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几天,藤原旅团又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不过均以失败告终。
乔庄惨案发生后,八路军加强了对防御线的兵力部署,增加了小鬼子进攻的难度。
而那些被砍下来的人头,也让小鬼子产生了恐慌和畏惧,陷入了一种消极作战的精神状态,在战场上发挥不出多大的战斗力。
以至于到后期,八路军前线部队的压力都减轻了不少,通常只需要躲避小鬼子的炮火打击就可以。
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还得拼命阻击小鬼子的冲锋,甚至展开白刃战。
因为一轮炮火打击过后,小鬼子的步兵部队只是象征性的冲锋一段距离,不等正式交火就主动退了回去。
看得出来,就连小鬼子自己,也对这场扫荡不抱任何希望了。
在这几天内,乔林依旧是带着骑兵连在根据地各处转悠,可惜没有任何收获。
毕竟想要找到一个不知长什么样,不知在哪里的目标实在是太难了。
但乔林是个很懂得利用时间的人,在搜寻的过程中,他也将痕迹追踪的技能传授给了骑兵连。
万一以后自己不在,又发生了类似的情况,骑兵连也可以独立寻找敌人的下落。
骑兵连没收获,并不代表别人没有。
自从根据地发动群众寻找可疑人员的活动后,短短几天的时间,各个工作组几乎都要跑断腿了。
人多力量大,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话真不是白说的。
根据统计,共收到各村庄发现可疑人员的汇报七百余次,经过甄别后,其中有五十起有重大嫌疑。
在军民双方的配合下,抓获了二十七名敌军间谍部队成员,也算是不小的收获了。
当然,这其中也闹出了不少的误会。
比如误判的情况,偶尔也会发生。
最令人无语的是,某庄的村民,因为和邻村的村民发生了矛盾,心生怨恨,为了报复对方,便向工作组检举对方是可疑人员。
等工作组带人赶到这户人家时,才发现闹出了误会,只能对恶意检举的村民进行批评教育。
旅部专门从师部抽调来倭语翻译,对这二十七名敌军间谍部队成员进行审讯,不过这些人的嘴巴都非常紧,审讯人员磨破了嘴皮子,他们还是拒不交代。
这个情况让陈旅长非常恼火,一度怀疑审讯人员的办事能力。
这个时候,王政委站出来,提议可以让乔林来试试。
临时受命的乔林赶到旅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翻译在纸上用倭语写了几句话,然后清空了审讯室里的所有人,只留下他自己和被审讯的人。
房门紧闭,谁也不知道里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过十分钟后,乔林打开房门,告诉审讯人员,里边的家伙愿意坦白了。
被绑在椅子上的敌军间谍人员衣着完整,没有外伤,显然没有遭受殴打和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