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对未来的畅想(1 / 2)

“第四组是八百人的阻击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对所有逃出来的敌军军官实施狙杀,确保敌军一个师团内,不会有大队长以上级别的军官活着。”

头头是道,条理分明,虽然简短,但每句话都说在了点子上。

李云龙被乔林所描述出的计划震住了。

他参军这些年,指挥的大小战斗无数,可还是头一次听说仗原来可以这么打。

在震惊之余,他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这种作战模式,真的可行吗?

虽然听上去似乎很在理,可毕竟只是理论,没有经过实践验证,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满盘皆输的结果。

“你这个计划听上去挺刺激的,可问题是实施起来,可行性有多高?而且我听你所讲的,四千人的部队,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那五十人的侦察部队和一百五十人的特别行动队,用两百人对付敌人一个师团,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李云龙又重头分析了一遍乔林的计划,确实让他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但总觉得并不现实。

“团长,你没有接触过这种战斗模式,产生怀疑也是情理之中,事实上这四千人,每一个都是不可或缺的,侦查部队的情报必须要准确无误,地理位置的坐标不能出现丝毫偏差。”

“佯攻部队的作用更大,他们必须要将敌人绝大多数的火力都吸引住,从而确保特别行动队的任务能够顺利进行,如果没有他们,即使实施斩首任务的队员渗透进去,也将面临着被群起而攻之的局面,无法顺利展开行动。”

“阻击部队也是同样重要的,四千人的部队想要彻底拦截住六倍于己的敌人,本身就不现实,所以就要有选择的击杀敌人的指挥人员,他们需要精准的枪法以及判断力。”

“团长,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独立团想打败敌军一个师团,难道真的要做到把所有的敌军都尽数歼灭吗?这难度太大了。”

“可如果我们有选择的把他们的师团长、旅团长、联队长、大队长等指挥官全部击杀,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摧毁他们的武器弹药,那这样一支既没有人员指挥,也没有弹药补给的敌军部队,还会对我们构成威胁吗?”

乔林一口气把其中的重点全部都挑明了,让李云龙自己做判断。

李云龙再次陷入了沉思,不时抬头看乔林一眼,但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思考上。

如果真的像乔林所说的那样,一支既没有人员指挥,也没有弹药补给的敌军部队,那已经等同于丧失了战斗力。

即便这是一个师团,兵力仍旧数倍于己,但也只剩下一群断手断脚的废物而已。

乔林的说法并不是异想天开,是真正经历过实战验证的。

在半岛战场上,他率领的暗刃,以一个连的兵力,全歼了米军陆战一师,骑兵一师,以及被称为陆地最强的北极熊团,还有米军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白熊。

要知道那可是十几年以后的战场了,米军所使用的的装备不禁远超现在的小鬼子,甚至还有空中火力支援,战场的形势更加复杂。

“虽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你所说的,但我好像有点相信你了。”

李云龙最终还是点头,承认自己被乔林说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