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三合一】需要从多久之前,就开始布局?(2 / 2)

他所有汹涌的情绪,都在这明媚的笑颜里消散。

满心的情话,蕴藏的喜悦,对未来的担忧,都被笑容压下。

他忽然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

什么都不说,只陪伴在她身边,守护好她跟孩子,便是岁月静好。

景华琰喉结滚动,满心思量压了下去,涌上唇边的,是他清晰的笑声。

“是啊,云冉要做母亲了。”

姜云冉抬起眼眸,看向他,忽然对他伸出了手。

景华琰愣了一下。

他还未来得及反应,姜云冉就一把握住了他的手,拉着贴在了自己的小腹上。

刚有孕一月,脉相都不清晰,更别提身形有什么变化。

入手是平坦的小腹,甚至因为还未来得及用午膳,而显得越发凹陷。

消瘦又纤细,完全不像已经孕育了一个孩子。

可不知为何,景华琰就是觉得那里有一个新的生命。

那是他跟姜云冉的孩子。

景华琰都不知道自己是喜欢感情用事的人,但是此时此刻,他的确感觉到眼底潮热,心绪翻涌。

感动和期待交织,幸福和开心相伴。

一时间竟是思绪万千。

姜云冉捏了捏他的手,笑着打趣:“陛下怎么都要哭鼻子了?”

拥有孩子,她自是十分高兴的。

自从母亲故去之后,她就一个亲人都没有了,现在再度拥有属于自己的亲人,怎么可能不欢喜。

但她还到不了喜极而泣的地步。

孩子需要孕育十月,出生后慢慢养育,还有漫长的人生和陪伴等着她。

姜云冉对未来无限期盼,对此刻感到无比幸福。

她只是没想到,景华琰会这样高兴。

景华琰眨了一下眼睛,努力把眼底的眼泪吞回去。

他有些别扭地别过头:“谁说朕哭了?”

景华琰说:“朕只是沙子迷了眼。”

好敷衍的借口,却敷衍得让姜云冉心动。

姜云冉捏了捏他的手,笑着说:“陛下想要男孩还是女孩儿?”

她换了个话题,景华琰澎湃的情绪收了收,终于冷静下来。

现在,他心底只剩下喜悦。

他回头看向姜云冉,拉着她站起身,坐到了自己身侧。

他的手以保护的姿势环在她的腰腹,不让她受到一点世俗的纷扰。

“都好,”景华琰道,“朕唯一在乎的,是你们的健康。”

姜云冉拍了拍他的手:“陛下,我会很小心的,你放心便是了。”

她算了算日子,说:“怎么觉得,是二月二那日怀上的?”

说到这里,两人对视一眼,都莫名红了脸。

荒唐,太荒唐了。

都不敢仔细回忆。

姜云冉想起当时景华琰的油嘴滑舌,忍不住调笑他:“龙抬头?确实厉害了。”

景华琰:“……”

景华琰轻咳一声,才道:“算算时间,孩子大约年关或者新岁出生,到时候天寒地冻,殿阁中烧了火墙,你坐月子也暖和,能比夏日舒服许多。”

姜云冉噗地笑出声来。

“陛下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景华琰自己昨日刚叫了苏嬷嬷来问话,把这十个月都仔细问了个清楚。

他关心人,也不会藏着掖着,实话实说。

姜云冉眉眼弯弯,仰着头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陛下真好。”

景华琰呼了口气,他的手牢牢掌控在她细腰上,道:“飞鸾宫还未翻修,本来想等咱们去了东阳围场,再开始修,等从围场回来,飞鸾宫正得住。”

“现在事出突然,必要先给你封宫,便把家具先搬过去放入库房,你这边还是暂住在听雪宫,不要随意挪动了。”

景华琰把一切都安排妥当:“飞鸾宫照常修,等我们从东阳围场回来,按照计划搬入飞鸾宫。”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

“好,都听陛下的。”

景华琰顿了顿,他看向姜云冉,道:“听雪宫规格不足,宫中规格最高的便是飞鸾宫。”

按照宫规,贵妃主位临芳宫,皇贵妃主位飞鸾宫。

虽然临芳宫现在空无人居,姚听月也已经出宫,但大公主还在宫中,空置宫殿,给大公主留个念想也在情理之中。

临芳宫不能住,又不能辱没了贵妃,便只能越级住飞鸾宫。

反正姜云冉已经越级了份位,越级宫殿众人就这样心平气和接受了。

毕竟,大家心里都猜测,等到姜云冉诞育皇嗣,怕是也离皇贵妃不远了。

既然如此,谁也不会故意得罪未来的皇贵妃。

“以前母后也住过飞鸾宫。”

景华琰声音低沉,却有着浓重的怀念。

“那里已经有二十载无人居住了,干干净净的,朕以为一切都好。”

姜云冉听着这话,也跟着笑了起来:“好,都好。”

————

两个人腻歪了一会儿,姜云冉才看向景华琰:“昨日的事……”

她有些犹豫,不知是否要实话实说。

其实昨日的事情,她同周宜妃一早就商议过,周宜妃不确定韩才人背后所说的人是否会动手,因此提前布置了御花园的生辰宴,到时候,御花园人多口杂,最是容易引得对方动手。

对方能害他们母子一次,就能害两次三次,不到成功不罢休。

她刚有孕时对方就动手了,可见对方想要排除异己的决心有多强,后来她艰难生下皇长子,对方就更不可能留下这个“拦路石”。

而最近大皇子“恢复健康”,又在过年宫宴上高调亮相,这让对方无法忍耐。

韩才人的挑唆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周宜妃没有被韩才人挑唆成功,她佯装不信,还埋怨起韩才人挑拨离间,认为她危言耸听,把她赶出了锦绣宫。

没有了韩才人,想要在锦绣宫动手难上加难。

御花园的生辰宴,就是最好的机会。

这也是周宜妃故意给对方的机会。

周宜妃也一早就就安排人盯住御花园,花园小径里面的端倪,周宜妃也有所察觉。

这也是她没有陷入昏迷的原因之一。

不入局,如何能引得幕后之人亮相?

姜云冉要做的,就是配合周宜妃,去“救”大皇子。

两人没有细说,过程也需要伺机而动,因此当姜云冉发现是韩才人动手时,便知晓这条线顺不下去了。

最终,落入网中的还是韩才人。

幕后之人何其精明,韩才人这步棋已经废了,还不如直接抛弃,若能事成,便一举两得再好不过。

若不成,所有事情也能推到韩才人身上,对方依旧高枕无忧。

那时候姜云冉发现韩才人抱着的襁褓根本不是大皇子,而是一个布偶,她便知晓了周宜妃的谨慎,所以上岸之后等了一会儿,就等到了周宜妃。

后来出现在清雅轩的周宜妃,抱着的自然是真正的大皇子。

这其中细节需要对账,所以两人在清雅轩叙说时,周宜妃故意抢白,姜云冉也故意说得细碎,为的就是互通有无。

事实证明,她们成功做到了。

唯一想不到的是,姜云冉的妃位变成了贵妃。

这自然是大喜事,她的越级高升,周宜妃比她还高兴。

只要姜云冉稳坐宫中,她跟大皇子就能安然无恙。

选择对盟友,才是最幸运的。

而景华琰也看出了事情的端倪,亲自询问了周宜妃。

这一次,周宜妃说了实话,但她证词之中没有出卖姜云冉,此事也全是她一人所为。

姜云冉舍命相救大皇子,甚至救下韩才人,全是因其英勇无畏,毕竟,谁都想不到韩才人会这样胆大妄为。

姜云冉此时询问,就是想要知晓景华琰知道多少。

而被询问的景华琰,也知晓她因何这般问。

他并不生气,反而似笑非笑睨了她一眼,说:“爱妃觉得昨日事要如何侦查?”

姜云冉:“……”

这话就不好说了。

景华琰亲自问了周宜妃,也知晓了事情的真相,他怜悯这对母子,并不为此事生气,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怒。

那些人的手实在伸得太长了。

前朝后宫,宫妃皇嗣,他们胆大包天,任何人都敢谋害。

一旦成功,利益巨大,翻看史书,历史的曾经历历在目。

即便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也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就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柄。

想起曾经周宜妃的病症,想起虚弱胆怯的孩子,景华琰怒火中烧。

可这一切,都被他自己慢慢压了下来。

这份情绪,他不能带给姜云冉。

让她陪着自己一起担忧,一起生气,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增添烦忧。

因此,景华琰此刻只是先逗了姜云冉一句,才说:“周宜妃同朕说,韩才人告知她明宣出生之前就中了毒,孩子年幼,已无法根治。”

说到这里,景华琰长叹一声:“当日你不肯告诉我,一是周宜妃想要带着明宣出宫,让你守口如瓶,并谋划了昨日之事,一是怕我伤心难过吧。”

姜云冉沉默了。

景华琰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说:“我是难过,可既然宜妃已经做出了选择,为了明宣好,我也认为他应该出宫医治。”

“太医虽然医术精湛,但多是世代行医,侍奉宫中,他们见的病例并不算多,对于明宣这样的病症束手无策。”

“我也询问了孙医正。”

姜云冉认真听他说。

景华琰道:“孙医正的确见多识广,但他也没有见过明宣的病症,不过他知晓不少坊间名医,已经拟了单子交给仪鸾卫,让他们一路护送宜妃和明宣出宫寻医。”

其实此番行事,最终的目的,并非是寻医问药。

不过是周宜妃主动放弃了一切未来,换来了景明宣的平安。

离开皇宫,远离是非,即便还是没办法治好病症,但她们身边再也不会有危险。

姜云冉呼了口气:“这就好。”

景华琰看着她平静的侧脸,说:“下狱之后,韩才人守口如瓶,一句话不愿意多说。”

姜云冉眸色微闪,她抬眸看向景华琰,见他目光沉沉,正平静而温柔看着她。

不询问,不质疑,也不冷漠。

他等待她告诉他真相。

关于韩才人的猜测,两人之前多少有了苗头,不过更深的东西挖掘不出,只能暂时搁置。

昨日只有姜云冉同韩才人有所接触,若真有什么线索,只有姜云冉知晓。

对于此,姜云冉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她只是仔细回忆,便把韩才人所言一字一句重复出来。

说到最后,姜云冉也是叹了口气。

“我完全没想到,那些人手腕这么深,这么久,韩才人今年已经二十有二,她入宫八年,成为宫妃两年……”

姜云冉看向景华琰:“需要从多久之前,就开始布局?”

当然,若是从阮忠良五岁时算起,那时间便更早了,将近跨越三十几个年月。

那时候,甚至还是景华琰皇祖父在位。

景华琰垂下眼眸,他道:“如此说来,当时毒害徐德妃案的王黄门、后来谋害吴裕妃的柔羽,乃至现在的韩才人。”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全部都是孤儿。

虽然籍贯不同,年龄不同,但最终都汇聚在宫中才,成为那人可以操控的棋子。

姜云冉微微蹙起眉头。

各地赡养孤儿的慈养堂,是朝廷的恩泽,也是对百姓的兜底,让百姓们不至于日夜忧心。

担心自己不在,孩子无依无靠,担心年迈无子,孤独死去。

慈养堂其实是一种安抚。

也是一桩善举。

从大楚第一座慈养堂设立之后,无数孤儿流入宫闱,获得了安身立命的能力和机会。

姜云冉身边就有莺歌。

小姑娘虽然是孤儿,但她开朗活泼,与人友善,宫中那些同样出身的哥哥姐姐们,对她多有关照。

他们自成一派,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亲近尤甚。

姜云冉若有所思:“陛下,你说柔羽和韩才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呢?”

特地培养出来的“死士”,肯定跟寻常宫人不同。

而韩才人也与柔羽不同。

柔羽明显就是棋子,但韩才人可能因为容貌出众,所以她被寄予厚望。

她身上的“人性”更显著,没那么唯命是从。

所以即便被逼着“杀害”大皇子,韩才人也没有下死手,她闹那一场事端,也并非为了同姜云冉诉说自己的清白。

她是想要进慎刑司。

也就是说,慎刑司是安全的。

她不是彻彻底底的死士,她想要濒死求生。

因为在这多年时光里,韩才人从来没有做过一件坏事。

无论她究竟发没发现那个襁褓之中的不是大皇子,她都没有真正伤害他。

光凭这一点,韩才人都能获得活命机会。

姜云冉一边思索,一边把这些都慢慢讲述出来。

景华琰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显然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等听到姜云冉提问,景华琰才开口:“特点吗?”

“他们不抱团,不拉帮结派,也不主动袒露自己的孤儿身份。”

对,这其实才是最奇怪的。

虽然宫中不许结干亲,但孤儿们私底下也会姐姐妹妹地喊着,她们无依无靠,无非就是想有个牵挂。

姑姑们其实都知晓,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太过分,谁也不会同他们过不去。

但柔羽和韩才人这种却完全不同。

直到事发,姜云冉才知晓他们也是孤儿出身。

姜云冉颔首道:“是否可以说明,幕后之人网罗了许多孤儿,特地训练,要么送入宫中,要么……”

要么送入其他官宦人家。

亦或者,还有最让人不寒而栗的。

没人知道这些“孤儿”有多少人,幕后之人又培养了多少死士,毕竟想要用正常身份入宫,并不那么简单。

姜云冉入宫之前,都要让茉莉在溧阳走动,假冒她伪造身份。

这些死士想要送入宫中不简单,可若是隐藏在乡野呢?

思及此,姜云冉面色不由白了一瞬。

倒是景华琰握了握她的手,低声安慰:“不怕。”

姜云冉抬眸看向他。

景华琰面色如常,似乎对此才有猜测,他的手心温热,给了姜云冉无形的力量。

“若真如此,倒是好办,那么多人要吃喝拉撒,所费颇丰,尤其不好隐藏十数年不被人发现。”

“如今我们有了新的线索,顺藤摸瓜,一定能找到他们的老巢。”

景华琰拍了拍姜云冉的后背,低声道:“昨日朕已经命仪鸾卫出宫搜寻了,正好也借着明宣出宫的借口,甚至可以光明正大行走。”

姜云冉:“……”

姜云冉长舒口气。

“陛下真是……”

“英明神武?”景华琰问。

姜云冉睨了他一眼:“老谋深算。”

景华琰:“……”

两个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方才凝重的气氛都放松下来,不再那样紧绷。

“他们的动作越来越频繁,可见已经要忍耐不住了,”景华琰低下头,在姜云冉耳边说,“明日,韩才人就会畏罪自尽。”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瞬间便心有灵犀。

宫里的韩才人死了,但属于他们的新证人却会迎来新生。

只要确定了自己的安全,韩才人不会再隐瞒下去。

姜云冉呼了口气:“好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景华琰颔首:“朕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