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扶正祛邪齐奔走 大山深处遇故交(1 / 2)

举头三尺 李留申 1777 字 3个月前

自从李父躺在床上,山清水秀的李家庄好像是变了模样。还好,张大娘及时出现,李母重新看到了希望——无论怎样,都要撑起这个家!

这天,张大娘早早来到李母家,商谈青庭的婚事。李母不假思索,满口答应。

张大娘说,那好!下个月初六,让三公子去姑娘家一趟,要是没有异常,就换帖、定亲,免得我心神不定。

李母唤出青庭与张大娘相见,详细谈了有关事宜。

初六早晨,小鸟动听的歌声把李母惊醒,她赶忙起床准备早餐。一家人正在进餐时,一位陌生的晚生闯入厅堂,当他确定这就是李母时,普通一声,双膝跪地,声泪俱下:李母,您发发慈悲,成全我吧!

为什么这样?李母惊讶地看着年轻人,青霄赶忙把他拉起来,劝他不要着急。

年轻人说,我小时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本指望我成家立业,光宗耀祖。可是,由于家境贫寒,至今没有媒人登门,唯一的希望就是箐瑶。

李母紧皱眉头,专注年轻人的诉说。年轻人擦了一把眼泪继续说,我与箐瑶是近邻,从小常在一起玩耍,她的父母也时常帮衬我家。八岁那年,我把盛开的鲜花插在她的头上,她抿嘴一笑亲我一口。此事正好被娘看见,娘劝我不要张扬。从那时起,我娘对箐瑶特别好,我俩也更加亲密。长大后,箐瑶还时常为我缝、洗衣裳。

李母说,只要姑娘乐意,我们绝不会做对不起你家的事。你先洗脸吃饭,我一定处理好这一件事。

看着年轻人少有的吃饭姿势,李母既惊讶,又心疼。难道他很久就没有饱餐了?他的话又有几分真实?那么,梦中之事又作何解释?让我知难而上?不!

想到这里,李母说,如果姑娘反对与你结合,或者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要另当别论。

年轻人放下饭碗,怒目圆睁,他说,反正箐瑶是我的,谁也别想抢走!言语落地,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又放下一句狠话:见了张老婆子,我立马打断她的双腿!

青庭起身就追,被李母拦下。

且慢!李母说,怎能与这类人斤斤计较。

这……青庭无可奈何地看着娘亲。

李母说,我自有分寸。

刚进入巳时,张大娘气喘吁吁地来到李母面前,她说,山路难行,又怕三公子迷失路径。

李母说,又麻烦你跑一趟。

不麻烦!张大娘说,我啊,练就了一双飞毛腿。

李母说,箐瑶可曾有过婚约?或者是双方默认的婚姻?

张大娘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她盯着李母,连连眨动眼睛。

李母说,不妨事,只管讲来。

张大娘呵呵一笑说,按理说一家女百家问,这也不算稀奇,至于婚约,我特别注意这等事。不过,我倒是听过一个传说——当年,箐瑶有个邻居,只有母子两人,生活相当清贫,箐瑶一家时常照顾她们母子。

后来,邻居家儿子暴病而亡,他的母亲远走他乡。据说,曾一度有一些流言蜚语。为了证实那些传说,我问过同村不下二十人,箐瑶也向我透漏一个奇怪的事情:有一次她经过小伙子的坟地,好似有人靠近于她,那种亲热、温暖的感觉让她记忆犹新。她也曾告诉亲娘,娘问她,怕吗?她摇了摇头说,事后有一种惊魂落魄的感觉。从那以后,箐瑶的心中总有一个阴影在晃动。

听了这个故事,青庭轻轻地叫了一声娘。

李母说,看来此事要费一番周折。

你有办法?张大娘显然有些激动。

李母说,办法是有一个,只是,需要当事人密切配合。

张大娘说,那,这门亲事……

李母说,既然年轻人时常坚守婚约,只有办妥了这一件事再做定夺。

张大娘不敢怠慢,急匆匆赶到箐瑶家,向箐瑶父母详细说明情况。箐瑶的娘亲姚氏惊得目瞪口呆,箐瑶的爹说,那就赶快请啊!一来女儿解脱了,二来也有个好的归宿。

姚氏说,发生了这种事,人家还会同意吗?

听口气像是很喜欢箐瑶。不过——,我就尽力说合吧!张大娘一句话让姚氏吃了一颗定心丸。

箐瑶的爹说,就是婚事不成,也要解决女儿的麻烦。

可是……姚氏有些为难,她真担心女儿的名声受到影响。

别再犹豫了,你就随张大娘走一趟吧!箐瑶爹转脸对张大娘说,不好意思,又要麻烦你了。

张大娘瞪了一眼说,早该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