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假难辨(2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55 字 7个月前

“真画变假画?你是说是把画揭裱以后,把下面的附到了上面一层?”顾惜安略带惊异的说道。

“有这个可能。”李成海结果话头,说道:“这夹宣纸一般可以揭到三层,高手的话甚至可以揭到五层。把最下面的那一层模模糊糊画,找个差不多点儿的画师,找轮廓描一遍,再上墨设色。这样一张貌像神离的假画就成了。”

这里解释一下,所谓的夹宣又叫做双宣。指双层或多层的宣纸。分为夹宣,二层夹,三层夹。夹宣是在抄制时与单宣的抄制手法不同,以纸浆稠而使纸加厚,在抄造时需经二次或三次抄制的加厚宣纸。

夹宣纸相传是蔡伦的徒弟孔丹发明的。利用青檀树皮为原料,精心加工,先在溪水中分散开纤维;然后在水中捞起纤维,交织于竹帘上(多余的水漏掉),再压榨,烘干,从而制成了质量是上乘的好宣纸。夹宣纸吸水性好,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作画能够把墨分五色表现的极为自然。后人赞赏宣纸的三十二字诀是:纤维纯白、质地柔韧、色泽光洁、纹理细密、润墨清晰、搓折无损、能抗虫害、纸寿千年。

因为夹宣较厚,在作伪画的行业中便有一门技术是将此类画作的画纸一揭为二甚至为三。再模仿原画的用笔风格勾线添彩,加盖假印章,再用旧纸、旧绫精裱后以原作的价格售出。

“霁白!你是怎么发现这幅画是夹宣纸揭裱后,真画变成假画的?”李成海问出了心里一直不明白的问题。

“这还是惜发现的这四个象牙轴头。”秋霁白一笑,说道:“行儿里有点儿眼力的人,这幅画就是一眼假的东西。但我看到这幅画的装裱是,发现这是老装老裱,而且所用的材料也都是最高级的。而且保存状态也非常好,这就让我心生怀疑了。一张假画至于这么费劲巴力地装裱,如此精心的当宝贝存着嘛!”

“其实,在给李哥你发消息的时候,我也就是赌一把。”秋霁白把画掀起来,冲着灯光看去,指着隐隐约约的墨线,说道:“在我知道这是一张夹宣纸上画的画后,我开始以为是揭裱的画,可从这些隐约有重叠的墨线上看,我就发现这里面有问题。所以我才让李哥出手把这张画拍下来,只要价格不太好,拿到手在研究。”

解释完以后,秋霁白眼睛看着李成海,说道:“李哥!以后就看你的了。这幅画的庐山真面目到底什么样,全靠你的神手了。”

“包我身上。”李成海非常自信地说道:“别说是露出底下那张真迹,就是你想把三层全揭裱完了,分着出手都没问题。”

“诶!我可没那个意思。”秋霁白赶紧说道:“吴彬的人物画在书画界地位极高,如果这下面真是他的一张真迹,那对咱们的研究中心就太重要了。”

“吴彬的画,那可是国宝级的文物。要是卖了,那不跟在我心挖掉一块肉一样啊!”

秋霁白的话,把顾惜安和李成海都给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