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你最好安分守己。【二更+三更】(2 / 2)

吴端嫔和王采女则一起搬入永福宫,安生养胎。

另外苏采女升为正六品宝林,挪入长春宫后殿。

与她一起挪入长春宫后殿的,还有刚入宫的小阮娘娘。长春宫没有主位娘娘,只有两位宝林。

至此,就是如今后宫的形势。

说阮宝林盛宠,其实在大阮娘娘还在时,也不算是独一无二的恩宠。

诸如贵妃娘娘、德妃娘娘、梅昭仪和慕容婕妤,一直很得景华琰看中,而司徒美人、苏宝林、孟才人等,也都是时常进出丹若殿的红人。

阮宝林的盛宠,也不过比旁人多面圣一两日罢了。

可很有意思的是,宫里宫外,朝堂坊间,都传说皇帝陛下因为怀念年华早逝的爱妃,宽抚阮氏,爱重小阮娘娘,颇为有情有义。

思及此,姜云冉不由勾了勾唇角。

景华琰这厮,怕是真的对阮氏动了怒,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实在是藐视皇权,胆大妄为。

姜云冉正在发呆,就感觉莺歌拽了一下她的袖子:“姐姐,我不是胡说的,你一定要记在心里,那小阮……”

她话还没说完,一道略有些熟悉的凌厉声音响起。

姜云冉抬起头,就看到红袖冷冷睨着她,眼眸中都是防备。

“莺歌,我说过你多少次,还如此这般肆意妄为。”

莺歌面上一白,抿唇行礼:“是,红袖姐姐,莺歌知错了。”

红袖慢慢前行,森冷的目光重新落在姜云冉那张姝丽面容上。

她一挥手:“你去忙吧。”

莺歌有些怕红袖,不敢多开口,只福了福就退下了。

此刻,布料库之前,只有红袖和姜云冉两人。

姜云冉微垂着眼眸,看起来柔顺乖巧,一点心机都无。

但红袖还是冷冷开口:“姜娘子,这宫里有宫里的规矩,你刚入宫,不懂事,我不怪你。”

她此刻模样,像极了曾经训斥宫人的她。

“但我跟你说过了,不能牵连甄姑姑,也不能牵连织造局和我们,”她道,“你最好安分守己,不能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她冷哼一声:“不该做的更不能做。”

姜云冉垂着眼眸,低眉顺眼,她并未因红袖突如其来的训斥而生气,也没有看出任何委屈。

很平静,很寻常。

似乎事不关己,似乎神游天外。

“是。”

她声音低沉,平静如常。

“多谢姑娘的教导。”

红袖冷冷睨着她,忽然道:“这宫里头,不是只有你一个聪明人。”

“你自觉聪明绝顶,可头顶还有另一片云,云上还有高高在上的金乌,而金乌之上,还有望不到边界的苍穹。”

“姜娘子,你明白吗?”

姜云冉终于抬起眼眸,平静看向红袖。

她那双深邃的凤眸明亮光彩,眼尾上挑,拥有最完美的弧度。

“明白的。”

她忽然对红袖抿嘴浅笑。

犹如迎春花开,展望的是未来春色满园。

“红袖姐姐,你放心,我不会连累姑姑和你。”

“我会好好当差。”

红袖深深看了她一眼,才哼了一声,道:“随我来。”

拿到了布料,姜云冉还仔细检查了一遍。

出宫后这三个月,她找准机会离开了玉京,回到了母亲曾经的故乡——溧阳淮水县。

之前一个月,茉莉易容顶替她,在淮水县最大的绣房应聘了绣娘一职位,她跟姜云冉在逸香阁时都擅长女红,技艺同姜云冉不相上下,等到姜云冉离开长信宫回到淮水县,她声名远扬。

整个淮水县上下所的富商权贵,其家眷仆役都同“姜云冉”分外熟悉,姜云冉跟茉莉换回身份,按部就班做她的第一绣娘,直到县令寻到她,问她是否愿意入宫。

如何做一个绣娘,姜云冉手到擒来。

赤霞锦是御贡,坊间并不多见,淮水县因二十年前出现的萧山金矿而迅速繁荣富裕,其镇上第一绣房名为雨荷,老板是一名女子。

因为富裕,雨荷绣房当真出现过赤霞锦。

这样名贵的锦缎,当然由名头最胜的姜云冉来绣了。

姜云冉的手指细腻光滑,轻轻抚摸在赤霞锦上,一点点仔细检查。

“料子没有任何问题,织染也恰到好处,”姜云冉笑道,“那我就下去忙了。”

她这样严谨仔细,红袖神情略微缓和:“仔细当差。”

姜云冉回到绣房,当日就开始上差。

之后两日,她都闷头工作,没有同任何人说闲话,认真仔细,是个非常好的属下。

五日后,宫规的学习结束了。

第六日,属于宫廷绣娘的宫装发了下来。

她们的宫装都是统一的碧青色,料子比普通宫女要好得多,衣襟领口处都绣有凌霄花,代表宫廷绣娘的身份。

不过所有宫人的宫装放量都很足,没有人穿着合身,也有个好处,就是根本就不显露腰身。

甭管窈窕妩媚还是丰腴富态,一眼望去,所有人都是一模一样。

夜里更衣时,林小草不由哎呀了一声。

姜云冉抬头看她:“林姐姐,怎么了?”

林小草看着她那张小脸,感叹道:“你生得可真好,这身衣裳一穿,到底不同。”

姜云冉一看就不是富裕出身,她穿进宫的衣衫只是最便宜的粗布麻衣,遮掩了三分美丽。

绣娘的宫装不说多精致靓丽,却肯定比麻衣要好得多,这一换,立即让姜云冉容光焕发。

姜云冉有些不好意思:“姐姐谬赞了。”

大王绣娘冷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的?织造局是靠手艺吃饭,脸蛋好看有什么用?”

林小草进宫就是来赚钱的,见她这个态度,自然也不会为了姜云冉出头,尴尬一笑就走开了。

王二丫自己在那系腰带,头也不抬,假装没听见。

厢房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大王绣娘倒是不觉得尴尬,她瞥了姜云冉一眼,端着盆子直接走了。

姜云冉根本不以为意。

她换好衣裳,才听到王二丫说:“姜姐姐,你的差事做的如何了?”

姜云冉说:“快做完了,你呢?”

王二丫咬了一下嘴唇,才说:“我还得再做二十日,到时候甄姑姑会不会责罚我?”

她身体不好,做一会儿活就要休息,偏偏她最拿手的就是缂丝,老话说,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难度极高,就连姜云冉都不太擅长,只是粗通皮毛而已。

王二丫能入宫,就是因为家传的缂丝手艺。

她的祖母,姑姑都因缂丝入宫当过宫廷绣娘,女子手巧,经过历代筛选,最终决定只传女不传男,每一代的男丁都会分为旁支,但最优秀的女子却能继承家传缂丝手艺。

到了王二丫这一代,情况有些特殊。

恰好王氏绣房也在溧阳,当时出名单后,姜云冉特地安排石头打听了一下。

王氏不说是当地望族,却也是能工巧匠,没有大富大贵,却能衣食无忧。

王家上一代最出色的是她二姑,她母亲行三,没有任何刺绣天分,只嫁了寻常的庄稼汉,寻常过日子。

到了王二丫这一代,本来继承者是她的堂姐,结果她堂姐前年忽然急症夭折,余下就只有一个妹妹,刚巧王二丫的二堂姐没有任何天赋,根本学不会缂丝。

这一下,王家犯了难。

全天下绣娘和绣工不知凡几,但真正会缂丝的却并不多,朝廷也不强制要求家家都入宫侍奉,可距离王家入宫侍奉已经过去十几年光景了。

如今新帝登基,本来想送王二丫堂姐入宫,再续荣光,结果就遇到了这件事。

无法,王家只能在近亲族人里寻找。

这就找到了王二丫家中。

王二丫有五个姐姐,一个弟弟,家里一贫如洗,靠着几亩薄田勉强营生。

她身体单薄,时常生病,在家里很不受待见。

却偏偏是她,成为了最有天赋的那个人。

回到了王家,看似前程似锦,但学习的压力太大,即便药食无忧,王二丫也还是这一副病痨鬼的模样。

她确实有天分。

姜云冉看过她做的缂丝,细腻光滑,图案精致艳丽,动作非常迅速,一点错误都没有。

虽然她初入宫闱,因为这一手绝活,分给她的差事却不轻松。

是为皇贵太妃娘娘制作中秋节礼服搭配的织金云纹飞凤霞帔。

霞帔看似不大,却很长,若是经年做工的老手,十几日赶赶工,大抵是可以出成品的。

但王二丫刚入宫,还在适应,加之身体不适,所以做活很慢。

这就导致她可能赶不上最后交工的时间。

甄姑姑会不会责罚她?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她对自己应该心里有数,能不能做,一开始就要说清楚。

现在接下来又做不了,还来问她怎么办?

姜云冉哪里知道。

她不是圣人,谁都要关照,她跟王二丫就没说过几句话,何苦来哉。

姜云冉于是只能帮着她一起惊慌。

“哎呀,这可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呢。”

王二丫:“……”

王二丫淡色的浅眸看了看她,最后还是委屈低下头:“姐姐也不能帮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