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平冲岸(1 / 2)

陈甘乐的家是泥土砌的,墙面约一米六高的地方一块用木头围成的窗户,又有几根木棍竖着镶嵌在期中。阳光透过这扇窗户形成一根根光柱,不偏不倚落在陈甘乐的蚊帐上。

床铺很大,能睡下三个成年男子,陈甘乐怕鬼,也害怕打雷,所以一到雷雨天在堂屋睡的他会跑到外婆床上。

陈甘乐眨巴了一下他的单眼皮眼睛,用食指搓了搓眼睛上的眼屎。这种安静的感觉令他感到熟悉。

“公公又出去干活了吧”。陈甘乐心里估摸着。

内江属丘陵地带,田地多为立体式分布。导洪管也是陈甘乐这个村最高的地方,暴雨过后,雨水顺着导洪管的沟渠排到最上层的田地。

陈甘乐家里的地位于中层,上层田地的水流会从豁口处慢慢一级一级往下流,如果不及时排出去,水会淹没田埂,难以下脚,甚至冲垮田埂,祸及水稻。

约摸早餐五点的样子,陈甘乐的公公陈家贵就起床出门了,虽说他身材不算高大,但种庄稼可是村里的扛把子。

来到田间地头的他将茶杯夹在腋下,弯下腰将裤脚挽到大腿处,小腿和手臂一样呈褐色,看不出有什么肌肉,像是烤鸭的腹部一样,但仔细一看,皮肤被一道道沟壑分割成一块一块,像是干涸了的黄河流域。

“耶!昨晚上这个雨硬是大诶!”陈家贵有些吃惊地望着田地。

“平冲岸喽!”上层的田里传来一声呐喊。

“就是啊,你薛明还跑得快呢,这么早就出来了。”陈家贵喊话道。

“跑得快,长得快。”饶薛明说到。

“说得对!”陈家贵赞同得回答道。

说完,脱掉鞋子的陈家贵往水里探脚,确定石板、田埂没有滑动的风险后,又慢慢探出了第二只脚,渐渐的陈家贵已经来到了豁口处,他将茶杯卡在树枝上,俯身跪在田埂上,一只手撑住田埂,一只手在水里陶着什么。不一会儿水开始变得浑浊起来,陈家贵右手一甩,一坨泥土被他扔在一旁。随后他不断重复这个动作,旁边的泥土越积越多,田里的水变得越来越浑浊。终于……水面出现了一个漩涡,田埂被陈家贵掏穿了,田里的水能顺利排到下一块田。

陈家贵将手放在水里搓了两下,起身插了插腰,喘了喘气,取下茶杯吹了吹,大嘴喝了两口茶水,又将茶杯卡了回去。

陈家贵望着田埂尽头,若有所思,“石板桥怎么没动静?”陈家贵慢慢挪动自己的双脚,艰难得来到了石板桥。

石板桥其实就是一块一米多长的长方形石板,被平平稳稳的放在垮掉的田埂上,用于连接前后断裂的田埂,石板下方则没有任何受力点。

原本水流畅通的石板桥已经被水流带来的泥沙和杂草堵住了。不过石板桥本身就有豁口,只需要将杂草捞出,泥沙自然也就被冲走了。

陈家贵右脚平稳的落在石板上,用力一蹬,扯出垾在泥里的左脚,又俯身捞出杂草,拳头一捏,用力击打在泥沙处,一处薄弱的泥层被打通,水流顺着这个洞越来越大,千里洪堤溃于蚁穴。不一会儿石板桥豁口就通了。

农民的田地分布往往没有规律可言,或许在对面山顶有一块地,家门口又有另外一块地。这块田弄好了,陈家贵还要往上层的四方田去看一看。

陈甘乐起床时,陈家贵已经回到了家。洗漱完后,陈甘乐揭开了锅,蒸格上面放着一碗米饭和一碗蒸蛋羹。就这样陈甘乐草草得解决了自己的早饭问题。

今天是13号,每逢3、6、9,陈甘乐的婆婆就会到公社集市上卖掉一些自家产的农产品,或者是去购买一些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