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回到中国(1 / 2)

还我正义 梦清沐 2674 字 4个月前

与享利.卡隆见面并表示了合作意向后,已是中国的小年夜腊月二十三,我们回中国的时间稍有推迟,改到腊月二十八十一时从巴黎起飞。

从巴黎到江河市陆科机场有直达航班,飞行时间需要十二个小时多一点。

我们的飞机降落在陆科机场时,已是腊月二十九北京时间七点多钟。

张小虎和薛韵在出口处迎接我们。

我先把吴东方向他俩作了介绍,然后又指着库切拉和托马逊说,这是我俩的随行朋友,并没有指出他俩的身份。

张小虎开的是七座日本产越野车,他要我们四人一起上车,直接开到爸的家门口。

我想了想对张小虎说:“你要先把车开到国际饭店,我们的这两个法国朋先要在宾馆住下,每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能离开他们要保护的东西。”

张小虎立即会意,将车驶向国际饭店。

我们将这两人安排好后才到了我爸家。这时,已是北京时间九点钟。

家中除了父亲,还有扈二娘,这使我感到有些意外。

薛韵说明了原委:因为扈二娘和李寿芝所开的“醉仙楼”酒店时常遭到一些小混混的骚扰,而这些人都是李新潮指使的,就连张小虎都无法有效阻挡。

在这种情况下,酒店停业了。

扈二娘因为江小兰的邀请到她家做保姆,后来江小兰因知道我爸一度身体不好,又让扈二娘来帮我爸做些家务。

今天听说我和吴东方要回来,扈二娘就特地留在了这里。

扈二娘为我们献上了她的拿手绝活——锅盖面。

锅盖面是江河市的传统美食,它的特点是在煮面时将比锅子要小许多倍的锅盖放入锅中一起煮,再配以秘制汤料和交头,使得味道鲜美而独特。

吴东方吃完面条,直呼过瘾。

这时,父亲才向我们说出了他的安排:因为吴东方是第一次来,加之明天就是除夕夜,有吃团圆饭的习俗,所以,至少年初三之内你俩就不住宾馆而住在家里,这让大家都有一个家的感觉。

吴东方说:“岳父,您想得太周到了,我到中国,首先就是想有一个家的感觉,同时也想享受一下过年的氛围,所以,一切听凭您的安排,只是怕这样会增加您的负担。”

父亲说:“咱们是一家人,哪能说两家话?你们的到来是我最开心的事,我虽是官员,但和一般平民百姓一样,什么家务事都能干,何况还有扈二娘帮忙呢。今晚你们就早点休息,明天晚点起来,倒倒时差。”

听父亲这么一说,扈二娘和薛韵夫妇就客气地告辞了。

我和吴东方所住的房间,整洁而温馨,不仅床单、被子、枕头全是新的,房门上还贴有一个大红纸写的“福”字,窗口还有红纸剪的窗花,可见父亲是作了精心准备的。

因为一时睡不着,吴东方就问我除夕夜和年初一有什么规矩。

我耐心地向吴东方作了介绍。

除夕夜是辞旧迎新之夜,也是家庭团圆之夜。

古时的除夕夜是通宵达旦的,现时有所不同。

祭祖的习俗在城市已谈化。

守岁也主要是看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晚会结束时,是放烟花爆竹的高潮。

临睡前必须做好两件事:一件是把家里打扫干净。传说年初一是扫帚星生日,动扫帚会扫走财运。

第二件是桌上放好招待客人的烟、茶和果盘,果盘中一般少不了四种食品,糖果——寓意甜甜蜜蜜,桔子——寓意吉顺昌盛,花生——寓意早生贵子,糕点——寓意步步高升。

吴东方说:“除了你说的这些,我听说大年初一还得向长辈磕头,现在还时兴不时兴?”

我说:“在我小时候,是要向长辈磕头的,现在不时兴了。

年初一起来,向我父亲说几句祝福的话就行了。

但是,年初一我俩千万不能起得太晚,因为我爸一吃过早饭就得参加市委市政府的团拜,我俩得在他团拜之前先向他拜年。”

吴东方说:“团拜一词,我还第一次听说,看来,在中国过春节比在法国过要复杂多了。今天我们就熄灯睡觉吧,否则会越说越兴奋。”

我把灯关掉后,与吴东方相拥入睡。

……

第二天吃过早饭,父亲上班去了。我和吴东方一起来到夏中华家。

夏中华和江小兰热情招呼我们一起坐下,又是泡茶,又是上水果。

江小兰还是那么快人快语,口无遮拦。

她称赞吴东方道:“这个妹夫,一表人才,中国话也说得地道,要不是怕雨菡妹妹生气,我一见面就想拥抱他一下。”

我说:“我生什么气,拥抱在法国是习惯礼节,只是夏老师这种谦谦君子看了不一定舒服吧?”

夏中华忙说:“雨菡,你别总把我看成老夫子,我也是与时俱进的。”

寒暄了一阵,我提议道:“夏老师,上午还是请你鉴定一下这两件文物吧,下午你还要准备年夜饭。”

夏中华听到文物二字,兴奋得立即站起,随我俩到了国际饭店。

我让托马逊打开一只专用箱,捧出了大明宣德炉。

夏中华戴上白手套,先用手掂了一下份量,然后用强光手电照着器物细细察看了两分钟左右,开口道:“这不仅仅是真品,而且是极品,比故宫博物院那只还要珍贵。

此炉为明代宣德年御制,存世量极少。它分为小号、中号、大号,以大号为最珍贵;颜色分为四种,尤以藏经紫色最为上剩。

此炉集二‘最’为一身,可见等级之高。前几年香港拍过一件类似的,成交价三亿元港币,比起这件来差远了。”

然后,我又叫托马逊打开了装有宋代七菊柴窑洗的专用箱。

这次夏中华脱下了白手套,也关上了强光手电,而是把它小心翼翼地捧到了窗台上。

他说,看瓷器最好是在自然光下,不用手套是为了让手感更真实。

他用平视、侧视、俯视、仰视四个角度认真察看后,又用手指弹了几下听它的声音。忽然,他伏在窗台上,失声痛哭起来。

我不知出了什么事,问道:“夏老师,怎么了?”

良久,他才擦干泪水,说:“对不起,失态了,我是太激动了。

一是为它的精美绝伦所震撼,二是多少人为了它受尽苦难甚至献出了生命,今天,它终于回国了。”

我一听原来是这个原因,这才放下心来。

夏中华说:“历史上把柴窑的特点概括为十九个字:薄如纸,蓝如天,明如镜,声如磬,滋润细眉有细纹。

但文字描述和真正看到实物,震撼力是大不一样的。这件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至于市场估价,它可与达芬奇的名画《梦娜丽莎》类比。

1911年,一个意大利人偷走了这幅名画,被意大利国家没收,理由是达芬奇是意大利人,应该归国家所有。

法国政府经过交涉,要回了此画。两国专家一致认为此画的估价达34.5亿美元,而当时法国的总量只有118亿美元。”

我说:“你既然认定是真品,且又是天价,那就立即送到江河市博物馆吧,也免得我们操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