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蓄势待发(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132 字 7个月前

“这个范荣图够下本儿的了,还弄了这么一张高仿的画儿。别说,乍一看我还真分不出那张真、那张假来。”看着桌上的两张《罗汉听经图》,顾惜安说道。

秋霁白两只眼睛也在紧盯着桌子上的两幅画。不过,他却紧闭着双唇,没有说什么。

“霁白!你打算怎么做?”顾惜安出言问道。

“霁白!霁白……你怎么了?”见秋霁白半天没有说话,顾惜安放大了声音问道。

“啊?”被唤醒的秋霁白楞了一下,问道:“你说什么?”

“嗐!你想什么呢?我是问你打算怎么做,人家都把心思用到咱们内部了,你再不出手,可真容易被人家把家都一窝端了。”顾惜安有点儿骇人听闻地说道。

淡淡一笑,秋霁白说到:“那倒不至于。”

转眼,又把目光落在眼前的画上,秋霁白说道:“怎么办我不知道,不过也不用担心。拖到拍卖结束后在想这儿事儿也不晚。”

“那你琢磨什么呢?那么出神。”顾惜安问道。

“我是在想啊,在现今的古玩行儿里,到底还有谁能有这么高的能耐,能把一幅四百多年前的画临摹的惟妙惟肖。”秋霁白皱着眉头说道:“刘爷爷生前就是行里临摹古画的高手。我们少听他给我讲这行儿里的事儿。要想临摹一幅古画,排除学习、鉴赏这两项,如果真是为了造假骗人,不光是绘画技艺、风格要与古人相近,就是笔、墨、纸绢、印章、印泥,甚至是装裱的工艺、材料,都要和古法一模一样,不能有一丝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从形制上和古画一致。至于说神韵,那就要看造假者的技艺了。”

听完秋霁白的话,顾惜安也皱着眉毛点了点头。赞同地说道:“确实!临摹这幅画的这个人,绝对是一个高手。别说绘画技法和绘画风格已经把吴彬模仿的十之八九了,就是这神韵上,也有了那么七、八分的神似。确实是个高手。”

想了想,顾惜安接着问道:“霁白!你为什么想知道临摹这幅画的人是谁呢?难道你又想到什么点子了?”

淡然一笑,秋霁白说道:“这古玩行儿里要想造假,这人肯定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弄出来的东西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一眼就能看漏。”

用手敲了敲那张临摹画,接着说道:“像你说的,这个人绝对是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着很深的研究,他本身一定也是为书画大家。如果这个人能找到,能请到咱们研究中心来,那就对咱们今后研究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有很大帮助。就是最简单的书画鉴定,也能提高一个档次啊!毕竟吴爷爷擅长的是瓷器,马爷爷擅长的是玉器、铜器,对书画不能说是外行,但也差了那么点儿意思。”

顾惜安马上就明白了秋霁白的意思。请吴煜耀、马守义来鉴定书画,不是不行,两位老人家也肯定不会推辞。但如果万一那一次出了纰漏,看走眼了,秋霁白的研究中心有多大损失这个倒不要紧,但是对两位在古代艺术品研究鉴定领域有着很高地位老人家的影响可不小。万一要是着急上火,说不好听的,再得点儿什么急病,秋霁白可是担待不起。

明白秋霁白的意思后,顾惜安转脸看向丁文军,说道:“文军!你能不能试着从刘伟嘴里打听出来临摹这幅画的,究竟是什么人。”

“我昨晚倒是听他们说,这个人好像是在河南洛阳的一座庙里。挺怪的,谁也不见。说是,他要是不相干,给多少钱,他都不动笔。据说,这幅画还不是范荣图出面求来的,是托别人弄来的。”丁文军说道。

想了想,秋霁白说道:“文军!你这样,这幅画你先收好。如果刘伟问你进行的怎么样了,你就是这幅画我一直没拿出来,你没机会下手。怎么也要把事情拖到咱们的拍卖活动结束以后。到时候,我再细想怎么对付范荣图。”

“得嘞!这个我明白。”说着,丁文军就接过秋霁白递过来的画轴,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