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杨爱文那边,王皓提溜着一袋子东西过去,算是拜年礼,除了两条烟还有一瓶酒,另外一些零零碎碎的都是他老娘按照时下的风俗准备的东西,不值钱但都是少不了要准备的糕点,白糖,罐头,还有沣水这边很流行的一种米糕,另外就是三斤猪肉。
二舅杨爱武这边也是一样的东西,无非就是照着清单各来一份,谁也不偏袒,唯独有些不同的,是王皓自个儿掏腰包给两个舅妈都买了一双皮鞋,倒不是他为了讨好谁。
而是打小他老娘杨爱兰怀小东西那会儿,正是计划生育的高峰时期,为了避开种种麻烦,自己时不时就往杨树岭这边跑。
当时年纪小不知道天高地厚,说将来长大出息了,一定要给舅妈买皮鞋穿,如今还念着这个事情,王皓自然不会扔到了脑后面,也算是兑现了小时候那会儿的豪言壮语。
不过得了一双簇新的皮鞋,还是自个儿心坎里喜欢的,舅妈也是难得说了些好听的话,等小丫头窜进门,恨不得把家里桌子上用来招待客人的花生糖果全给她塞进口袋里。
“舅妈,你少给她装一点,她又不吃,就是贪多!回头一准儿都要给她霍霍掉。”
“哪能呢!丫头,舅妈家里别的没有,就是花生多!”
说完,又像是记起来了什么事情,又扭头钻进屋子里,等出来的时候,手里赫然拿了一个老大的苹果,往小丫头怀里一塞,说是前几天老表托人从县里带回来的,拢共就那么几个,专门给小东西留着的。
王皓看着也是咋了咂舌,这还真是个好东西,这年都过完了,他可是连苹果皮都没吃上一块。
“菊春,今天建国跟爱兰过来吃饭,你中午就别忙活了,过来搭把手,中午在我这边吃。”
屋子里,王皓正拉着死皮赖脸地不肯走的小丫头,老太太手里拿着一把菜刀就进了门,看得王皓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这老太太,还真是不拘小节。
“行,我中午不在家里开火,就去你那里吃!”
两儿子都不在家,加上正好又碰着小姑子杨爱兰一大家子回娘家,王菊春听了老太太的话,倒也没有矫情就应声答应下来。
实际上,两个儿子杨飞跟杨进去王皓店里做事情,王菊春心里自然也存着一丝跟小姑子杨爱兰和缓关系的想法,而且先前自家男人在县里住院,前前后后几千块钱的开销,基本上也都是小姑子一家掏的腰包,心里想了想也没什么过不去的砍。
王皓倒是觉着自家这位舅妈确实开阔了不少,说话也没像以前那会儿夹枪带棒,三两句说完脸色就不大好看的模样。
对于王菊春有这样的变化,他当然乐见其成,毕竟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如果但凡有一丝可能,谁也不会相处得磕磕碰碰的。
王建国跟杨爱兰在王皓陪着两个老的唠了好一会儿嗑之后才总算是推着自行车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过来了。
吃完中饭,王皓一家子原本是想等着舅舅杨爱武跟老表杨庆从桃林那边回来再回王泥湾的,只是左等右等都不见人影。
好在刚要起身准备回去的时候,就听到老表杨庆扯起了嗓门在屋子外面喊着小丫头的名字。
一家人见了面,难免又聊了一会儿,一看时间都到了下午三点多钟,王皓也坐不住了,说是要回去,等过几天再来。
然而,这边他刚起身,还没招呼人走,门口就来了一个不速之客,王皓一看来人,顿时就皱了皱眉头,这还真是不凑巧了。
实际上,老八杨菊生也是心血来潮,才往杨明全这边跑了一趟,没成想还真给他碰上了。
于是,寒暄了两句,王皓见走肯定是走不了了,索性也不急着,搬了张凳子就坐下来跟杨菊生聊开了。
话题也简单,无非就是关于在杨树岭这边搞蔬菜大棚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杨菊生其实心里就一直在打这个主意,只不过还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年前乡里发了修路的通知,知道王建国跟王皓父子俩捐了小三十万修路之后,心里越发就跟猫爪子挠似地。
到了后边,等到村里村外都有人开始传言王泥湾那边种大棚的人分钱以后,更是彻底打定主意要把这事儿给办成。
“搞大棚这事,倒不是不可以,但是时间上肯定没那么快!”
“一方面,现在王泥湾那边的蔬菜大棚菜刚刚起步,这不第二批秧苗才刚刚栽下去一个月不到,这一批大棚投资了将近四五十万,一时间资金回笼还没那么快。”
屋子里,几个人闻言不由得暗暗游侠咂舌。
多少?四五十万?
我的妈呀,这也太多了!
不过王皓也没理会众人脸上诧异的表情,而是继续说道:“另一方面,马上开年了乡里就要修路,王泥湾那边要修,你们杨树岭这边肯定也省不了要找人拉队伍。”
“到时候村里的壮劳力都要上工,一时半会也没人手去搞大棚上的事情。依我看,这事儿还是往后推一推,等到下半年乡里的路修好了再说。”
杨菊生闻言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觉着有点不甘心,但是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老实说,杨菊生作为杨树岭这边的书记,有想搞蔬菜大棚的想法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在王皓看来反而是一种想做事情的态度。
而且,从资历上来讲,其他人要说想搞蔬菜大棚,可能王皓心里还会打个问号,但是如果是杨菊生的话,这个事情倒不是不可行。
杨菊生是杨树湾这边这个辈分的人里面少有的高中毕业生,以前年轻的时候就跟着家里一起走南闯北地跑过生意,头脑也灵活,相对农村里的其他人来说还是见过世面的。
不过至于为什么杨老八会盯着搞蔬菜大棚的事情,王皓心里猜想不无跟外边的传言有关系。
见他在那里低着头抽烟没说话,王皓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一句话说死,毕竟后面蔬菜大棚的项目肯定还要扩大,杨树岭这边肯定也是自己的目标之一。
再加上乡里林和平那边,也是想着靠蔬菜大棚的项目,把整个乡里的经济给搞上去,所以不管怎么样,他这里自己肯定绕不开。
于是不等杨菊生开口,脑子里突然又蹦出来一个想法。
“杨叔,你看这样行不行,年后我那边马上要成立一个农贸公司,专门负责蔬菜大棚的事情,同时呢也要做一些其他的生意。”
“本来这个事情我是想着等过几天再跟乡里打报告,等林乡长开口了再动手去搞的,既然今天碰着了,那我也给你交个底。”
“农贸公司那边,我打算拿一笔钱出来,也不做其他的,就用来收菜,杨树岭这边,各家各户的地里肯定也有不少自家吃不掉的菜,回头你挨家挨户问一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卖给我们。”
“至于价格嘛,我肯定不让大家吃亏,都按照乡里菜市场的价格来收,有多少我要多少,不过事先说清楚,菜都要新鲜的,尽量不要隔夜。”
“你这边最好做个统计,谁家有什么菜,大概能有多少重量,分门类别的记下来,等约好了日子,我那里跟你联系,确定了时间之后直接派车过来,你招呼人去地里收就行。”
关于到东洪下面的村子里收菜的事情,王皓年前的时候就已经跟李东来那边打过招呼,两人也商量过具体的章程。
毕竟眼下距离大棚里的第二茬菜上市还要不少时间,而市政府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订单下来,王皓也不敢赌市里没订单,所以王泥湾那边大棚里现在还剩下的那些菜,多少还是要留一点余量,不能一口气全都给拉到市里去卖了。
屋子里,杨菊生原本听到王皓的话,心想这个蔬菜大棚一时半会还搞不起来,多少都有点觉得可惜。
但是一听这话,眼前顿时就是一亮。收菜?这敢情好啊,农村里谁家地里不是满满的一地菜,往年不是烂在地里就是拿去喂鸡喂猪了,有人花钱收一准儿有人乐意。
“这事儿一准能成吧?”ωωw.Bǐqυgétν.℃ǒM
“能成!怎么不能成!我那边早就已经拿了方案了,就等过完年马上就要动手的事情。”
既然已经决定要成立农贸公司,王皓当然想马上就动手把一应的业务开展起来,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东洪乡这一亩三分地上,真要说有什么东西能折现,无非就是农产品了。
这东西在农村里的人看来不值几个钱,但是如果能拉到市里去,一转手不敢说多大的利润,最起码赚个人力工资跟车队的油钱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