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郎笑得有些腼腆,“我书读得少,想的主意未必好,公主不要见笑。”
“你快说呀。”
凌清圆有些急了,催促着他。
除了在帝后二人面前,也就只有在王三郎面前,她才如此娇憨。
王三郎笑道:“我昨日见宴席上吐蕃使臣还没死心,还想让公主远嫁吐蕃,便想着去打探打探,有什么法子能让吐蕃人死心。”
“那你打探着什么了?”
“我打探到,这些吐蕃人财大气粗,倒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穷酸。可他们有个弱点,就是十分尚武……这算弱点吗?”
他很虚心地请教凌清圆。
凌清圆噗嗤一笑,“你到底想说什么,直说便是。”
王三郎道:“我也是个武人,又常年在禁军之中,最懂尚武之人的脾气。我就想,如果我们和吐蕃人比武,打败他们,或许他们就无颜再求娶公主了,你说呢?”
凌清圆眼前亮了亮。
原本她对王三郎出主意没抱什么希望,可听完他的话,她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没准能行。”
她思量片刻后,道:“我看那赞林亲王憨憨的,也不像头脑很好的样子。可你看他和他随行的使臣与护卫,一个个身强体壮,筋肉发达……”
“要想打败他们,恐怕不容易。”
一个尚武的国家,自然个个都武艺了得,哪有那么简单就能打败?
王三郎闻言,郑重道:“交给我。”
凌清圆有些讶异地看着他。
原来他不仅要向幕僚一样给她出主意,还打算亲自上阵。
“可是你毕竟年轻……”
“我要去。”
王三郎抿了抿唇,仿佛是他头一次离开小王乡,头一次进宫见到公主之时,“我要永远保护你。”
……
“你说,这些吐蕃人是不是缺心眼,啊?”
回到大坤宫,王宝簪跟顾明柔吐槽起来。
“还想娶我的小清圆?别说是做王储妃了,就是即刻做吐蕃王妃,老娘也不稀罕!”
也不知道吐蕃那个王储长得什么丑样子,看赞林亲王这个亲叔叔的长相,恐怕那个王储好看不到哪儿去。
就这还敢肖想娶凌清圆,做梦!
她没好气道:“我让你查吐蕃王储的事,有眉目了么?”
“有些眉目了。”
顾明柔道:“圣后猜得不错,那个吐蕃王储确实已有妻妾。妾室就不说了,他有两个妻子,一个是吐蕃本地贵族的女儿,一个是邻国泥婆罗的公主。”
王宝簪听得不悦,“两个妻子?到底哪个为正?”
“这倒不知。”
顾明柔有些疚色,“实在吐蕃山高路远,能打探到这些已经不容易了。不过我倒是觉得,那个赞林亲王说若娶大公主定会让她做正妃,应该是实话。”
王宝簪没开口。
她也觉得这话是实话,毕竟泥婆罗是什么小国,大周是何等大国?
大周的公主若肯嫁,自然要居于泥婆罗公主之上。
可这事她并不在乎。
便是正妃,她不稀罕,想必凌清圆也不稀罕。
顾明柔等了好一会儿,没听她开口,便道:“姐姐,我看吐蕃使臣还不肯死心,今日在宴上连装样子都不装了,直接拒绝了我哥哥那杯酒。”
“哼,不懂礼数的蛮夷。”
这还是王宝簪头一次用“蛮夷”来形容外邦人。
她思忖片刻,忽然眼睛一亮,看向顾明柔,“你觉不觉得,一般这儿不好使的人,打架都不差,嗯?”
她指了指自己的头,暗指吐蕃使臣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顾明柔愣了愣,“姐姐的意思是……”
“我听说,吐蕃人颇爱去京城的武馆。”
王宝簪眯了眯眼,“传我的口谕,把各军中武艺最好的将士搜罗出来,看看吐蕃人到底有多少本事。”
……
“公主,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什么?”
王三郎提议要比武打败吐蕃使臣,让他们无颜再提求亲之事,此议交由府中幕僚商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轻敌。
于是凌清圆不急着入宫禀告安排比武的事,只是让王三郎这几日带人好好去观察观察,看看吐蕃使团里武艺最好的武士,本事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