多看、多背、多练,应该没有问题,主要还是c语言的编程,担心自学通不过,有点迟疑要不要去报个班,好好的学一遍。不过在请教黄源涛以后,在他的建议下,先自学几章,然后趁计算机协会有活动的时候,到机房去上机加练习,有问题可以问他或社团的会长。如果这样能弄懂,会编程,那么就不需要花钱再去学。
前世她也考过,60多分通过的。现在再次拿起同样的书,还是很陌生。凭着依稀的印象,郁瑾若花了一周的所有空余时间和晚上,将计算机考级的题库粗粗的过一遍,再将c语言的前两章仔细看过,也划了一些自认为需要记忆的重点。再在黄源涛的带领下来到机房,请教他和会长关于自学中的问题,也简单操作了几道题目。整整一周的学习让她明白,自己在这方面真是一点都不擅长,只能靠着自制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硬撑。还好有“外援”的帮助,她自学的效果没有原先以为的那么糟糕,好歹实际操作的正确率能达到一半。
考虑了几天,也请教了黄源涛和会长,两人都觉得以她目前的情况,可以暂时先不报班,多看书记重点,再多实际操作多问人,考试及格应该没有问题。郁瑾若的目标就是只要考过,也不求高分,所以就听从两人的建议,自学吧。
去年考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已经出来,因为准备充分,考场发挥也好,满分100,郁瑾若居然考了95分,已经达到优秀。四级顺利考过,她决定乘胜追击,过两个月就报六级。虽然学校规定,拿毕业证书只要求考过四级就可以,但如果能拿到更高等级的证书,应该更有利吧。不光将来找工作,还是后面二、三年级的英语课免修,都有用。
郁瑾若将时间花费在专心学习上,但从今年开始也有小财进账,稿费、股票和房租让她有意外之财。前期投入股票中的金额不多,但因为她挑选的都是涨幅不大,却很稳定的几支股票,稳扎稳打,心态好,也有前世的一些大概印象,所以已经有了小小的盈利,每个月能赚到的钱和郁楠浚、徐丽芳给她的零花钱差不多,加上周刊那边的稿费,即使郁楠浚和徐丽芳现在不给她零用钱,她也能做到自给自足,也算是能独立的一大进步吧。之前买的商铺已经出租出去,第一次收到的租金,徐丽芳在征求郁瑾若意见下,在银行买了投资金条。不得不说,重来一次并不意味着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厉害。别的不说,徐丽芳赚钱的本事、投资的眼光和魄力,郁瑾若再重生两次都比不上。她现在也看清了,自己没什么赚钱的本事,只能背靠大树好乘凉,在郁楠浚和徐丽芳的庇护下,赚点零花钱而已。
高玉芬和别人合开的第二家浴室也在装修中,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开张。之前提到的和一些富太太们开美容院,最终考虑后还是没有投资进去,这个行业水深,产品也良莠不齐,她对这方面不熟悉,也不想听她们漫天吹牛,胡乱投资。倒是在赵卫东朋友的提议下,在考虑开酒吧。有了程国栋和郁子泉等人的告诫,他们当然开的是正正经经,用来休闲娱乐的酒吧,里面的酒水消费、服务人员都是清清白白,经得起审查的。
郁瑾若很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经商的头脑,对做生意一窍不通,哪怕有前世的经历,也想不出好的主意做什么更赚钱,即使知道某个行当未来能赚大钱,也没能力实际操作。所以从商不是她的未来规划,她准备将来考研,然后找个稳定一点、不需要和太多人交流、不需要勾心斗角的工作,加上自己写写小说赚点零花钱,发不了大财但也饿不死,小富即安。
明白自己的短处,郁瑾若也不急着步入社会,趁着年轻,还是专心求学吧。
小钱包开始鼓起来,但郁瑾若这次写的这部小说却很不顺利,背景时间前后的详细资料很难查,能看到的都是一些大部头的名著、史记,太古言不好理解,而且她还想野心勃勃的写出那个年代,和历史贴合度极高的背景、语言、服装等各方面,需要考据的地方实在太多,在剧情方面实在进展极其缓慢。每天能写满500字,就算是有了一大进步,好几次都是她打开电脑,对着空空的文档大眼瞪小眼。
自从在古旧书店买到不少描写宋朝人文、历史、文化、饮食等方面的书籍以后,郁瑾若对宋朝的兴趣逐渐增加。寒假里把那几本书反复看了两三遍,又把《全宋词》粗粗的翻过两遍以后,脑中已经有了新的关于宋朝背景的小说梗概。新的小说发生在北宋真宗到仁宗时期,这一宋朝在历史上最繁华的时间为背景,以东京汴梁城中商户家的女儿为主角,少女成长为明线,宋朝发展为暗线,从百姓视角描写市井日常生活,其中有大量的美食、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真实阐述,还原一个大家不了解的真实、繁荣、发达、昌盛、富裕的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