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家家都要买新房(1 / 2)

三月桐子花 蔡垣 3067 字 2020-06-11

经过两天的折腾,终于尘埃落定,给每家买一套房子,胜利说:‘事已至此,我要代表大家,深切的感谢,云书,紫云和小虎,钱是小虎的,是云书和紫云决定的’。

云书问:‘昨天的房源资料复印了没有呀?,如果复印了,就拿出来他们挑,都是三居室的,怎么样?不愿意住那块儿的,以后胜利负责给他们办,看上哪里,就在哪里买’。

胜利回答说:‘资料早就复印了’。他对大姑说:‘就让他们选吧!’。大姑妈说:‘早就该这样,昨天买时,就该一起买了’。胜利又征求云书的意见,他说:‘为大家办事,我是见了菩萨就叩头,云书你看这样行吗?’。

云书说:‘你为大家办事,一个电话就把我们骗来了,是你的功劳’。胜利说:‘钱是你们拿出来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靠大姑妈的面子,我的运筹,缺了谁也不行’。

胜利从背包里拿出资料来,二姑接过来,摊在桌上,大家就围上去,选那靠老人家住房近的,采光好的,楼层在十五到二十五层的房子,客厅里,人头攒动,七嘴八舌,最后各家自己商量,都挑选在大姑妈买的新房那栋楼,啊呀!人人脸上都焕发出欢乐的笑容,胜利笑着对云书说:‘哥,这多好,你呀,还是年轻时那样,好事儿也办了,非要折腾人,叫人不痛快’。

云书哼了一声,他说:‘你才是这样,得了这么大的实惠,还数落人家的不是’。

下午回到家里,施文辅和施文弼来了,大家都在屋里,听到院子里喊妈,大姨婆赶快跨出门,看见文辅、文弼兄弟俩,提着大包小包来了;文辅说:‘妈!我哥嫂他们来了,我们来看他们’。

大姨婆把他们让进屋里,兄弟俩见了云书和紫云很高兴,大姨婆还特别介绍了秋香和秋菊,文弼说:‘她家老人兴许我爸认得’。

文辅说:‘我过来时,我爸说,他腿脚不方便,不能过来,一定要请哥嫂过去坐坐’。云书问:‘你什么时候改口叫妈了?’。他是有意在众人面前,揭文辅的老底儿,大姨婆说:‘只准你叫,不让他叫!’。云书说:‘当时是我先叫,他没有叫,文弼倒是叫了’。

文辅说:‘哥,那时候小,不懂事儿,我亲妈也来了,两个妈吧!,还是这个妈对我好一些,不是亲妈,胜似亲妈!’。胜利叔说:‘马上就要退了,现在才觉悟,难得难得,我就不过去了’。文弼说:‘还是看不起我们’。

胜利说:‘我去了、嫂子去不去’。文弼说:‘去,都要去’。胜利说:‘这是妍婷侄女,陈秋香,那是黄秋菊,她们去不去?’。文辅说:‘都去’。胜利说:‘去了,我又要挨骂,说是苦肉计’。大姨婆说:‘得了得了,你还没完没了呢!’。

胜利说:‘大姑!我们去了,还有二姑他们呢!,请了这个,不请那个,那不好收场呢!’。文弼说:‘等两天另请不行,一家人有什么可计较的?’。

胜利掐指计算,‘哦!’,他吃惊道:‘我们这里去八个人,你们那里有十多个,要两桌呢!’。文辅说:‘我们对面就有个餐馆,包两桌就行了’。

文辅和文弼到汉口来时,都懂事儿了,很珍惜在汉口得到的机遇,兄弟俩发奋学习,都有了好的归宿,文辅在大学教书,文弼在中学教书,和其他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现在都有孙子了,他们对生活很满意,没有过分的企求。

文辅现在把爸妈从靖南接来了,一家七口,住三居室的房子,感到很知足;文弼一直和大姨婆住一起,天有不测风云,姨公去世了,搬到招待所住了一年,还好,赶上了福利分房的尾巴,别人旧房搬新房,腾出二居室,他感到十分满意,庆幸自己赶上了末班车。

秋香和秋菊插不上嘴,没有说话,只好听他们唠叨,他们把那些只言片语汇集起来,大致清楚了,他们是那年夏天,由二伯伯带着姑妈和龙红艳,一起来汉口找叔叔,叔叔家也很困难,两兄弟就过继给了大姨婆,在他们的闲谈中,流露出对虎爸的崇拜,对大姨婆的敬仰。

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胜利叔还是充当主持,他请示了大姑,就跟云书商量,到外边饭馆去吃饭;虎爸把小虎叫过来说:‘家里没有准备,到外边吃饭,你是晚辈,由你来张罗’。这一大家人到了饭馆,要了一个大包间,能坐十多个人的大桌子,宴请施文辅,施文弼兄弟俩。

文辅、文弼两兄弟,首先给大姨婆敬酒,兄弟两个异口同声说:‘妈,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家都起来,喝了一回酒,文辅说:‘我借花献佛,祝云书哥和紫云嫂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大家又喝了一回酒,再下来,又向胜利哥和妍婷嫂子敬酒,文辅说:‘祝你事业有成,早日结出硕果’。

小虎不屑地说:‘胜利叔都退了,已经功成名就,还什么事业有成呀?’,文弼说:‘他不是从头开始,白手起家,把公司办起来了吗?,真是可喜可贺,听说你们还投了资?,如果一上市,那就要大赚特赚了’。

小虎说:‘胜利叔就会宣传,我看是当宣传部长的料,上市吵了好长时间了,只听雷声,不见雨来,也就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罢了’。他两杯酒一下肚,就管不住嘴了,他继续说:‘这两天,我们就被他忽悠得不行,我们掏钱,给大姨婆和我姥姥买了房子,他顺便也给自己买了一套,还蛊惑我爸,给那四个舅舅也买,真把我爸当财主了’。

文辅稳重,等一会儿他才说:‘这几家的住房我了解,他们只处于温饱那层,算不上小康,房子是有,也可凑合住,都是老房子,砖瓦结构,楼板都是预制板的,后来又加固了一下,抗震差一点,另外小三间,筒子楼的两间套,这三代人是紧凑点’。

小虎说:‘怎么三代人,姥姥不是有房子吗?’。文辅说:‘你姥姥多大?过八十了,我们马上都要退休了,儿子三十多,比你还大呢,结了婚,小孩都要上学了,那不是三代人?,在外面买房子也行,现在不都是按揭吗?,全家东拼西凑、一起来解决首付,但每个月要还贷,这钱就不够用了,现在生活高,不是你爸在汉口时,一个月十块的伙食费,现在十块钱,只够吃碗面’。

云书说:‘你的意思?,是倾向于帮他们,给他们解困’。文辅诚肯地说:‘应该的,共产党闹革命,不就是为了大家过好日子吗?,时代进步了,生活条件也要改善,不能像我妈她们,当时到延安,是十多个人挤一个窑洞’。

胜利叔趁热打铁,他说:‘你听听,说得很中肯,我有时想,像何伟他们,登记好长时间了,就是没房子园房,这老天爷也太不公平了’。虎爸说:‘好办,把你现在买的房匀给他们吧!’。胜利说:‘大姑妈,你看,他又对着我来了,我们前世有仇呀?’。

虎爸说:‘不是前世,而是现在,你有仇富情绪,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主要靠自己去奋斗,是吧!’。胜利那嘴也不饶人,他说:‘你说得对,但个人能力有差别,另外,还有机遇的问题,同样的政策,有的人就先富了,有的人就一直翻不过身来,先富帮后富,这不是劫富救贫,是党员觉悟的表现!’。

大姨婆摆摆手说:‘不要争了,需不需要帮,你们到各家去转转,如果需要帮,就帮他们,你爸不在了,我代表老一辈的说,先富帮后富,那是你们的责任,不知你们有多大能力?要尽力而为;不说了,喝酒,喝酒’。

大姨婆岔开了这个话题,酒过三巡,话题又转到了靖南,胜利说:‘困难时期,云书当兵去了,暑假我们成群结队地回靖南,几路人马,都聚集到梯子岩,好不热闹’。云书问:‘怎么都去了?,发生了什么事儿啊?’。胜利:‘我们的口粮倒是没减,但油水少了,我爸来信叫我们上去,他那里有粮食,管饱,养了好多猪,一个月要杀三头,他说你们来吧!,吃肉要管够,你爸就带着我们,到靖南去,去了十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