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一批文人碰面了,大家就随性而发,做了几首诗互相点评。”周宁东细细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几个人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一个个都不敢催他,毕竟这里,周宁东年纪最大。
“点评的期间,有一个前辈突然感慨说了句,想当年,宋家出了一个惊艳卓绝的不世之才,年纪轻轻的,于二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这些年,想必早就在哪里当官了。”
宋家年轻的秀才,这话一出,清如如遭雷击,她脑中突然多出了一段记忆,就听她略微激动的问道:“宋方兴是不是?我听过他的名字!”
为什么听过他的名字,还能记得这么清楚,那就要说起一段长久的回忆了。
不过这回忆在清如看来不急着想起,她再次眼巴巴看向周宁东,“之后呢,和你决定不在私塾读书有什么关系?”
周宁东眼帘低垂,看向桌面,轻轻说了句,“确实是宋方兴前辈没有错,很多人就说起宋方兴前辈给出的经验,其中一条便是要远游,做学问不可局限于一个屋子。”
对于这点,清如也是赞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方兴说的也是没错啊。”
周宁东仔细琢磨了清如念出的这句诗,越想越觉得惊艳,神情大骇,“此诗是你所做?”
他怎么不知道许家竟然还能教导处才情卓绝的女子来,而许家在小丘村是谈不上什么名号的。
清如瞬间被惊吓到了,这诗小时候背的太熟了,忍不住就脱口而出,可要知道,现在是大商,历史拐了个弯,她都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一个陆游。
连忙汗了一下,赶紧摆手,“不是的,不是我做的,这是书上看到的,就给记住了,至于哪本书,早已忘记了。”
周宁东遗憾许久,等他重新拾起心情来说话,春柳和春榆已经端来布丁雪糕了,正好他们粽子也吃得差不多,可以换一种口味。
吃甜食有助于缓解情绪,周宁东吃了几口,明显不那么忧虑了,他温和的说下去,“听到远游的话,我同窗们就立马决定这个冬季集体出去远游一趟。
当然了,他们肯定是要先说服我们的夫子同意才行,而且还要夫子带队。”
“所以呢?”周宁成听得是一脸的疑惑,“你是没有钱出去远游?”
清如都想跳起来暴打一顿这个铁憨憨了,就连张翠儿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拧了他一手,怒道:“再不安静,立马滚出去。”
周宁成顿时乖了。
他堂哥自然也不好再说这个弟弟了,只能装作没有听到,轻咳一声,“我于先前就不太同意这个时候远游。”
清如猛的记起了,“哎,对,我去给你送书本的时候,你有说过这回事,不过那时我以为你最后是会跟着去的,现在你是不想去远游,所以打算回家自己读,是吗?”
周宁东笑着点头,“也亏你能记着,是这样没错,本来我是在犹豫的,后来多谢你送来的那箱子策问,我对如何做文章有了更深的领悟,但同时也坚定了,倘若要远游,也该是在得了秀才或者举人之后。”
“为什么?”张翠儿终于忍不住替大家问了出来。
“心境和体会吧,这些很难说清,我现在对书本的知识还尚且无法做到倒背如流,去远游就有点超前了。”
每个人对读书的体会不一样,清如也不好给周宁东什么建议,毕竟她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用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