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鉴别古画(2 / 2)

古玩行述记 披雪楼主 1095 字 7个月前

秋霁白内心一阵好笑,暗说:“当骗子到了这样的程度,也算是职业的了。”

在何伟长的配合下,杨双庆展开了一幅六尺开的卷轴,众人眼前立时出现了一幅设色山水。

李天禄不禁眼睛一亮,“好气势啊!这幅画笔力够老辣的。”

说着,就拿起放大镜,开始对画幅各个细微之处开始鉴赏。

看到自己爸爸只看了一眼,就沉迷其中,李碧瑶开始着急起来。她一直对何伟长没有好印象,直觉告诉她这幅画不会是真的。

轻轻在秋霁白的腰眼儿上戳了戳,那意思是你赶紧行动啊!

秋霁白当然明白李碧瑶的小心思,回头淡然一笑,示意让她放心。然后,就用没戴手套的手轻轻摸了摸纸张,特别是背面。

秋霁白心里一笑,就对眼前这幅画时代判别有了九成的把握。

接着,他就微微向后退了半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看了四五个来回。

最后,又把目光落在了题款处,仔细认真地看了看字迹。

然后就站直了身体,转身对李碧瑶微微笑了一下。

“呵呵!霁白啊!这幅画我觉得还不错,你怎么看?”

看到秋霁白看完了,李天禄极有深意地问道。

秋霁白也谦和地一笑,说道:“叔叔!我也看过了。”

这个“叔叔”的称呼也是演戏的一部分,让何伟长和杨双庆知道两个人的关系不一般。

“那你什么意见?”

展眉一笑,秋霁白说道:“这幅画临的不错,可以说与真迹相差无几。”

“仿的?小伙子!你可不要信口雌黄啊!这件儿东西在老藏家手里也不下三十年了。你说是仿的?是不是太不负责任了。”

杨双庆脸色阴沉地说道。

点点头,秋霁白说道:“沈周的山水画艺术是在继承元代四打家之一的王蒙画风,兼顾南宋院体风格,构图严谨、笔法工整、布局缜密。后取法吴镇,兼营倪瓒、黄公望等人画法,形成其构图简练、用笔凝重、笔墨浑厚苍茫、草草而成的特点。从绘画风格上来说,这幅画整体气势同沈周的笔墨非常相近,可以说如出一辙。”

听过秋霁白的专业鉴定意见,杨双庆依旧是不服气地说道:“既然你说这幅画同沈周的真迹如出一辙,那你怎么能确定它是仿的呢?”

淡然一笑,秋霁白说道:“这张画儿的纸有问题。”

说着就把画的一边向上一翻,指着背面发黄的纸面,说道:“按照古画装裱的规矩来说,画的背面都是要上一层蜡的。就是先把腊涂在画纸上,再用光滑的鹅卵石慢慢赶匀。目的是为了防潮。因为这样的画儿在古时都是挂在墙上的,上蜡就是为了避免墙面返潮,造成画面发霉、变色。”

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显然,这幅画的背面却少了这一道工序,而且发黄的颜色有明显的中药熏蒸做旧的痕迹。”

秋霁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幅画作伪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