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完,似乎发现自己安排给姚韫真的活有点多了,心虚地找补了一句,“呃,姚夫子你也帮帮侄女。”
姚士弘勉强自己笑了笑应下,心中不由得哀叹,“也帮帮”,这不等于说,他又得被姚韫真支使来支使去了?
女儿竟成了父亲的顶头上司!
姚韫真点点头,“好。大人,若流民中有青壮或者适合留在本地的人,您是否要让他们附籍、屯田安置?还是一概不管,全都招抚归乡?”
附籍,将流民户籍登记在南江县户籍册之上,让他们成为南江百姓。
方君寿:“爹,儿子依稀记得,这百姓人数属于县令考评的一项,是也不是?”
方县令对考评的内容再用心不过,可以称得上是如数家珍,“你记得不错。附籍容易,可屯田安置却难,官田如今早就给水患受灾的百姓种了,他们只能开垦荒地。”
“西山那边荒地不少,只难在种子,小女私下购入了些米粮种子,愿意发给他们。”姚韫真很上道。
姚士弘面露惊讶,她什么时候买的米粮种子?他这个当爹的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为了面子,姚士弘好歹是忍住了没当场问出声。罢罢罢,他管不了姚韫真,难道是一日两日的事情,左右不用他的钱,随她去。
方县令挥了挥衣袖,“哪里用你出?本官来出就行了。附籍的人得仔细挑选,凶悍、喜爱惹是生非的人万万不可放进来,扰了百姓的安生。”
也影响他的政绩。
姚士弘腹中暗暗嘀咕,最为凶悍的人就在你面前,你还一口一个侄女叫着哩!
众人商定了针对流民的处理办法,各自散去,开始忙活准备起来。
姚韫真先派人通知了各村里长,让他们做好应对,一旦有流民就指引他们前往县城外的安置点,避免流民在村里滋事。
接着,她又雇佣了人手去县城外搭建茅屋,作为流民短暂的栖身之地。
为了防止流民中有传染病之人,她特地派姚士弘去康乐堂和其他药馆找大夫商谈,让他们等流民来了,去城门外定时定点轮流值守一会。
……
一通忙活下来,不知不觉又过去了几日。
方县令迟迟没收到流民来的通报,心下窃喜,难道钦差赈灾得力,那些流民在路上被安置下来了?
好好好,只要不来南江就好,无须他操心。
方县令一身轻松,掐点下衙回到家里,刚进家门,管家就迎了上来,“大人,京城大老爷有信来了,小的给您放在书房。”
京城来信?他的回信前几天才刚刚递出去啊,兄长不可能这么快就回信来。
那这信是怎么回事儿?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