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李元起被捉(一)(1 / 2)

“来人。”他轻声唤道。

内侍小心翼翼地上前:“陛下。”

“把今日的《京城日报》拿来。”

片刻后,崇祯展开报纸,头版赫然是《论新田制之弊》的文章。这篇文章措辞激烈,直指王永光在新田制人事安排上的种种不当。

“这些人倒是齐心。”崇祯冷笑一声,目光在文章署名上停留片刻。

朝堂上的攻讦从不会局限于一个目标。果然,孙承宗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弹劾奏章中。

“若非孙承宗去年畏缩不前,辽东早已收复!”一份奏折上这样写道。

“建奴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上头再拼一把,直捣沈阳指日可待!”

崇祯将这份奏折重重摔在案几上,震得茶盏都跳了一下。他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外面阴沉的天色。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陛下!”王承恩快步入殿,“国库银行那边又出事了。”

崇祯转过身,眉头紧锁:“说。”

“陈子龙传来消息,又有人在散布谣言,说国库银行即将倒闭,引发了挤兑风潮。”

“哼。”崇祯冷哼一声,“那些票号、钱庄的人,终于按捺不住了。”

自从假银钞案发生后,虽然他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当事人,连当朝驸马都不放过。但朝堂上,反对派却借机发难。

“立刻关闭国库银行!”

“若推广全国,必将引发金融动荡!”

“边关未定,内政不可轻启新政!”

这些声音此起彼伏,让人烦躁。

崇祯又拿起一份名单。这是冉兴让供出的同党名单,上面赫然写着南京户部尚书李元起的名字。

“南边,也该收拾了。”

那天的阳光格外刺眼,南京城笼罩在闷热的天气中。

李元起府邸内,一场暗流涌动的会面正在进行。

“温大人,您这茶喝得可还满意?”李元起笑容可掬地问道。

温体仁放下茶盏,目光在书房内扫视一圈:“李大人的藏书果然丰富。”

“温大人过奖了。”李元起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对方的表情,“不知今日来访,所为何事?”

“李大人应该看过今天的《金陵日报》吧?”温体仁不紧不慢地说。

李元起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略有耳闻。”

“那篇《论高考之危害》写得很精彩啊。”温体仁意味深长地说,“尤其是对我的评价,"盖世神奸"、"误导天子",真是字字珠玑。”

“温大人说笑了。”李元起咧嘴冷哼一声,“报社之事,下官也难以约束。”

“是吗?”温体仁站起身,“那我只好如实禀报陛下了。”

“温大人!”李元起急了,“这可是天下读书人议论朝政的地方,难道连这点言论自由都不允许了吗?”

“言论自由?”温体仁冷笑,“李大人,你可知道现在京城正在处理假钞案?这个节骨眼上煽动舆论,你觉得合适吗?”

“温大人这是在威胁我?”李元起也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