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村里条件简陋,哪里有琴弓箭骏马来让孩子们练习呢,就连书法这块都做不到。
能教的就是识字和数数,还有一些他们将来要面对的人生问题,对于山村里的父母而言,会数数才是最重要的,她们更乐意孩子去学这块,这样以后就能到城里当伙计了。
清如冷静一想,差点就拍桌子了,妙啊,识字和数数,这些周宁东完全不在话下的,而且他在私塾读了将近有十年的时间,肯定不是脑袋空空的。
只要他肯将在私塾学到的内容给传达个十分之一给村里的孩子,那孩子们将是会受用一生的。
这种真不是清如在说大话,她自己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即使周宁东只教导三百千,以后每个字逐字逐字的说清来源和解释,那孩子懂的道理自然就跟着增多,等这批孩子长大,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以后他们的孩子出生,让孩子去读书的愿望会更加强烈的。
清如内心已经十分认可周宁东这提议,也很感谢他愿意为小丘村做出了这么大的奉献,不过目前最大的困难则是,周家的老一辈们答应吗?
“周曾叔公知道你这事么?”
周家目前最权威的,便是周曾叔公了,只要他老人家肯点这个头,那周宁东的父亲和爷爷,心里即使生气,也会压制下来的。
周宁东神情微微黯淡,“家里的人都还不知道,这是我今天第一次和你们提出来的。”
周宁成吃完两个粽子,这时候有力气嚷嚷了,他是愤怒的,“周家对你有多期盼,你不知道吗,上次就听说了,你去年就打算放弃科举这条路,那我问问你,你不科举,你能做什么?”
周宁东不乐意了,好歹他是大哥,怎么可以让这个弟弟当面呵斥呢。
“我比你能种田,比你懂事。”
这话让周宁成噎了一下,他更不服了,“你只会靠着周家的庇荫,娶妻生子,过完你这平凡的一辈子,老了坐在摇椅上,和你重孙子诉说当年你多么会读书,可惜了……”
越说一句,周宁东脸色越黑一个色。
清如心下一个咯噔,她好像从未见过周宁东显露出怒气,就连去年被张桂圆给利用设计了,他也只是远远站在一边,冷眼看张桂圆罢了。
现在这个样子,清如担心局势不好控制,忙轻咳几声,清了清嗓子后这才赶紧开口,“宁东哥,你不必理会那些话,我相信你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能否告诉我们,是什么促使你做下这个决定的?”
周宁东的注意力瞬间被转移了,他思索了片刻,在众人好奇的注目眼光下,犹豫着说了出来,“三月三那天,我和同窗去了郊外踏青,那天其实遇到了好多人。”
他说到这里忽然停顿了一下,可急死了听话的一众人,清如不敢催促,只能偷偷吐槽一句:这位哥们,我看你很适合去茶馆说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