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太好了。”在吴煜耀确定了这是一幅李隆基的真迹后,最高兴的竟然是罗翰,重重拍了一下秋霁白的肩膀,说道:“霁白!你小子又入手了一件重器啊!发大财了!”
“哎呦!你小子轻点儿。”伸手揉着被罗翰拍疼了的肩膀,伸手推了一把蹦蹦跳跳的罗翰,秋霁白没好气儿地说道:“发什么财,这是国宝,能卖嘛!”
被秋霁白一推,罗翰也发觉自己有点儿得意忘形了,赶紧收住身体,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不是替你高兴嘛!”
两个人这一闹,倒是把房间里原本有点儿凝重的气氛搞得松弛了不少。
“按照常识来判断,帝王的笔墨不应该出现这种叠笔的情况,一旦出现了问题,通常是要销毁,重新写的。能够出现这种瑕疵,并且流传下来,我看无外乎是两个原因。一是,这幅字写完后,唐玄宗发现这一笔不是很满意,填了一笔,就出现了这处瑕疵。随即名手下人销毁,但手下人却胆大妄为地偷偷留下了这幅字。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和王羲之写《兰亭序》一样,在饮酒微醺,情绪恰到好处的时候,洋洋洒洒写下了这幅字,等到酒醒后,发现了这一笔不是很满意,想要重新再写一幅。可无论再怎么写,也达不到这一幅的气韵和境界,也就无奈地留下了这幅字。”马守义说出了他对这幅字,以及那处叠笔出现原因的分析。
吴煜耀点点头,说道:“分析的有道理,有这种可能。不过,无论是什么原因让这幅字得以流传至今,这一处的"败笔"也都无关紧要了,反倒是形成了一种缺憾美。”
“霁白啊!恭喜你!又得了一件儿宝贝啊!”
秋霁白淡然地一笑,说道:“马爷爷!吴爷爷!这幅唐玄宗的真迹我暂时还不想让外界知道。”
“为什么?”吴煜耀有些差异地说道:“你手里有这么一件重器,对文化交流中心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再说,在你的这个拍卖活动前,你收里能有这么一件东西稀世之宝,肯定扩大这次拍卖的影响力,这是多好的机会呀!”
轻轻笑了笑,秋霁白说道:“刘爷爷不但是抚养了我,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还在做人方面给我做了很好地榜样。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就是个淡泊名利的性格,这幅字我想他早已经有了定论,之所以要把这件唐玄宗的书法真迹隐藏的那么隐秘,我想一定有他的道理。”
微微一顿,秋霁白接着说道:“我想再想想,这件东西究竟该怎么办。刘爷爷虽然没有子女,但据老人生前告诉我,他在海外还有一个弟弟,应该是在台湾。这件东西,我想还是暂时放好,不要声张,以免将来引起什么纠纷。”
听完秋霁白的话,马守义和吴煜耀也纷纷点头,对秋霁白做人的原则非常认可。能够在一件大几千万,甚至有可能上亿的稀世之宝,他仍然能够考虑这么多,没有想到要据为己有,无疑证明了秋霁白的人品是有多么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