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古代玩具(1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63 字 7个月前

西安的鬼市和北京的鬼市大体也没什么两样。都是撂地摊,把东西摆在帆布、毯子上,也有直接就摆在地上的。待出售的东西也都是琳琅满目,新的老的、真的假的裹着卖。

对秋霁白来说,绝大多数东西只要扫上一眼,就知道其真实身份,市场价值是多少。

要是放在以前,就刚刚走过的十几个摊位,有两件儿东西秋霁白肯定会蹲下身子,和老板聊聊行情,砍砍价儿。可现在对秋霁白来说,利润已经不是追求的第一位了,有没有收藏研究价值,才是他的第一目标。

顾惜安以前也经常去南京夫子庙鬼市,回北京后就接手了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反倒是没去过北京的鬼市。所以,两个人跟着潘三进了朱雀市场后,他的眼睛就开始一个一个摊位地扫描,生怕漏下那件儿宝贝。

对于文物鉴定来说,顾惜安还是有着很强的业务能力的,眼力和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极为身后。可要说在地摊上寻宝捡漏儿,他和秋霁白比起来,可就差了点儿意思了。

以前在博物馆工作,现在管理研究中心,顾惜安接触的器物绝大多数都是真的东西,他只是拿来进行断代、鉴定等级,写出相应的历史文化研究报告。可在地摊上却截然不同了,这地方摆着的东西,十件里面连一件真的都达不到,看着是真老、真漂亮,可绝大多数都是高仿的。尤其是那些个接老底、拼装货,更让人难以辨别。

“霁白!你看这只盘子怎么样?紧皮亮釉,青花发色也厚重沉稳。我看像是老康(康熙)的。”顾惜安蹲着身子,手里拿着一只山水花片的赏盘,问秋霁白。

秋霁白只是瞄了一眼后,说道:“惜安!走吧。这件东西我看不准。”

如此一说,顾惜安也就明白了,秋霁白看出来这件东西不真了。这是逛鬼市地摊的规矩,任何一件东西你看出来是假的,或者有问题,都不能直接说出来。最多说看不明白,或者是看不准。

“老梁!你这只盘子还没出手呢?”跟在秋霁白身后的潘三喊道,听语气两个人应该很熟悉。

果然,摊主看到秋霁白身后的潘三后,赶紧站起来,笑呵呵地打招呼,说道:“老三啊!今天怎么这么有时间,来朱雀场了?”

“外地来了两个朋友,我陪着逛逛。”说着,潘三就用眼睛在摊主的摊上寻摸起来,嘴上接着问道:“有什么精神的东西吗?让我这两位朋友给你掌掌眼。”

“诶!别说,我昨天还真入手了一件儿东西。我自己没看明白呢,就没摆出来。”说着,摊主老梁就从身后的拉杆箱里掏出了一只透明釉瓷塑人物勇。

眼睛一亮,秋霁白马上抬手,抚摸了一下鼻子,装作要打喷嚏的样子。以此来掩饰自己看到这件东西时,眼里闪烁的光彩。

“是陶勇!”潘三说道。

顾惜安也一笑,说道:“是陶勇。看着有一眼,我感觉像是唐的。”

顾惜安用他所知道的,为数不算多的古玩行儿术语说道。不过,眼睛却瞟向了秋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