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新的战术思想(1 / 2)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武器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只是他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如同乔林所说的那样,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加先进的武器出现。

要知道现在很多八路军战士使用的步枪,还是二十年前生产的。

“新武器的出现,会直接改变战争模式,以前的战斗,都是双方冲来冲去,谁把谁杀光谁就赢了,可现在冲锋只是最基础的,大规模作战中,往往重型武器发挥的作用更大,比如阵地战,往往都会使用火炮打头阵,先用炮弹大规模杀伤有生力量,然后才会轮到士兵上场。”

乔林就像是普及知识一般,向李云龙讲述战争的发展与演变。

“可是,这跟你说的有什么关系?就算独立团人手一门火炮,也不可能灭掉小鬼子一个师团啊!”

李云龙是越听越糊涂了,乔林一直都在强调武器的重要性,如果真是这样,那还要人干什么?

“当然有关系了,在未来的战争中,强大的火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就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要想打赢一场战争,硬件也是不可或缺的。”

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在思想认知方面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代沟这东西自古就有,乔林要想用自己的理解来说服李云龙,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未来的战争?你这越说越玄乎了,打仗无非就是攻占了敌人的阵地,消灭了敌人的兵力,强大的火力的确会在战斗中占据优势,但我们目前的条件还做不到这一点,再说我们的战士反应能力也很快啊,指哪打哪。”

李云龙有些想当然地说道。

在他看来,只要能把敌人的阵地打下来,把敌人的兵力歼灭了,那这场战争就算是胜利了。

“所以我们才要追求更加先进的武器呀,用机枪打仗和用步枪打,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我说的反应能力不是指战士们的服从性,是说战斗模式,要提前做到敌人做不到的,只有每一步都走在前边,才能让敌人无路可走。”

乔林急的直搓手,想要让李云龙理解一种新的军事理念,还真是不容易。

“你说的是对战场的预判能力吧?”

李云龙琢磨了好一会,总算是揣摩到一点其中的意思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打个比方,假如咱们独立团奉命去歼灭小鬼子一个师团,你作为团长,会如何指挥?”

乔林连连点头,总算是能沟通了。

“虽然上级不可能下这种完全不具备可行性的命令,但我可以陪你在这扯淡。”

说罢,李云龙再度陷入了沉思,设想究竟该如何用四千人去歼灭六倍于己的敌军。

“把现有的兵力分成四组,一组从正面进攻,吸引火力,左右两侧各派一组迂回包抄,将敌人的兵力穿插分割开来,敌人的兵力本就占据优势,只有将他们打散,才有赢的希望。”

李云龙伸手捡了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还有一组呢?”

乔林迫不及待地问道,李云龙的答案已经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本以为李云龙会采用传统排兵布阵的战术,将战线拉开,构筑一道或者多道防线,在冲锋与反冲锋的过程中,逐渐消耗掉敌人的兵力。

这是最保守的打法,但代价也是最高的。

可李云龙竟然想到了分兵,这让乔林再次意识到这位指挥员的与众不同。

“骚扰式袭击,瓦解敌军的防御力量,让他们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阵型。”

李云龙在地上划出了一段波浪形的线条后说道。

虽然李云龙的战术安排和乔林预期中的还有些差距,但他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这个计划虽然没有太大的希望能全歼敌军,但至少能拖住敌人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