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如一本正经的点头,“路总是要修的,不然以那条泥泞土路,实在是不够看。不过这事还不急,小丘村现在也没什么特产可以吸引外来商人的。”
她边说边上了马车,倒是坐在车辕的萧行之还在思考清如的话。
一路沉默着回到了环河庄子。
清如刚下了马车,就看到酿酒坊前面的空地上摆了十几张桌子。
春柳和春榆过来接她,顺便汇报了上梁前准备的工作。
“总共摆了十六桌,每桌十个人,现在菜品也准备好了,等时辰一到就可以摆桌上菜。”
清如看了一眼日头,寻问,“木匠师傅都来了没?”
“已经来了,在检查祭祀的祭品有没有齐全。”
清如听到这里,便往酿酒坊方向走去。
原先她以为祭祀是要萧行之来主持,但看样子,这祭祀活动是要木匠师傅亲自来祭拜的。
她到的时候,全庄子的人都聚在了一起,妇女们全在忙着烧菜摆菜,毕竟有十六桌,一桌有十人的话,怎么说都要摆十盆菜才够。
清如本身不缺钱,更不可能去省下这几个菜。
在这年头,大鱼大肉才是好菜,特别是肉,一定要越肥越得人心。
鱼肉鸡鸭羊和蛋皆有,这些全是郝庄头去负责采买的。
清如看到供桌上已经摆满了各种祭品,包括香烛一类的也都准备妥当。
而木匠和瓦工正一左一右的在倒酒。
郝庄头对着木匠师傅说了句,“我们老爷已经来了。”
几人看了眼漏刻,估摸着时间也是差不多了,木匠师傅和瓦工师傅便举起了酒盅,对着天地敬酒,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一敬天,敬拜天庭众神仙,天庭神仙下凡来,风调雨顺太平年……”
敬完天,接下去便是敬地,最后才是敬梁。
敬完梁后,祭梁活动便告一段落。
等到吉时一到,炮竹噼里啪啦的响起,清如看到两个师傅将正梁用绳子拉了上去,拉的过程,师傅口中不断唱诵,“脚踏楼梯步步高,荣华富贵起今朝,脚踏一层梯,一代子孙踏金阶,脚踏二层梯……”
随着吟诵声,师傅将正梁放平稳后,便是由萧行之亲自将一个彩袋给放在梁的正中央,最后还将一红布披在梁上。
清如看着最后抛梁,突然跟着笑开,人多确实热闹,听着师傅口中不断洒出的吉利话,觉得自己的心情也暖洋洋的。
礼成之后,便是宴请,对象则是木匠瓦工,还有帮工和亲朋好友。这次没有亲朋好友过来,但也不影响亲如的好心情,只要有帮忙的,她都有准备一人一个红包。
这年头,红包其实还不盛行,但清如是外来人,自然习惯用自己的方式来做事,对于收到红包的人,更是欣喜万分。
两个师傅自然是座上宾,郝庄头是给师傅们和他们的徒弟单单准备列了一桌出来,这年头等级森严,普通人要是和奴仆同席而坐,会觉得是受到侮辱。
对于这点,郝庄头就安排得妥妥当当,不需要清如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