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发动群众力量(2 / 2)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旅长,能不能管管他?

“老秦,吃你的饭,废话真多。”

陈旅长会意,象征性地训斥了一句,然后看向乔林:

“什么建议?”

“旅长,今天骑兵连在根据地搜寻了一天,并没有发现小鬼子的踪迹,我判断有两种可能,第一,根据地内已经没有小鬼子的部队了,第二,即使有,也没有运动,而是窝在某个角落里。”

乔林先是汇报了一下今天的任务进展以及自己的判断。

“所以你打算放弃?”

陈旅长微微皱了下眉头。

“不是,即使只存在万分之一的可能,骑兵连也会继续搜寻下去,绝不会懈怠,但现在能够确定存在的,是那个间谍部队,相比起寻常小鬼子的作战部队,这种间谍部队更擅长伪装和潜伏,所以我建议旅长给负责各村庄安防的工作组布置个任务,让他们和村民们沟通好,多注意外来人口和可疑人员。”

乔林赶紧摇头,在没有完全确定根据地已经没有小鬼子部队之前,骑兵连不会放弃搜寻。

“发动群众的力量?”

几位首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这个建议听上去可行性很高,但具体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村民们并不是军人,分辨是不是可疑人员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

陈旅长有些担忧地说道。

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为了防止这次扫荡小鬼子故意搞破坏,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将防御线一带村庄的百姓全部撤进了安全区,对于原本就居住在这里的百姓来说,这些临时搬过来的人本身就是外来人口。

其次,倭国人的长相本身就跟我们差不多,除非是长期打过交道,还可以从一些细节特征来判断,否则只看相貌根本无法判断。

最后,在根据地发动群众做这种事,不可避免会发生很多误会,比如误判误报。

当陈旅长把他的顾虑说出来以后,乔林也愣住了。

他的建议也是临时起意,根本就没考虑到这么深。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问题的确是存在的。

思考了片刻后,乔林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旅长,我倒是有个主意,如何判断是不是可疑人员,可以把口音当做判定标准。”

“口音?”

不止陈旅长,几位首长都糊涂了。

“没错,小鬼子的间谍部队是来打探消息情报的,不可避免要跟当地群众接触,而这一地区百姓说的都是晋语,不管认不认识,凭口音就能判断出对方是不是本地人,晋语发音平仄调较多,想要在短期内学会标准的当地方言根本不可能,尤其是对小鬼子来说,他们可以伪装穿着打扮,却伪装不了口音。”

乔林解释道。

一个办法,同时解决了三个难题。

“这倒是个好主意。”

陈旅长赞许地点着头。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还要嘱咐乡亲们,不管遇没遇到可疑人员,都要装作和平常一样,等事后抓紧时间汇报,另外,小鬼子的间谍部队要跟外边联系,只能通过电台或电话,电台需要电源支持的,应该重点关注那些通电的村庄,骑兵连也会注意有没有临时架设的电话线。”

乔林又补充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这就下命令。”

陈旅长直接批准了,命令电报员给各个工作组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