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一路走一路听,心里跟着难受了起来,“这小丘村还有河道,那没有河道的地方该怎么办?”
秋桂小声的开口,“听我爹说过,我们爷爷那一年就是因为干旱,所有人往南方逃荒,后来我爷爷为了几块饼子,将自己卖身为奴。”
听到这里,清如的心忍不住沉了下来,最近人牙子市场估计加入的人会很多。
她叹了一口气,“靠天吃饭就是这样,谁也说不准下一刻是晴天还是雨天。”
据她所知,几乎每个朝代都历经过小冰河时期,只不过这灾难分大小区别而已。
印象最深的便是东汉末年和大明晚年,几乎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来形容也不为过。
她曾经看过一句话,说是如果确定要穿到东汉末年,为了能活下去,那得带大量大量的药物才行,可见这日子有多艰难了。
清如之所以急着搞清楚大商是接近于哪个朝代,也是想事先做好防范,但她想,不管怎样的天灾,粮食永远是第一位。
所以,再次回到她的烦恼来,土豆番薯玉米现在到底是在哪里,李映雪的人明明都在岭南一带搜寻了,还是毫无所获。
她不相信已经有花生番茄辣椒的年代,会没有玉米这些经济农作物,现在的她因为下水道一事,完全确定了在她穿来之前,就有理工科的人穿过来了。
花生这样的作物,肯定是那人派了人出海寻找得来的,而且还成功推广了出去,就因为这事,清如大胆猜测了这人肯定曾经在朝廷当过一个大官,至少有正二品及以上的官职在身。
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过来后,会想到花生,肯定也会想到别的,首先地瓜这玩意儿肯定少不了,没道理都是在地里生长的,对方能想到花生,却想不到地瓜吧。
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番薯出现,肯定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而那个穿越者在还没等到土豆玉米来估计就死了,这个可能性在她看来是最高的。
琢磨了一路,她仍然是毫无思绪,突然想起了萧行之来,不知道他常在外面跑,有没有见过这些经济农作物,她怎么就忘了问问这个人呢。
秋杏上前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翠儿的娘,在开门之前,她是骂骂咧咧的走了过来,在见到门外的人后,她便停住了嘴,面露不善的质问,“你来做什么,看我们翠儿的笑话,可怜我们的翠儿,到现在还将你当做朋友看待。”
在一旁的秋桂上前呵斥,“我们太太过来是关心翠儿姑娘的,您不问青红皂白上前就一通谩骂,还讲不讲道理了!”
翠儿的娘哪里是能让一个小丫头的给压制住的,她是连见到周宁成都敢上前扭打的人呐,就见她双手叉腰,一副泼妇骂街的姿态,“我怎么不讲道理了,这是我家,我怎么说都不犯法,倒是你们,仗势欺人,老天怎么不霹下一道雷,惩治惩治这些坏人。”
秋桂可从来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蛮人,气得就要上前理论,还是清如给拦着,“别被她带偏了,我们今天过来不是要和人吵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