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买“种”生子(2 / 2)

“不急,路上慢点。”

“中。”

*

秦荷给的地址,是位于桐花区的粮食厅家属院。

她年轻时在市里的粮食厅工作,单位给她分了这么一处房子。当然,身为豫市土生土长的城市姑娘,她父母给她留的也有两套大房子,不过她都租出去了。

因为这里离警察局的家属院更近,住得离骆嘉麟近一些,母子俩也能时常见面。

王冬梅跑了一上午,再加上昨天夜里一直没睡,所以就让她在家里好好休息,由沈妙陪着沈万山来了。

按照地址来到了粮食厅家属院,找到三号楼一单元,又扶着楼梯走上三楼,简单缓了一口气沈万山便按响了墙上的门铃。

叮咚~

看着门两侧贴着的对联,沈万山的心情有些复杂。

担忧、紧张、急切、心焦……

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主动来市里找她,更没想到是为了孩子们的事,并且要烦请她帮忙。

沈万山这辈子没求过人,第一次开口的对象就是过往的旧人,心里难免有些尴尬。

“来了来了。”

开门的是个年龄四十出头的中年女人,她的手里正拿着一只沾有汤汁的大马勺,看模样应该是家里负责照顾秦荷的保姆。

“你是?”

“我,沈万山,秦老同志让我来的。”

“哦哦,是您啊,快进来吧。”

招呼着沈万山他们进来,保姆一边从鞋柜拿出两双拖鞋一边说道:“你们先坐,我去叫她。”

秦家瞧着不算大,约摸着一百平左右的面积,但家里的摆设和装潢却透漏着一股难掩的贵气。

真皮的沙发、水晶的吊灯,还有那一台五十多寸的彩色大电视……在这个家里能铺上地板砖都算小康的年代,秦荷的家里铺得竟然是实心的柚木地板,让人踩在上面都得小心翼翼的。

客厅靠西的墙边搭了一个香台,上面放有一只相框,还有刚摆上不久的新鲜水果和三根清香。

瞧着黑白照片上的男人面含笑意,约摸着五十出头的年纪,应该就是秦荷已故多年的丈夫。

很快,秦荷从屋里出来了。

“沈大哥来了啊,快坐快坐!”

和上次在赵泉的婚宴和警察局见到时一样,秦荷的举手投足之间还是那么地有气质,步履款款地向客厅走来,脸上是自然又礼貌的浅笑,像极了电视剧里仪态万千的白娘子。

招呼着保姆沏来一壶热茶,秦荷主动给他倒了一杯:“山生的事大概是什么情况,你再详细跟我说说,我也好看看该怎么帮他。”

真正要好的情分大概就是像他们这样:即使几十年来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有事需要帮忙时,对方也会全力以赴。不需要那么多客套的铺垫,也不需要无谓地忆往昔。

沈万山小抿了一口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完完整整地说了一遍,还没等他说完,刚下班的骆嘉麟就推开了家里的门。

“沈妙?”

看到家里来了客人,骆嘉麟正要上前同长辈打招呼,可他的目光却忍不住地看向了一旁的沈妙。

“你们认识?”秦荷有些惊讶。

沈妙尴尬地捧着茶杯喝了一口,小声解释道:“骆同志他之前帮过我两次……我那个,嗯,也跟他闹过出一点误会……”

现在沈山生的事情最要紧,所以并没有聊太多关于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事,简单寒暄几句后,便把话题又拉回

到了正事上。

沈万山一次性说了太多的话,声音有点哑,便让沈妙来向他转述着昨晚的事。

再一次听完事情的经过后,秦荷帮着他们跟骆嘉麟说道:“小麟,我相信你沈叔的为人,也相信山生他不是这样的人。你看看能不能跟同事或者谁问问,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骆嘉麟没有推辞,而是肯定地点点头,一口答应了下来,“好,那我给桐花分局那边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因为只是了解情况,所以事情办起来并不麻烦,只需要给负责这起案件的负责人打几个电话就行。

“……嗯,嗯,好,我知道了,麻烦你了,谢谢。”

打了快二十分钟的电话,骆嘉麟大致清楚了案件的内容,随后便跟他们讲了沈山生被抓走的原因:

报警的是豫市下属棉县的一个女人,名叫杨菊花。

杨菊花今年三十三岁,是棉县下沙村的一个普通农民,根据她在警局里做的笔录,她主动交代了这个被“遗弃”的孩子,其实是她从别人处买来的。

九年前,杨菊花和丈夫王勇一直生不出个孩子,因此她在家里的处境过得很不好。这时候碰到了来棉县出差的沈山生,瞧着沈山生一身正气、样貌也端正,便动了歪主意。

她不是想离婚,而是想从他身上“买”一个孩子。

这是许多村子都会有的一种黑买卖:有些夫妇多年生不出孩子,不想离婚,又不想别人介入到这段关系,他们便会从别人手里买一些“种子”,种到自己的肚子里,这样生下后就成了夫妇俩的孩子。

卖种子的人叫“麦穗”,手里的资源叫“种子”,只要钱给到位,什么样的“种子”都能买得到。

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样貌端正的村官,要是觉得省内的种子质量不行,他们还能跑到东北三省、西北两自治区找来更出色的种子,当然,这就要付更多的钱来保证种子是活着的了。

这是许多落后的村子里知而不宣的事。

谁不想自家能有个大学生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端正呢?

可家里的祖坟不冒烟,自己长得歪瓜裂枣,又怎么能如愿?

所以其实有很多家庭会花钱来找麦穗买“种子”,这样一来,只要自己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家里有出息的儿子其实并非自己亲生……

沈山生长得端正,又是高中生,年纪轻轻地还当上了清河村的村长,这样的人“种子”质量肯定不会差!

所以杨菊花也找到麦穗买了种子,不过她没有跟丈夫商量,而是自己偷偷买的,并且为了能顺利生下孩子她还一连买了好几次。

“你的意思是,我爸他‘卖’了自己的‘种子’?”

沈妙有点没缓过来,努力咽了咽口水才把那种反胃的感觉给压下去。

骆嘉麟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继续说:“卖种子是暴利,一次二十块钱,按照十年前的物价已经很高了。”

十年前的二十块钱,要知道在十年前,一斤猪肉才一块五,二十块能买多少猪肉了!

但换个叫得来看,要是二十块钱就能买一个大学生,买一个样貌端正的儿子女儿……似乎又是一件很值的事。

“不可能,山生绝对不会这么做。”沈万山还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儿子。

“俺家是穷,但没缺钱缺到那个份儿上,他绝对不会赚这份儿脏钱!”

“爷,你先别急,”沈妙一边替沈万山顺气,一边又问,“她说买得是俺爸的就是了?有什么证据吗?”

骆嘉麟见老爷子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连忙给他又倒了一杯水,虽然不想再打击他的情绪,可还是不得不跟他们说实话。

“有一张条,上面有他的签名,派出所那边核对过了……跟他的字迹一样。”

正是因为这张字条,事情才会被翻到面上来。

几个月前,杨菊花他们全家搬进了新房子,当时搬家的时候好多东西都没来得及整理,想着快过年了好好整理一番,便不小心翻到了那张写着买卖内容的收据条:

——乙方自愿将种子以二十圆/次的价格卖给甲方,以后不管孩子如何都与乙方没有半点关系,绝对不会打扰甲方。

甲方:杨菊花

乙方:沈山生。

得知自己被戴了绿帽子,疼爱了几年的女儿竟然是老婆“买”来了,一气之下王勇便把她们母女给赶出了家门。

身上没有钱,又没有地方可以去,杨菊花只好铤而走险地选择报警。

管它买卖“种子”合不合法呢,女儿毕竟是沈山生的,他应该养她们母女俩才对。

在接到报案后,警察对这件事情高度关注,也不管是不是过年了,当即便把沈山生带回来配合调查。

这可是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真要是连根拔出可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必须要先从这一件案子开始,先开一个口,确定一切都是真的之后,再一点点刨根知底……

“据杨菊花交代,她们村好像还有不少人都买了沈大哥的……种子。”

正是因为人证、物证都有,所以警察才会用手铐把人给带走。

但即便是这样,即便所有证据都摆在他们面前了,沈万山和沈妙还是不愿意相信。

“会不会是另一个沈山生?跟俺爸重名的?”沈妙不肯相信地继续猜测道,“骆同志,俺爸真的不是那样的人,他绝对不会赚那份钱的,你们能不能再仔细查查?”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先别急。事情还在调查期间,得等鉴定结果出来了才会知道。”

“鉴定结果?”

“亲子鉴定,”骆嘉麟解释道,“现在还在调查期间,所以案件后面要怎么发展,就看这份亲子鉴定的结果怎么断定他们俩的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