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劝说(1 / 2)

江妈妈说完了之后,就有一些大娘婶子的低下头,江妈妈继续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你们的孩子,都是你们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我就想不明白,有些人怎么就把自己生下来的孩子,当成是牛马一样的对待?你们是不是觉得,趁着孩子还没有嫁人,能多压榨就多压榨一些,省的嫁了人之后,就去别人家干活了?”

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小声的说:“大婶子,咱们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江妈妈冷哼一声:“怎么是都能是都这样过来的呢?我就问你,你嫁了人,你就不是你爹娘的闺女了吗?逢年过节的,你就不回去看看你的爹娘了吗?爹娘病了,你就不去看望了吗?”

那嫂子哑口无言,江妈妈长叹一声:“我也知道,咱们这些人呀,很多当闺女的时候,没少被娘家人磋磨,有些憋着这一口气,憋了好些年,有些索性就把自己以前受的磋磨再磋磨到自己的闺女身上,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呀,你们父母做的不对,你们为什么又要再继续他们的错误呢?”

宁浅浅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她也只是通过这些天的观察,发现村里有些女孩子在家里的日子过的不好,带着周朗去采野菜的时候,就听到几个小姑娘跟凑一起,说些在家里的不容易,有几个还当着自己的好朋友的面哭了,刚才哭的这个,在家里不仅是被爹娘整天吆喝着干这个干那个,她的兄弟都拿她当成是家里的丫鬟看待。

也幸好江奎一路上采买了很多的粮食,谁家不够就分给谁家一些,绕是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家的女孩子饿肚子,有限的粮食,优先要分给家里的男孩子吃,让宁浅浅觉得欣慰的是,没有谁家卖女儿。

紧接着,又有几个女孩子哭了起来,江妈妈见了,一脸的不忍:“都是好孩子,偏因为是个女孩子,整天有那干不完的活计,这会有了学医的机会,也没有谁家舍得把孩子给送过来。”

旁边有人惊喜的问道:“大婶子,咱们家的女孩子也能像男孩子一样跟着沈老先生学习吗?”

沈望舒的医术,这些人可都是亲眼见识过的,那真的是出神入化,有些多年的顽疾,人家也不给开方子,几针下去,啥毛病都没有了,想想,自己的孩子要有这个本事,不说自己家里人要受益,就是在外面,家里人也要跟着受人尊敬啊。

江妈妈没好气的说:“当然能啊,怎么不能?跟你们说了只要是咱们村的孩子,都能过来,怎么,男孩子是你们家的孩子,这女孩子就不是你们家的孩子了吗?”

那人讪讪的笑着说:“哎哟,大婶子,我这不是没想到女孩子还能学医术的吗,我这就让孩子跟赶紧的过去。”

旁边又有几家嚷着让孩子过去,江妈妈看到宁浅浅一脸的高兴,扬声说道:“都让家里的女娃子过去,请沈老先生看看谁有这个天分,也别想着,女娃子学好了早晚都是别人家的,咱们女娃子要学好了,以后就给孩子招婿来咱们村。”

旁边就有人笑着说:“大婶子,这不行,这怎么能行呢?不过您放心,咱们这就让家里的女孩子赶紧过去,别耽误了上课。”

看着搬着小板凳坐在男孩子后面的几个女孩子,江妈妈对宁浅浅说:“我的好姑娘呀,你说你想要做什么先跟妈妈说,跟这些娘们打交道的事情,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行呢?以后这是让妈妈去。”

宁浅浅搂着江妈妈的胳膊:“我的好妈妈,我就心疼这些姐姐妹妹们,都那么听话,懂事,偏偏因为是个女孩子,就要多干那么多的活,有好吃的都得先让着家里的哥哥弟弟们先吃。”

江妈妈轻叹一声:“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女孩子,出嫁之前能学一点针线活,嫁了人之后靠着这点针线活挣点能买油盐的钱就很不错了。”

宁浅浅可不想就这样,女孩子,就得跟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男孩子能干的,女孩子也要能干才行。

黑板没有地方放,最后,是村里会木匠的,把那块黑板给钉到了马车车厢的外面。

沈望舒看看黑板,又看看拿在手里的粉笔,这两样东西,他闻所未闻,用之前,宁浅浅已经给他介绍了用法,所以,他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抬笔写下一行字。

既然宁浅浅把事情托付给了他,他现在只能从最基本的做起来,这些孩子,识字的都不多,沈望舒想到谷里自己那几个天赋卓绝还要被自己骂的狗血淋头的徒弟,再看看这一帮仰着小脑袋,眼神清澈却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内心叹息连连,罢罢罢,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只能人家说什么是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