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璋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是三岁那年,父亲跟着一个富家千金跑了,剩下自己和母亲相依为命。
村里的人们都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是野孩子。
自那个时候起,王璋就下定决心,往后一定要成为人上人。
他实在是不聪明,于是只得付出比旁人多于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得到今日这一切。
可他这样努力,为此不惜舍弃掉自己曾经喜欢的女子,最后还是一败涂地。
相比于一出生起就是天潢贵胄的太子,可以一言以决人生死的太子,上天待他真是不公。
哪怕是到了现在为止,王璋也不觉得自己有错。
要想做人上人,不就是得心狠手辣吗?
他唯一错的一点,就是不知秦妩与太子竟是认识的。
想到这一点,王璋又是止不住的恨意。
就在这一番悔恨交加之中,张氏被带过来了——张氏也很是落魄,她原就是凭借着王璋和秦妩的收留方才能在这燕京城中有个落脚的地方,可王璋进了大牢,王老夫人更不会容得下她。
她居无定所,只能去乞讨。
可论起乞讨,她也是比不过那些稚儿的,于是每日里都吃不饱,睡不好,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她看着那些年纪极小的乞儿,不免就想起了曾被自己抛下的一双儿女。
算来他们如今也是不大的。
那时候她抛下一切离开,也不知那两个孩子过得好不好。
其实也是知道的。
若徐老太在的话,许还是多少能庇佑着她那一双儿女。
可在她那亡夫去了的时候,徐老太就大病了一场。
她又抛下儿女离开,徐老太想必就更气了。
这一气,身子就更不好了。
她那两个孩子,想必在他们伯父的手底下过得战战兢兢,被磋磨得不成样子。
想着这些,张氏便不由得想起五年前她离去的时候,阿骋跟着她跑了一路。
那么小的孩子,就一个人追着马车,从村里追到了镇上。
她眼睁睁的看着他跌倒,又爬起来,再跑,再跌倒。
眼中有泪,但依旧头也不回的离去。
她舍不得儿子,更不想受苦,她想过好日子。
从前不觉,如今想起来,她真是个极坏的人,也许这就是她的报应。
日子过得越难,张氏就越后悔。
她抛夫弃子,跟着王璋来到燕京,也并没有得到什么荣华富贵,反而乞讨为生。
也许她留在那个小山村里,过得比如今要好。
阿骋遂了他的父亲,打小就聪明,她好好培养儿子,也许往后还能做举人的娘呢。
可是没有如果。
张氏就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悔恨中浑浑噩噩的度日。
她没想到,还能有在见到这一双儿女的这一天,虽然隔了五年,但张氏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徐骋。
她激动的上前将徐骋兄妹抱在怀里,“娘的好孩子,娘竟然见到你们了,娘再也不会不要你们,娘跟着你们回去,咱们一家三口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