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情系陈庄(2 / 2)

五道姑戏辽 苏在田 4633 字 1个月前

慧妹忍住笑声说:“你还记得那天在寺院里,王坤姑不让你拿馒头吗?”

“我记得,王休姑用宝剑扎着馒头交给我吃。”

“你知道她不叫你去抓馒头是什么原因吗?”

“不知道?”陈福在纳闷。

林慧妹哈哈大笑说:“在殿堂里你洗手的那个铜盆里的水是我小解的尿。”她笑的前仰后合。

陈福听了大吃一惊,羞的两手捂着脸,心想这么巧合,真是上天安排我二人成为夫妻。他激情的上前揭开妻子的盖头,用两手格机慧妹的痒痒肉,说:“你真坏!哪壶不开提哪壶。”

二人扭在一起,拥抱在床上,这种突然得来情恋是新奇的爱,好像一阵甜蜜快乐的凤,掠过她纯洁的心田。爱情有时象溜纲的烈马,它会一下子穿破理智的围栏,好似流纲之野马。初爱的情感是刚开闸的水,在涌发。二人进入****的梦香中。

陈、林二家合为一户,陈庄主给林家腾出一座宅院居住。这一大家子,由陈禧和林敬宏共同掌家权,二人志同道合,同舟共济,情同手足,亲密无间,两亲和睦相处,为一家,街坊邻居羡慕不已。王休姑见此情景,内心安慰,感到欢愉和欣喜,多天来自己的一份良苦用心没有白费。

喜事办完第三天,王休姑深情的对二位庄主说:

“我看见你们两家的和睦相处的气氛,这门亲事搭对了。我走也放心了。定下我明天回白云观,不能再久留了避免师傅惦念。”

二位庄主再三诚心挽留,王休姑决议已定,不会改变。二庄主也就不再挽留了。晚上准备一桌酒席,答谢休姑和侄女二人。到了吃饭刻,不见王休姑的侄女小凤和林家之子小棠两个孩子回来。陈庄主打发二个佣人去找。一会儿二个佣人回禀说:“没找到两个孩子。”

家人都心神不安,便吩咐全家人分头各家各户去找。众人寻找多时,全庄各户都找遍了,也没找到。这时王休姑和二位庄主夫妇都坐立不安,正在全家万分着急时,林庄主的儿子林景棠,由一名庄民领回来,小景棠哭啼的走进屋里,一头扑在王休姑怀里,呜咽着说:

“姑姑!小妹走丢啦!我找不到她啦!我也迷路了,遇见这位大叔把我领回来了。”说完便哇哇的哭起来。

那位庄民向众人介绍说:“我打猎回来的路上,听见有孩子哭叫声,我顺着声音找到了这孩子小棠,听小棠说树林内还有一个小姑娘,我二人就边喊边找,找半个时辰,也没找到。见天要黑了,我们就回来了。”

王休姑对小棠说:“不哭!你快说小凤在什么地方走丢的。”

小棠说出和小妹王余凤玩的经过。

王休姑的侄女王余凤,幼名小凤,七岁。林敬宏之子林景棠,小名叫小棠,十岁。二个孩子都在困境中相聚在一起,一路来到陈家,从白云观到陈庄这一路上自然成为游玩的伴吕,二孩日共游戏,性意相投,天真无邪,两小无猜。成为好朋友了。

这几天这对小兄妹形影不离,一天吃过早饭,小棠会同小凤去庄南小溪捉鱼,小凤非常高兴,蹦蹦跳跳的跟随棠哥来到小河边。哥哥在河里浞鱼,小凤在岸上一手给哥哥提着鞋,一手拎着鱼串。棠哥抓到一条大鱼,妹妹会高兴的跳起来,开心大笑。兄妹俩从早上玩到中午,

今天中午吃过午饭,哥哥挽着小妹妹的手,欢欢喜喜的来到村庄的后山玩耍。

陈家庄,前面是一条河,河南是大片田野平原。村庄背靠丘陵山地,山地铺盖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二个孩子走进山林中,小凤从小生长在咸州府城内,没见过这些美丽的鲜花异草。她非常喜欢那些吐艳绯红的花朵。小棠哥哥一朵朵摘下,插在妹妹的头发顶上,小凤也喜气洋洋的一把,拿在手中。两个孩子继续往山里走去,林景棠见到这些鲜艳的花朵,一朵朵摘下,插在妹妹的头发顶上对小凤说:“小凤妹妹,你真漂亮。”

小棠发现凤妹的颈上带着金镖坠很漂亮,便用手摸一下。

小棠说:“小凤妹!你的脖子上带的是什么东西,金光闪闪的,真漂亮我看一看好吗?”

余凤把项链拿下来给棠哥看对棠哥说:

“这项链坠是一枚金镖,它叫‘长命百岁金镖坠’。它能辟邪,是护身符,保我一生平安,这宝物是我王家传家宝。爷爷传给父亲与姑姑各一枚。姑姑这一枚传给我了。

林景棠仔细看看,又挂在余凤的颈上说:

“非常珍贵的宝物,你要好好爱护珍惜啊!”

小凤说:“棠哥真好,你我能天天在一起该有多好哇!

小棠说:“你就常住在我家吧!我们永不分开,好吗!”

小凤说:“姑姑要带我回庙上。恐怕姑姑不答应啊!”小凤面带悲观的表情。

小棠说:“庙里有佛像,吓人,庙上吃斋饭,吃不着肉哇!多苦呀!”

小凤说:“是呀!我也不愿意去哪个鬼地方。没有办法啊!”

小棠说:“我回家对你姑姑哀求,把你留在我家,叫我爹爹雇一名先生,教我们二人读书写字,咱二人就永远不分离,多好哇!”

“棠哥真好!可是我想姑姑啊!”

“那还不好办,叫我爹爹把我家搬到你姑姑的庙附近去住啊!”

小凤高兴的拍手叫好。

二个孩子继续花,往山里走,忘记了回家,越走越远,走进树林深处。眼前忽然飞起一对山鸡,发现地下有二只彩色的小山鸡雏,美丽可爱,二人动手去抓,山鸡雏不会飞,但是跑的很快,手碰见了,可是又溜走了,两只鸡雏东西分开跑。兄妹二人分别东西追赶,各追一只。小凤很感兴趣,抓到手了又跑了,这样反复多次,一直追去。不知捉了多长时间,追啦多远。这边小棠见山鸡雏失踪了,不追了,猛然想起喊妹妹:

“小凤!小凤!小凤!——”

“——”不见回声。小棠喊了一会儿,不见小妹的影子,自己有些害怕,就大声哇哇的哭起来。不知哭喊多长时间,惊动了陈庄的一位打猎归来的猎手,小棠和猎手共同去寻找小凤,找了半个时辰也没找到,天快黑了,就回家来了。

众人听了小棠的讲述,陈庄主决定动员全庄庄员,带着灯笼连夜查找。王休姑怅然若失,忧心如焚,不幸遭灾侄女丢失,埋怨自己不该放开孩子,造成如此后果,她后悔莫及,懊悔的流下泪水。二位庄主劝解王休姑说:

“不要上火,孩子不会丢,我们下决心一定会找到。”

王休姑穿上夜行衣,带上宝剑,跟随众人去找孩子。不多时全庄听到消息,自报奋勇参加寻找孩子的队伍,聚集有二百余人。由陈庄主分工,派五十名庄民,到左右临庄按户诸家寻找。其他人进入林区拉网式搜寻排查。

二百余人寻找一夜一天,也没找到孩子。众人分析情况,觉得非常奇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假如被野兽吃掉,也应该留下遗物或血迹呀!再有一种可能,就是被远方人救走了。第三天又派人远处盘查咨询,依然均无音信与消息。

王休姑窝火一头插在床上,得了重病,几天卧床不起,这件事对她打击太大了。她绝望、悲痛、懊悔熔在一起,变成一根针在她的心上猛然刺了一下,她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哭出了声。好像魔鬼伸出它的巨爪在抓她的心。窝火愧疚,悲痛欲绝,这些日子的遭遇,一幕幕的呈现在她的脑海里。父母与多位亲人被杀害,哥哥带领女儿不知逃到何处,凶吉未卜。自己带领侄女杀出虎口,好不容易逃出来,如今侄女又被丢失了。灾患一宗接一宗,象巨浪扑着沉船似的,冲击着她的心弦。她想到这里心里犹如烈火猛攻,无比难受。独火吞心,气血瘀弱,因此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林敬宏惆怅而沉重的心情就象天空的阴云,笼罩着他的是一片内疚。这几天好似有一块大石头沉重的压在他的心上。王休姑这一不幸遭遇,都是为了搭救我一家而遭到如此后果。自己有一万个对不住她。懊悔和歉疚是无用的,还是先把恩人的病治好为上策。他与陈庄主,四处求医,找最好的郎中给恩人看病,经过名医治疗和两家人的精心照料护理,七天后王休姑身体痊愈了。休姑对二位庄主和两家人说:

“我决心已定,明天出去寻找我侄女,一年找到一年回到白云观,十年找到十年回白云观。否则我无脸见师傅,也无法对哥哥和王氏祖先交代,更对不起死去的亲人。”

二位庄主担心恩人身体的病还没痊愈,单人行走,不忍心啊!决定派二个人陪伴随同。被休姑拒绝说:

“不必了,你们放心,我有武功,一切安全,带人不方便。”

十岁的林景棠走近休姑身边说:“姑姑!小凤妹妹是我领丢的,我跟随你去找,我要想找到她。”说着两臂紧抱着王姑姑的腿,发出呜咽的哭声。休姑同时也流下眼泪,她安逸林景棠说:

“孩子你还小,要在家听父母的话,努力读书。将来一定会与小凤妹妹见面的。”

两位庄主给王休姑拿了很多银两盘费。准备了一匹马。休姑拉着马离开了陈宅,陈、林两家人在送行。是啊,白雪一样纯洁的友谊,都希望这种恩情加友谊,藕断丝连,情深潭水,象蚕吐丝一样,不断线,不断根,任凭路再坎坷,隔阻万水千山。友谊,情感,感恩是永存的。王休姑意味深长的嘱咐说;

“你们二家要和睦相处,陈福和林慧妹一对夫妻要恩爱互敬,百年和好,白头皆老。二位庄主教育好后代,尽忠报国,孝忠佛道。这样,我就放心了。你们都请回吧,送情千里,总有一别。我们后会有期。”王休姑蹬上马鞍,扬鞭催马,启程了。

王休姑回头喊道“后会有期,再见!”

“祝你早日找到余凤,我们听你的消息!再见!”送行的人群在高声祝福。马蹄声消失啦,人马不见影踪了。

这一分别,好像是二朵无根的云,被吹散,漂浮在四海天涯,不知何时再相逢。

王休姑来到晋州府周围各县,踏便各个村庄找了一年时间,也没找到。

一天在一家客栈里,突然有人拍一下她的肩膀,她回头一看,见是二位亲近人,原来是;白云寺的师叔太真道人柳青山和大师兄震八方红面大侠单雄杰。师叔惊喜的说:

“可把我二人找苦了,寻找了一个多月,总算是见到你了。”

三人进到客房内。

王休姑问道:“您二人是特意来找我的吗?”

“是的!你师傅弘日道姑委托我二人找你。”

王休姑见到二位亲人心里又惊又喜,有一肚子苦水要倾泻出来,她用忧伤的目光看着亲人,脸色是那样哀怨,忧郁,好象罩着一层浓重的阴云。情不自禁的泪水象断了线的珠子落在地上。她准备把上次分手之后,自己所做的事详细经过,欲对二人讲述一遍。还没等开口,就被师叔拦住,上前劝解说:

“不必讲了,你的不幸遭遇,我和你师傅弘日道姑都知道了。我们临来时到了白云观,见到了你师傅弘日道姑,她叫我二人早日找到你。告诉你不必找孩子了,她已经接到音信,你侄女王余凤已经落在福地,一切平安。叫你不必挂念。她还说;这寺院生活不适余凤成长。需要她在民间百姓中磨练接受教育成长,将来生儿育女,给辽朝传宗接代。他到时候就自动回来见你的,这是上天安排。你师傅特别吩咐说;‘叫你马上回寺院。掌管白云观,接替你师傅道长的位置。’”

王休姑听完师叔这番话,心中豁然开朗起来,好象在无边的黑暗中,忽然出现了一点星火;又疑似落在汪洋大海里,突然抓住一只救援的手,她心上的阴云立刻消散了。却象搬掉一块压在心头上的大石头一样,心里轻松啦,恶睡梦不再听见侄女的哭声了。

王休姑又问道:“我侄女到底落在什么地方呢?”

师叔回到说:“我们也不知道,弘日道姑没有把余凤的下落告诉任何人。她也不叫你知道,她说为了使你静心佛界,怕影响你的修炼。”

休姑点点头,理解师傅的良苦用心。就不再提起此事了。

师徒三人第二天清早,上路起程,王休姑奔往白云观。师叔和师兄回到了白云寺

七岁的王余凤和棠哥在树林里游玩,遇见二只山鸡雏,这两只鸡雏美丽可爱,吸引了二个幼小好奇的心灵。二人分工,每人追捕一只。二只灵巧的鸡雏,东西相背而跑,哥哥小棠儿往东追赶鸡雏,妹妹小凤往西追捕。山鸡雏非常敏捷机灵跑的快,小凤用两只小手碰到了鸡雏,狡猾的鸡雏脱手而逃,小凤不啃放弃,继续追捕,反复多次,不知追了多远,小凤最终抓到了山鸡雏,高兴的往回跑,向哥哥报喜。边跑边喊:“小棠哥哥我抓到了!”

可是不见哥哥的身影和回声。喊了多时,依然不见棠哥的影踪。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