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一听到不是张桂圆或者张仁静的事,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她安慰道:“考科举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州也不过几十名能中,越是这样就越该要坚持下去的。”
“这也是我们希望的,但孩子一旦倔起来,八头牛都拉不回。”周有仁说到这里,还故意瞥了一眼沮丧的周宁成。
这孩子从刚刚他爷爷说出那番后,就一直保持着天快要塌的表情来,一看就是大受打击。
周有仁心里也是寻思着,听到除族能如此担忧,一看就是还有救,作为周家第三代的掌权人,内心多少是欣慰的。
清如是有看到周有仁那故意的一瞥,不过她装作没注意,直接焦急的问,“宁东哥真不考科举了?他是我们村里仅有的能读书会读书的学子了吧,要是不去考,多可惜啊!”
“是啊,对小丘村来说,是可惜,对周家来说,是损失。”周有仁将那要脱口而出的话,周家和张家比,不足之处就是缺一个秀才,这样的话给咽了下去。
他神情略有难过,“到底是会读书的娃太少了,不然一个家族的希望也不会重重的压在他肩上,我也知道,这孩子的压力不轻,可身为周家子孙,这是他要承受的。”
清如非常的不懂,她直接问出心中的疑惑,“张秀才的娘子是宁东哥的姑姑,宁东哥跟张秀才讨教学问,或者是讨要笔记纲要,不是挺轻松的事么,为什么他有这些资源,还会想着放弃科举之路呢?”
周有仁眉头紧锁,也是一副不知道的表情,“张秀才对村里的所有学子都相当随和,想要什么资料,都可以去跟他借书来抄,宁东这孩子和张秀才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周芸给周宁东和张桂圆牵线,周宁东并没有太过抵触的原因。
他甚至还同意了家人所劝说的,成家立业的提议,也是有意向张秀才看齐的。
周有仁接下去就说的有点含糊了,“宁东这孩子一开始是放弃了科考,打算成家了,后面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又说了,想要继续科考,但于婚姻一事,他想要再往后延。”
这事,清如是知道的,这还得感谢张桂圆的心机,直接让周宁东临时做了个影响自身的决定。
这个时候,周宁成终于从沮丧中回过神来,不解的问,“成家和科举有什么关联?这一看就是宁东不满意你们给说的姑娘呗。”
周有仁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清如瞥了一眼周宁成,心里想笑又不敢笑,这人看着夯不啷当的,可总能一眼就看穿事情的本质。
“你刚回村,懂什么,不要随便插嘴,”周有仁怒斥了一句,随后又转头和清如聊起了,“宁东肯再愿意下场考试,把我们周家给欢喜的,这个时候,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他欣慰了补充了一句,“后面又同意再去县里的学堂上学,也幸好学堂的夫子愿意他再去听课。”
清如琢磨了一下,她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做点什么帮周宁东,可一时又抓不住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