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先生(1 / 2)

青桃就这样被赶着鸭子一般的上了架,站在黑板前面,话都不敢说,宁浅浅站一边,就看到青桃那两条腿抖得,跟筛糠似的。

江妈妈觉得这对主仆,实在是有些不像话,可做这些又是为了村里的这些孩子们,也挺欣慰的,她的好姑娘啊,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被伯府的人那样对待,那颗赤子之心依旧如初,江妈妈觉得,不为了别的,就为了姑娘的这份心意,那也得好好的支持。

江妈妈拍了拍青桃的肩膀,笑着说:“青桃,你别紧张,刚才姑娘不是说了吗,这里你说了算,都让你说了算了,你还有什么害怕的?”

青桃苦着脸,对江妈妈说:“江妈妈,我以前没有做过啊。”

江妈妈又是拍了青桃的肩膀两下:“以前没做过,以后可以常做啊,不就是教着孩子们认字吗,这些字你又不是不认识,你就把这个字怎么念,是个什么意思说清楚就行了,不难。”

青桃扯着江妈妈的衣袖:“妈妈,妈妈,你给我打个样呗,我看看你是怎么教的。”

江妈妈听了,愣了一下,笑着说:“那行,来,你把教鞭给我,我给你打个样。”

江妈妈也是识字的,还是跟着白氏之后识字的,白氏这个人,对身边的人的要求其实挺高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最起码你得读书识字,身边的人,都得会看账本,为了培养身边的人,白氏也是付出了很多,当然,也是培养出来好几个江奎这样的大掌柜。

江氏手里举着教鞭,转身看着黑板上已经写好的几个字,不知道为什么,又想起早已仙去多年的白氏,他们一家子,甚至是远在京都千里之外的黑熊岭村的很多人,都因为这个善良,会谋算的女子,改善了生活,甚至是改变了命运。

青桃看江妈妈站着看着黑板没做声,小声的喊了一声江妈妈,江妈妈回过神,转身笑对着坐在黑板前面的一帮小孩子,“大家不要觉得读书识字很难,我呀,二十好几,快要三十岁了,才跟着认字,我现在认识很多的字,咱们只要有这个决心,就一定能认识很多的字,要有天分呢,说不定还能把书读好了,然后进京都去赶考,还能做状元打马游街呢。”

一个孩子鼓起勇气对江妈妈说:“大奶奶,我娘说,我们祖辈都是土包子,就没有那个读书考秀才的命。”

江妈妈笑呵呵的说:“这话可不能听你娘的,你看,我们家也是村里的,你振中叔在军中都做到小将了,不管到什么时候,这人呀,都能改头换面的,说不定谁家的祖坟冒了青烟,咱们就能考上秀才,不单是秀才,还能考举人,考进士做官呢?”

孩子们听咯咯的笑起来,有那性子倔强的,就对身边的人说:“对啊,谁说咱们以后也要像咱们的祖辈们父辈们那样,就在村里种地呢?咱们跟着从山里出来了,以后,咱们好好的读书,别人能考秀才,咱们也能去考,别人能当举人老爷,咱们也能。”

旁边的小伙伴们,有的附和的,有些却笑话这小子说大话,宁浅浅就过来,举起手往下压了压,让孩子们不吵吵了才说:“我觉得平安说的很对,别人能做,咱们为什么不能做,别人一个脑袋,咱们也长了一个脑袋,又不比别人少什么,凭什么咱们不能做?”

那个叫平安的孩子,宁浅浅认识,是个话不多的孩子,不过,却是个性格挺倔强的孩子,他们这些孩子,跟在江振中训练的那些人后面学拳脚,能够一天不拉的跟下来的几个孩子里面,就有这个叫平安的孩子。

平安被宁浅浅这样夸奖,有些羞赧的低下头,他没有想到,姑娘竟然能够喊出来他的名字。

宁浅浅说:“平安,你站起来。”

平安站起来之后,宁浅浅又说:“来,平安,抬头挺胸,看着前面的黑板,大家都认识平安,可是,咱们这些人,只有平安有这样的决心,做事情之前,下决心很重要,有了决心,再有行动力,按照想好的去做,以后一定能够心想事成,平安,你好好的读书,只要你能读下去,我们就想办法帮你请老师,或者是把你送到外面的书院去,别的学子怎么学,咱们平安就怎么学,当然,不仅是平安如此,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待遇,只要你想读书,能读出来,咱们就想办法让你们继续读下去。”

这下,不仅是孩子们声音大起来,就连站在一边看热闹的大人们也惊讶的跟身边的人商量起来,读书啊,这可不是小事,很多人家几辈子人才供出来一个秀才,每年的束脩,买书的钱,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要真的从童生开始考起来,一直到参加完殿试考上进士,这花的钱可是海了去了。

周朗一脸崇拜的看着宁浅浅,他觉得,他的姐姐,越来越厉害了,跟刚认识的时候想比,这个姐姐比那个时候的姐姐,厉害了不是一点半点的,是厉害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