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附籍与还乡(2 / 2)

他已经算是相当一般的官员了,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差劲,这回来救灾的钦差不知何方神圣,怕不是铁公鸡成精,否则为何会一毛不拔?

姚韫真对这个回答并不意外,上头的赈灾款不肯往南江拨,他们也没有法子。

等着吧,等钦差良心发现,多少给他们拨点下来。

姚韫真一边企盼,一边开始整理起招抚流民还乡所需的物资。

若要让他们还乡,最好还是得快点,再拖一段时间,冬季将至,流民们恐怕更不愿意离开南江了。

而且,他们也得在物资里添上棉衣等,这又是一笔开支。

按照南江的经济情况,州府不肯拨款,他们能省一点是一点,方县令来年总不能就给新县令留个壳子,米粮空了,账上的钱也空空,那人家不得上折子给州府啊!

多多少少留一点,免得新县令来后因着金钱备受掣肘,方县令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县里的百姓可还得在南江待几十年。

这百姓里也包括了姚韫真自己。

在众人默契地推动下,招抚流民还乡一事到底安排上日程了。

在送他们回去前,姚韫真先让衙役们去筛选了有资格附籍的人选,将人集合起来询问意愿。

大约有七成的流民愿意在南江附籍,不回家去了,其中有些得带着家人一起,不然还是选择回乡,剩余三成不愿留下,姚韫真也不强求,只放他们回去了。

附籍的消息一出,流民之中人心难免浮动起来。

“听说了吗?王三郎一家附籍在南江县了,只等官府那里走完手续,就能被领去分地了!”

“哎呀,我隔壁的徐五郎也是!怎么咱们就不能附籍?”

“是啊是啊,我也想有块地干活,哪怕荒地也好啊!南江的县老爷这么慈悲,想必会给咱们点银子吧?”

流民们不敢向衙役捕快打听,就缠着决定附籍的人说话,反复询问他们是如何能够附籍的。

可他们哪里知道啊?捕快们喊他们去询问意愿的时候,可没透露为什么喊的是他们,不是别人?

一时间,这些人有苦难言,唯有暗自忍耐,等着县衙流程走完,里长们来带他们走。

一些风言风语,姚韫真并非没有听说。

流民中物议横飞有碍安定,不便管理,她一面加快了附籍百姓的登记手续,一面让捕快衙役们通知下去,择日将送粮送钱,招抚流民们回乡。

比起附籍,这个消息可重要得多了!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附籍,可人人都想拿米拿钱啊!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