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钱氏的决心》(2 / 2)

“要是那赵淳也这么可爱就好了。”那位辛世兄从炉边站起身来,似笑非笑地冲着钱氏说道。然后走到了赵谨的身边,伸出一只手:“二殿下,要不要我拉你起来。”

“不……不必了,我自己……自己能起来。”赵谨努力克制着内心的恐惧,手脚并用地爬了起来,他可不敢让这只手来拉自己,因为就在刚才,那条恐怖的毒蛇,可就是藏进了这只衣袖中的。

“谨儿,你还未叫人。”钱氏无奈这位辛世兄的性格,只好岔开了话题,喊儿子过来见礼。

赵谨此时强装着镇定,冲着这人拱了拱手,小声地说道:“赵谨见过辛伯父。”

见儿子缓过了情绪,钱氏再次开口:“百复兄,我哥哥的事,查的如何了?”

赵谨听到这里方才明白,原来这位辛伯父,叫做辛百复,这次来到天玄城,竟然也是为了半月前宫里那场浩劫的,不由得出口问道:“娘,父王和舅父他们不是被秦国那帮人害的么?”

还没等钱氏说话,倒是辛百复先开口对赵谨问道:“小殿下,那你来说说,都是秦国哪些人做的,又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捅破天的,连他们自己国王都要杀掉的案子呢?”

赵谨刚才话一出口其实就后悔了,毕竟那天自己奉命去天牢时,也是见过秦国那些人的,即便是以他这等浅薄的阅历来判断,那些人也不太可能做出这等事情。更何况那秦国丞相死前说的那些话,不仅不像主谋,反而更像是个替罪羊。

尽管如此,赵谨却十分反感这人说话的语气,于是硬着头皮回道:“我大哥说是朱妍和吴清那两个人质做的,他们里应外合,就是要扰乱天下太平,让我大唐成为众矢之的,好给他们趁乱占便宜的机会。”

“嘿嘿,叫的可真亲热。我问你,那这两个凶手现在在哪,你那个好大哥可曾抓住了他们,替你父王报仇了么?”辛百复将脸凑向了赵谨,又眯起了眼睛说道。

也许是刚才那个笑容在赵谨的心里留下了太重的阴影,此刻见他靠近自己,赵谨一下从椅子上跳了下来,躲到了钱氏身侧,声音发颤地说道:“那我就不知道了,大哥一定会叫明月楼去处理的,这么多年了,我就没听说过有明月楼抓不到的人。”

“啊哈——”辛百复爆发出了一阵大笑,就像听到了什么前所未有的趣事,然后又瞬间收住了表情,冷着脸看向一旁的钱氏,阴恻恻地说道:“我的好公主,即便我这次能得手,但这孩子可还差得有些远。”

钱氏听了这话,凝视着他那双蛇瞳看了许久,接着慢慢地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后说道:“不管如何,这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屋子里陷入了沉默,只有炭火发出轻微的爆裂声,辛百复专心致志地盯着那个银碗不再抬头,赵谨轻轻用手臂碰了碰坐在身边的母亲,轻声说道:“娘要我做什么?儿子一定会做到的。”

钱氏闭着眼,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她想起了十七年前的那天,刚做了楚王的哥哥声泪俱下地跪在自己面前,求她救救楚国的那番话。当时只有十五岁的钱氏,哪里受得了楚王的以死相逼,于是就答应了下来,然后就带着那个所谓复兴大楚的使命被送到了赵宏的身边。她按着哥哥的计划,用自己所有的本事来取悦赵宏,果不其然,当年就怀上了龙种。

就在她生产的前两日,这个名叫辛百复的人,混在楚国的商队中到了天玄城,然后不知用了什么办法潜入了唐宫,拿着楚王的信物找到了钱氏。他对钱氏说,自己是来帮她的,请她在后天务必留住赵宏,无论如何也不要让他去东宫。然后就拿出了一个药丸让她吃下,告诉她后天早晨就会生产,这两天好好安养就是。临走前再次嘱咐,后天若是听说出了通天大事,即便拦不住也要尽量地拖住赵宏,拖得越久越好。

就像辛百复所说,原本还要近十天的产期果然提前到了第三天的早上。那日赵宏原本是打算去给小赵淳过生日的,但钱氏突然要生产了,又紧紧地拉着他的衣袖说害怕,哪也不让他去。赵宏见了钱氏那楚楚可怜的样子,又想到她才不过十五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就不忍心再走了,而是给小赵淳那边安排了极为丰富的庆祝活动和礼物作为补偿。

钱氏的生产十分顺利,是个儿子,这可把赵宏给高兴坏了。因为有了这个孩子,一时间就把小赵淳给忽略了,整整一天都留在了这儿陪着钱氏母子。钱氏也偷偷让下人去守住宫门,不让任何人来找赵宏,无论文武官员,一律都挡住。

直到月亮爬了上来,在雪地洒下银光,仍沉浸在温柔乡的赵宏,忽然隐约听到宫门的方向传来了尖叫声,他安抚住了想要起身拉他的钱氏,披上衣服走出寝殿,正见到了华三鹤带着禁军冲了进来,向他报告太子赵淳被暗器所伤,此刻命在旦夕的消息。钱氏在屋子里也听见了华三鹤的声音,不禁一下想起了辛百复那句“出了通天大事也要拦住赵宏”的话,瞬间就明白了太子赵淳遇刺一定与那辛百复有关,但等她反应过来还想去留赵宏时,那未泯的良心却让她生生停住了脚步,她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喊着“叫他去,那是个可怜的孩子!”

赵宏跟着华三鹤走了,钱氏叫奶娘把婴儿抱走去照顾,就在整间屋子都陷入了安静之后,辛百复诡异地出现在了房中,在钱氏惊呼之前,用手捂住了她的嘴巴,直到感觉钱氏的心跳平静了下来才松开了手。

“辛世兄,你……你竟然杀了那孩子!”钱氏眼中涌起了泪水,毕竟自己也刚为人母,听说太子遇刺,一时间母性战胜了其他的情感,有些愤恨地冲着辛百复低声道。

“省省吧,这是你哥哥的意思,那个赵淳不死,你儿子怎么做太子,怎么当唐王?”辛百复说话时眯着的眼睛很可怕,如同一条毒蛇。

“可他还是个孩子!”钱氏再次哽咽地说道。

“真是妇人之仁。那小崽子运气倒是不错,此刻还没咽气,我的毒针被那个姓白的老家伙给挡住了大半,真是可惜了。”辛百复不屑地看着钱氏说道。

“什么?白詹事被你杀了?他儿子可是羽林中郎将!”钱氏听说太子府的詹事白恒替小赵淳送了命,想起了前些日子刚被提拔上去负责禁卫的小白将军。

“嗯,那倒是个麻烦,我要走了,免得一会禁卫封宫。”辛百复点了点头,即便他对自己潜行的身法再自信,想到若是被数千禁卫给堵在宫里,也不由得口中发干。

“嘿嘿……小公主,待会你可别露馅了。我还会再来的。”钱氏听见辛百复这声阴笑声时,却已经看不到他的人影了。她抚着胸口,只觉得一阵恶心,赶忙趴在了床沿边上,干呕了起来。

直到后半夜,赵宏身边的一个大宦官赶到了钱氏宫中,听说昭妃娘娘知道太子出事了,担心得一直没睡,就入宫来见钱氏,说是陛下派他来给报个平安,太子中了剧毒,在华大人和太医的轮番治疗下已经稳定住了,陛下今夜要陪着太子,就不过来了。另外还调了三百禁卫,今夜就守在钱氏宫外负责警卫,保她们母子平安。

半个月之后,赵淳身上的毒又开始反复发作,华三鹤与赵宏商谈了许久,决定喂他吃一颗去年秦王进贡的西祁仙丹。因为这东西过于神秘,又过于珍贵,赵宏一直也没敢自己服用。赵淳如今这个样子,眼看华三鹤这个用毒的大家都已经束手无策了,不如就死马当活马医,若是仙丹有效当然最好,就算没有那传说中的效果,又能糟到哪儿去呢。

小赵淳躺在父王怀中,脸色泛着青蓝,努力地咽下了那颗丹药,冲着赵宏笑了笑。

“父王,你为何要杀淳儿?”这句话在赵宏的脑子里盘旋了半个月,几乎成了他新的梦魇。每次他见到儿子对自己笑时,这句话都会响起。此时他也不知道这枚传说中的仙丹到底是救命的良药,还是催命的毒药。看着小赵淳的样子,他只好也对孩子努力地笑了笑。

“父王,我疼!”就在赵宏心思纷乱的时候,怀中的小赵淳突然痛苦地大喊了一句,然后就如同遭受雷击一般,浑身疯狂地颤抖了起来。

“糟了!真该死,这世上哪有什么仙药!我这真是亲手要了淳儿的命啊!”赵宏见儿子反应居然如此剧烈,心中已然接近崩溃,他在不断地咒骂自己。

华三鹤听见这声音,从外面跑了进来,用一只手掐住了赵淳的颌骨,怕他在抽搐颤抖中咬了自己的舌头,同时口中对赵宏说道:“陛下,请您去准备一些热水,这里就交给我吧。”

事到如此,赵宏别无办法,只能选择相信华三鹤。但他不肯离开这里,而是站在门口喊来了几个下人,吩咐他们去准备热水。

小赵淳一直抽搐了约摸半个时辰才停,接着就双眼一翻昏了过去。华三鹤见这情形,赶忙抄起他的腕子去摸脉,然后就在赵宏那无比绝望的眼神中,露出了笑容。

“陛下,太子的命保住了。”

赵宏听见华三鹤这么说,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但看见那张布满汗水的笑脸时,终于明白那仙丹起效了,自己的大儿子不用死了。

自此之后,太子赵淳虽然被西祁仙丹救了性命,但也实实在在地伤透了元气,落下了极为严重的病根,即便是在三伏天,也需要生火取暖,哪怕稍微受上一点风寒,都会咳个不停,若不能及时回到屋内,甚至要咳出鲜血来。而华三鹤奉着赵宏的命令,在天玄城连抓带杀了上百人,一直折腾了数月有余,也没查出到底是谁对太子下了毒手。

钱氏的思绪终止了,她缓缓睁开了眼睛,望向那蹲在地上的辛百复,口中轻声喃喃道:“谨儿,坏事就都让娘来做吧。”

赵谨站在一边,方才见母亲没有理会自己,便一直也在脑海中思索过去半个月发生的如同迷雾般的事情,一时间没听清楚钱氏的低语,就开口问道:“娘,您说什么?”

此时辛百复用两个手指捏住那滚烫的银碗,仿佛丝毫都感觉不到温度一般,轻轻地放在钱氏身旁的桌子上,然后又露出了那诡异的笑容,眯着蛇眼道:“你娘说,她会让你成为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