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夜间睡不下, 辗转反侧,终是起身去了外面。
杜泠静隐约听见了些,但实在太过疲累, 一觉睡到天亮。秋霖问她要不要吃点什么。
她胃口不好,摆手说算了, 叫了崇安来问。
“慧王殿下怎么样了?”
崇安没听到信, 跟她摇摇头。
一夜已经过去,若是还不见好转,只怕就凶多吉少了。届时又该怎么办,要瞒又能瞒多久?
杜泠静想着这些更吃不下东西了, 独自坐在圈椅上,愁然地翻书。
静谧的正院房中, 只有风吹芭蕉摆动的声音传来。
就这时,突然有熟悉的男人的脚步声,铛铛踏入了她的耳中。
杜泠静立时放下书站了起来,要往外迎去, 男人撩开门帘大步走了近来。
还没等杜泠静看清他的神色, 他一把将她拥进了怀里。
他力道大到近乎将她压进他的胸膛之中, 杜泠静听见他惯来的哑声低颤。
“王太医……把逢祯的耳力救回来了!”
杜泠静仿佛被闷在水下太久,几乎无法呼吸, 但这一刻,她猛然被这个消息拉出了水面。
她大口地喘着气。
男人见她如此, 先是一愣,接着又笑出了声来。
“娘子怎么比我还紧张?”
他又问, “娘子也在意?”
杜泠静反问他,“怎能不紧张?如何不在意?”
这时他突然问了个奇怪的问题,盯着她的眼睛。
“泉泉在意什么?”
“……”杜泠静一滞, “自是在意慧王小殿下呀。”
这回换到男人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下,“哦,也是。”
杜泠静突然品出了味来。
他不会想让她回答,她更在意他吧?
怎么还会有人跟生了病的小外甥比?她瞪了眼睛看着这人。
男人似乎也觉得有点惭愧,又笑了两声以作遮掩,但喜色更从他眼角眉梢飞腾起来。
不知是不是听闻了喜讯的缘故,杜泠静倒是突然有了胃口,问他要不要吃饭。
他应下,这就让人摆了饭。
两人边吃早饭,边轻声说起此事。
杜泠静问,“王太医说具体如何?”
陆慎如道,昨晚的情形有些凶险,连最是紧着嘴巴畅快的老王太医都不说话了,一晚上光擦汗就湿透了七条帕子,又给逢祯扎了不知道多少针,让贵妃在逢祯耳边一直说话不要停。
“娘娘空说了一夜的话,待天亮嗓子都哑了,幸而逢祯醒了过来,恢复了耳力,与娘娘对答如流。”
杜泠静大松一口气,又问,“王太医怎么嘱咐?”
陆慎如道逢祯的耳力只是保住了,至于以后,“王太医说他会回去仔细琢磨,但需要费些功夫。”
陆慎如说到这,脸色有点怪,“娘子猜他跟娘娘怎么说?”
“如何说?”
“他说,只要我能消停,不没事跑马折腾、滋生事端,他便可以把时日都用在翻找医书上。”
男人再没听过有人,用那形容不着边际的毛头小子的话,形容他。
他脸色怪得不行。
杜泠静却笑出了声来。
“以我之见,王太医说得不错。”
他先中了箭伤也就罢了,后却不管不顾地拉弓射箭,血肉崩裂,奔马回京,自家伤势坏了不说,她更是因胎儿不稳昏倒,这前后哪一桩,不是王太医费的心?
她道,“侯爷就听着吧,别忘了重重有赏。”
男人也笑了,无奈地摇头。
“他说我,我得听着,我还得对他重重有赏。罢了,他若真能治好了逢祯的耳朵,我重重赏他全家。”
杜泠静:“……”
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怪。
她抿唇笑起来。
两人这一顿饭多吃了半刻钟,杜泠静胃口终于有所恢复。
魏琮则让人来传了信,道是那鞑靼九王,何副将押到京城了。
陆慎如立时出了京去。
他见到何副将的时候,险些没认出来。
“竟消瘦如此?”
何副将人瘦了三圈,但精神尚好。
“侯爷,世子,此番末将押人上京,几次三番遇到阻挠,这才费了些时日,迂回了许久。”
只要人无事,这都不算什么。
魏琮道,“你一路上可也问了?”
何副将自是问了,“但末将观那鞑靼九王,恐只知其一,未必知其二。”
陆慎如心里有数了,在山房别院的地牢里见到了人。
他穿过弯弯绕绕阴暗的地道,幽暗的火光照在地牢深处。
那被吊起来的鞑靼九王一眼看到了他,就嗓音古怪地笑了一声。
“永定侯……”
只是话音未落,男人抽出了长鞭。
他多余的一句也没有,长鞭自他手中扬起,破空乍响,下一息啪地重重摔在了那鞑靼人身上。
一鞭,两鞭,三鞭。
那人通身血肉乱飞,几乎昏死过去。
陆慎如恨声开口。
“替我英年早逝的父亲,替被割了头颅的魏将军,替千千万万在那一战中牺牲的、丧生的所有人……”
他当先赏了他三鞭。
鞑靼九王还未昏死,但痛意令他近乎发疯。
“陆慎如,你就是打死我,也不可能知道当年给我秘密传信的人是谁!”
他道,“那是我失落的部族遗留的血脉,是藏在你们汉人朝堂中地位极高的贵人,他藏得深极了,他根本不会让你们知道!”
他仰头大笑了起来,“汉人的朝堂里,藏着我鞑靼人的血脉,好好好……”
男人看去那癫狂大笑的鞑靼九王。
“你放心,他就是藏得再深,我陆慎如也必会知道!”
他吩咐了一声,“把他带下去关起来,就关在那汉人细作隔壁,每日九鞭伺候,让他把知道的全吐出来。”
鞑靼九王被押了下去。
补足的鞭子令他惨叫。一墙之隔的另一边,有人默然养了半个春夏的花全都开了。
“隔壁是什么人?”他问了一句,没指望回答。
但守卫告诉他,“侯爷捉了害永定军惨败的鞑靼九王,就关在隔壁。”
花儿娇嫩鲜艳,无声地开着,但隔墙的惨叫却一浪一浪地涌入院中。
那汉人细作顿住,握着花壶的手抖了又抖。
*
陆慎如回了侯府,将沾了鞑靼九王鲜血的鞭子,奉在祠堂立如密林的牌位前。一同放置在旁的,还有那枚与细作留下的纹样一致的骨雕圆牌。
那秘藏在朝廷里的留着鞑靼血脉的人到底是谁,他一定会找到。
他三叩首在层层牌位之下,而后才退出了祠堂。
夜已深了,他回来时听闻夫人已经休歇,便没往正院去。
但此刻陆慎如出了祠堂,却见流转如水的月色之下,有人挑灯静静地立在月影里。
他歪着头跟他轻轻挑了挑眉。
“怎么不睡觉?”
杜泠静摇摇头,她不困。
但男人身上还沾染着些微的血腥气,她抽了抽鼻子。
他当即意识到了,祠堂离着外院远岫阁有条近路。
“你既不睡,要不要跟我到远岫阁换衣裳?”
她点头,柔声。
“好。”
男人心下一软,两人拉开半步在月影下走着,不时到了外院,他将衣裳全全换了,同她在夜风轻抚的庭院里坐着说话。
他道细作就是朝堂里的要人。
此人能潜匿这么多年而不被发现,可见身份非同一般,如今朝中虽有些混乱,但仍旧算得四海皆平。
男人在月色下转了转手中茶杯,杯中嫩茶芽飞旋起来。
“偶有天灾,却无大的兵祸,也是百姓之幸了。”他道,“不知此人是已经得偿所愿,偃旗息鼓,安详这世间的安泰,还是筹谋未消,乱心不灭,还欲再祸乱天下?”
杜泠静一默。
此人如何作想没人知道,但他身上流着鞑靼的血脉,手中掌控着细作,有与鞑靼人联络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