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绝食抗议。”(1 / 2)

盛放小朋友坐在程星朗的宽大的办公椅上,聚精会神地听他们谈论案情。

祝晴说,依稀记得当时自己离开心理诊所时,听见前台护士打电话确认病患的预约时间。并且,那位刚结束诊疗的年轻患者,红着眼眶走出来,也是在前台预约了下次就诊。

程医生的工作,完全不需要和他的“病患”直接沟通,但是他可以确定,许明远用私人号码联系游敏敏的行为确实不够专业。

一旁的阿Ben几次欲言又止,终于找到插话的机会。

“你刚才不是说了吗?护士提过,死者已经两个星期没去复诊,有不少患者因为费用问题放弃治疗。”阿Ben笑着调侃,“看来现在诊所生意难做,连医生都要亲自拉客户了。”

阿Ben话音落下,三道视线齐刷刷袭来。

不管是程星朗、祝晴还是盛家小少爷——

都面无波澜地看着他。

“不好笑?”

他低咳一声,继续道:“其实凶手已经认罪,证据链完整,按照惯例,大概率你们阿头不会深究其他细节。像这样的通话记录,如果核实之后,确认和死亡时间无关,案子基本就这样结了。”

“除非出现死亡方式存疑、凶手动机不充分等原因,才会继续展开调查。”

祝晴将目光转向程星朗。

程星朗微微颔首:“重案组的流程,你应该比我们更熟悉。”

的确,有关于游一康谋杀游敏敏的案件,证据确凿,凶手对作案过程供认不讳。现有的新线索,无法影响案件结论。

但是在祝晴心中,这案子应该一分为二,游一康谋杀游敏敏是一回事,游敏敏为什么走上自杀这条绝路,又是另外一回事。

盛放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的外甥女。

晴仔一聊起公事,又开始忘我。

“这是什么糖水?”阿Ben起身伸手,“我也要。”

程医生头也不抬:“仅此一份。”

祝晴的思绪被打断,回过神来:“我也有吗?”

“当然,在你的工位上。”小舅舅一脸不可思议,“这是我专门为你做的,其他人都是顺便!”

一直到现在,盛放始终像小上司一样,靠在程星朗的办公椅上。

他喜欢程医生的办公室,独立的空间,甚至角落可以放一张折叠床。相比之下,晴仔的工位要逊色好多,小小一方天地,连个隔间都没有。说到底,还是因为晴仔是个职场新人,小舅舅在心底谋划着孩子的晋升之路,他自己倒是不急着当高级督察,但外甥女得早点升职。

毕竟,兆麟的办公室看起来也不错。

带放放回刑事调查组的路上,祝晴说道:“翁sir把你当知己,你觊觎他的办公室?”

“晴仔,觊觎是什么意思?”盛放天真地问。

祝晴:……

果然还只是个孩子。

大人说的词稍微复杂一些,他就听不明白。

“等等。”身后传来程星朗的声音。

舅甥俩停下脚步回头,才发现是盛放小朋友拎来的保温壶落在程医生办公室了。

上午放放在幼稚园参加游园活动,没想到茶果时间居然可以自制糖水,宝宝想要给晴仔带一份,立马软磨硬泡拜托纪老师给萍姨打电话。萍姨做事向来高效,叫了辆的士飞车赶来,带来一个保温壶。

冰凉凉的糖水,居然用保温壶装着,盛放担心影响自己糖水的口感,发愁了一路。现在,他迫不及待地要带晴仔去尝尝自己的手艺,拿起保温壶头也不回地拉着祝晴就走,连道别的机会都不给程医生留。

程星朗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不由失笑。

这孩子翻脸比翻书还快,完全不像兜风时乖巧的模样。

无情的小鬼。

……

盛放小朋友认出许医生号码的同时,不经意间泄露了自己藏在心底的小秘密。

他原本悄悄筹划着,要给可可一个难忘的生日惊喜。毕竟外甥女第一次过生日,一定要郑重其事,只可惜现在,居然被她发现了。

放放想起这事,还有些懊恼,却意外收获了祝晴的夸奖。

晴仔很感动他记得这个日子,因为就连她自己,都没有特意记过这个迟来的生日。

“看一眼的号码就记住了?”曾咏珊诧异道,“你好聪明!”

盛放小朋友臭屁地摆摆手。

他当然知道自己是个很聪明的小孩,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

祝晴面前摆着最大份的糖水。

小不点伸出两只小手,特意强调,糖水里面的水果都是他亲手剥的。这次晴仔破天荒没问他剥水果时洗手了没有,而是珍惜地小口品尝着。

“谢谢放放。”祝晴的声音柔软下来。

盛放咧开小嘴:“和自己舅舅说什么谢谢?好喝吧!”

边上工位的曾咏珊“噗嗤”一下笑出声,其他同事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桩案件的凶手游一康已经被逮捕归案,CID房里紧绷多日的空气都变得松弛,豪仔拿着茶x餐厅的点单卡,整个人瘫进转椅里,眯着眼睛,一边打钩一边拖长声音。

“珍姐要冻柠茶走甜,菠萝油加炼奶,再来一个沙爹牛肉公仔面。”

“黎叔还是老样子,鲜虾云吞面,不喝冻饮,自己保温杯里备了热茶。”

“咏珊是热奶茶还有——”

曾咏珊问:“祝晴,你呢?”

“我有这个。”祝晴笑着,指了指自己的糖水。

盛放骄傲地挺起胸膛。

他亲手做的糖水,肯定要比茶x餐厅的要健康卫生很多,这是萍姨说的!

豪仔点完了全组人的下午茶,转身要去找莫sir。黎叔给他出主意,让他悄悄站在翁兆麟办公室门口,将点单卡塞进去。

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屏住呼吸蹑手蹑脚,点单卡还没塞进门缝,就见翁sir开了办公室的门。

翁sir的表情不再是愁云密布。

如今,他心情转晴,笑容舒展:“陈记下午茶是不是?随便点,算我的。”

话音落下,他的目光扫到盛放。

这可是重案B组的小常客。

翁兆麟补充道:“再加一份西多士,多淋蜂蜜,快点落单。”

众人立马交换眼神。

盛放小朋友的面子太大了,居然让小气的翁sir主动为他点单!

“你给翁sir也送糖水了?”祝晴小声问。

放放得意洋洋:“那还用说?”

幼稚园里办游园会,下午放假半天。在下午茶送来之前,放放小朋友一直在晴仔身边混着。

但是上班就是上班,虽然翁sir现在对他极其宽容,他们也不能太过分,让小孩在这儿待一整个下午就太不像话了。盛放吃奶香西多士的时候,祝晴给萍姨打了个电话,请他来接孩子回去。

“萍姨。”祝晴说道,“茶几上有一份资料,是传呼机通讯清单,一起带过来吧。”

二十分钟后,传呼机通讯清单来了,放放小朋友回家了。

离开时,盛放依依不舍,为什么他不能一直留下来呢?

总有一天,他也会从黄竹坑警校毕业,被调来油麻地警署重案组!

盛放很有志气地握住拳头,信誓旦旦:“到了那时候,我和他们做同事!”

“到那时他们已经退休了。”萍姨笑道。

盛放显然没考虑到这一点,露出震惊的小表情。

“开玩笑的,少爷仔。”萍姨牵着他走出警署大楼。

满打满算不过十几年而已,到时候,他的未来同事们还没到退休年龄。

盛放停下脚步回头,望着阳光下庄严矗立的警署大楼——

一定要等我啊!

……

祝晴的工位桌面上,摊着游敏敏生前一个月的传呼机通讯清单。

她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密密麻麻的数字间,心理医生许明远的号码只出现过一次。

照理说,医生不该给患者私人号码的。

她重新核对日期,记录中的这通电话,是在案发十天前出现。

案件再次到了收尾阶段,物证还没有收起。祝晴再次翻看她的日记,那些字迹时而工整,时而凌乱,接受心理治疗并没有让她的状态更好,相反,她的情绪起伏极其剧烈。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游敏敏本来不必走到这一步。

耳畔,同事们的讨论声断断续续地传来。

“游一康从小就跟在父母身边长大,而且得了便宜还卖乖,游敏敏应该一直都很讨厌他吧。”

“估计游敏敏早就看透他了。”

“她是他亲妹妹,从被接回家开始,他们就朝夕相处。恐怕妹妹早就知道哥哥虚伪,也并不稀罕他嘴上廉价的好意,说到底,游敏敏想要的,其实只是父母的爱而已。”

也许,游敏敏并不在乎哥哥、嫂子和小侄子。

她真正渴望的,不过是父母的爱罢了。

祝晴回头,留意着他们的议论。

这也是她不解的,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游敏敏的“讨厌”,变成了如此高浓度的、极端的恨?

因为游一康总是算计她的房子吗?

她应该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出事,哥哥必然会将爷爷的房子占为己有。游敏敏争取、争吵,甚至激烈控诉,分明完全没有让步的意思,怎么会突然决定自杀,将本该由她继承的房产拱手让人?

同事们翻看着游一康的笔录。

“这里他说,杀了人之后从冰箱冷冻柜找到冰块,加到浴桶里,是为了延迟死亡时间。说是无意间在电视上看的,那些刑侦剧都这么演。”

“现在连杀人犯都跟着电视学犯罪技巧了?照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要禁播刑侦剧。”

“那游敏敏又是怎么知道可以通过牙刷转移DNA的?这可比用冰块干扰法医要高明多了。”

“也是电视剧?老剧重播八百遍,我都会背,好像没有见过这样的情节。”

“难道你每部剧都看过?”

“永远没法知道了……”

在游一康的笔录中,警方问及他之前是否注意到游敏敏有自杀的倾向。

他只是摇摇头。

妹妹已经死了,是他亲手了结她的生命,事后再提到她这个人,脑海中的很多与她相关的画面都是空白的。

就像所有人说的那样,游敏敏是个透明人,总是阴暗地躲在角落里,雾蒙蒙、灰扑扑的。

空荡的审讯室外,游父游母就这样呆坐着。

他们没能和游一康说上话,审讯结束后,警官直接押走了他。早上还体体面面穿西装去上班的儿子,如今手上却戴着镣铐。他们恳求着,大声质问为什么,却只得到走廊里空洞的回音。

温秋在一旁陪着他们。

两个老人失魂落魄,她担心他们出事,只好暂时将波波托付给邻居照看。从前最疼爱波波的爷爷奶奶,现在竟像是完全忘记小孙子的存在,木然地望着走廊尽头。

此刻,温秋同样怔怔地坐着,悲伤恐惧,却已经流不出眼泪。

当祝晴和曾咏珊经过,游母突然站起来。

几次接触中,她知道曾咏珊更好说话,便伸出枯瘦的手,紧紧抓住这位女警的衣袖。

“以前敏敏的自行车坏了,都是一康帮她修的。”

“他公司发了洗护用品,会让我们给她送去。他知道她薪水不高,很多东西都不舍得花钱买。”

“还有、还有,敏敏小时候爱吃的白糖糕,也是一康跑遍整个香江给她找到的。他都已经成家立业,还记得妹妹从前最喜欢吃什么……”

祝晴发现,他们口口声声说着游一康多疼爱游敏敏,却举不出更多具体事例,就这么几件事,翻来覆去地说。

印象中,他们提过,小时候哥哥帮敏敏修自行车,她摔倒后就认定是他故意弄松了链条。都说游敏敏是个敏感的女孩,也许早在很多年前,她就已经发现游一康的真面目。

只可惜没有人相信她。

很讽刺,案件的最初,家人们一遍遍重复,为什么敏敏不愿意相信他们对她的爱。

可到了现在,其实真正没有得到过信任的,是游敏敏。

只有游敏敏。

更可悲的是,即便现在游一康已经承认杀害妹妹的罪行,他们的父母仍在为儿子求情。

“一康真的很疼敏敏的。”

“他就糊涂这一次啊,警官……”

“是不是敏敏太冲动,说了些激怒她哥哥的话?”

“一康会……会坐牢吗?”

曾咏珊皱起眉头,收回自己的手。

她看着这两个糊涂的老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只为游敏敏感到不值。

“知道游敏敏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吗?”祝晴问,“尤其是这一年,她有没有表现出自杀倾向?或者有什么异常?”

游父游母的神色是茫然的。

他们摇摇头。

“不清楚。”

“没有发现异常。”

只有温秋犹豫着说:“有阵子,她好像开心了些。”

多可笑,自称最疼爱死者的人,反倒是最不了解她的。

去鉴证科归档报告的路上,向来开朗的曾咏珊一反常态,她始终保持着沉默,低着头。

其实她怀疑过,游父游母一直住在游一康身边,会不会知道他做了些什么。但是当亲眼见到他们的反应后,这个疑虑打消了。

不知道走了多久,她突然停住脚步:“祝晴,你说,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会不会帮着儿子?”

祝晴没有立即回答。

其实现在想起游敏敏,她脑海中只有毕业照上角落里的身影,和浴桶中那具尸体。

他们在她死后才真正认识她,通过零星的碎片,拼凑出她短暂平凡的一生。

也许直到死亡那一刻,游敏敏仍在追寻着被看见、被爱、被诊视的感觉。

曾咏珊为死者感到不公:“太过分了。”

游父游母为女儿离世消瘦是真的,但更疼爱儿子也是真的。

如果必须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站在游一康身边。

“如果他们知道杀害游敏敏的是游一康,是不是会偏袒自己的儿子,帮他掩护?”

曾咏珊很想知道,在决定放弃了断自己的那一刻,游敏敏想通了吗?

“别用假设问题为难自己。”祝晴轻声道。

曾咏珊无奈地点点头。

就像她自己说过的,很多问题没有答案。

……

案件收尾阶段,祝晴向莫sir提交了通讯记录。

当时梁奇凯和小孙正好在中环,莫振邦给他们打了一通电话,让他们顺路去心理诊所,例行拿了许医生的补充笔录。

祝晴单手托腮翻阅这份笔录,另一只手无意识地转着红笔。

许医生非常配合,口供中显示,因为游敏敏最后一次接受诊疗时的状态极差,他怀疑这位患者有自杀倾向,才破例用私人号码联系她,希望她回来继续接受治疗。

警方没有放过心理医生私下联系游敏敏这条线索。

办案过程中,他们不会无故调查无关人员的通讯记录,除非有明确证据指向涉案。重案B组警员查证游一康是否与许医生有交集,有理由相信,他们素不相识,也就是说,许医生不可能是他的共犯。

曾咏珊凑过来:“医生确实不应该用私人号码联系患者,但是不管什么时候,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许医生年轻,不是这么墨守成规的人,所以可以理解。”

“是我想多了吗?”祝晴合上笔录,目光在诊疗记录和日记本之间来回游移。

游一康的杀人动机,是老人留下的遗产。

但死者的自杀倾向,是突然出现的。

这日记本,从很早之前开始断断续续地记录,那时候哥嫂还没有搬出去住。

最早时期的游敏敏,虽然郁郁寡欢,但字里行间仍有微弱的力量。

“盒饭里多了一个蛋,阿柔说是老板特意加的。”

“今天路过花店,玫瑰很香。”

这些微小的确幸曾支撑着她。

然而自从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后,她的情绪开始波动,虽然游敏敏从来没有在日记里提及治疗,但对照日期,这些波动恰好与诊疗时间吻合。

这位心理医生真的没问题吗?

许医生收费不菲,游敏敏连给盒饭加蛋都要犹豫,怎么会舍得支付高昂的诊疗费?

的确,她省吃俭用的积蓄,一大部分给了吹水辉,是因为爱他。

可游敏敏真的懂得爱自己吗?这一点很矛盾。

诊疗记录上,一切正常,看不出任何诱导的痕迹。

没有证据,警方无权深入调查一位知名心理医生。

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但那些疑点却仍旧在祝晴心头盘旋,挥之不去。

为什么日记中的情绪变化如此没来由,却和诊疗记录里的治疗时间相对重合?

为什么一个节俭到极点的女孩,舍得花重金看心理医生?

祝晴缓缓将死者的日记本放入证物箱,贴上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