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图之人小蝶也是认识的,民国末年的一个老道。鬼宿星图自带凶煞之气,只为令偶然入谷者心生恐惧,早早退出。
小蝶快步前行,约莫走到山谷腹地处时忽然停下脚步。按往昔的记忆,小蝶四下寻找,见一个小小石柱立在野草深处,仅到小蝶小腿,极不起眼。
物是人非。
小蝶双手抚摸石柱表面,找准七个位置,指尖用力按下,只听一声闷响,地面以下远古的机活开始运作,一个狭小到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豁口在山壁之下显现。左右看了看,确定四下没有危险,闪身进了豁口,数秒后,豁口徐徐合拢。
荒草低伏,谷中恢复一如往常的阴森死寂。
这处墓穴居然还没被发现。
小蝶心下想着,沿着满布青苔的石阶向墓穴深处走去。
看来老道士布的星图还有点作用,世上最难控的便是人心,星辰之力降于大地,隐隐间对生物精神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但对比起墓穴中的种种凶险遗迹,区区鬼宿星图只能算粗浅道法了。
隐隐有一丝天光,却是先人借天然山穴的漏光接转而下。
借着这天光,小蝶看清楚墓穴甬道内手持兵刃蓄势待发的十二名武士雕塑,俱是汉代袍甲制式,若是误入之人触发机活,这十二名武士能将数百人瞬间剁为肉泥。
有如此精妙机要之术,墓葬却偏在一隅,这般窄小,这便是墓主人一生的写照。
巫马安,汉代宫廷方士,琅琊人,虽道学精湛,但不为君王所重,心生怨怼,专门选此阴僻之地作为自己身后所栖之处,以求化厉鬼报复,不过至此已两千余年,君王早已入土,这方士怕是道行不够无法返阳,或者早已被姐姐度化了吧。
小蝶与此人有过数面之缘,知其符箓造诣极高,修建墓穴时还令工匠在主墓室外墙铭刻其得意符法。只因小蝶懒得修习符箓,如今只能来剽窃一番,希望此人切莫追究版权便好。
小蝶熟练地在甬道中左挪右移,巧妙避开各致命机活,很快到达主墓室外。
此处墓葬是回字形结构,小蝶也不打算进主墓室,但看环绕一周,能采得多少符箓吧。
放下画板,掏出一把刷子,对着主墓室外的墙体腰线处轻扫,很快,一个繁杂的符箓式样显现出来。
破魔符。
小蝶心中一乐,采到的第一枚符箓就是对付鬼魅非常有效的先天级别符箓,以神明为引,比起民间符箓书里面那些后天以祖先为引的符箓强大太多了。
不知围着这主墓穴扫一圈,能采到多少好用的符箓。
小蝶换了毛毡,沾了油墨薄薄擦到墙上,用宣纸贴覆于其上,轻轻揭下,一个符箓便拓印成功。
只是这是镜像的。
白树那个妖孽,把这东西正过来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吧。
小蝶将拓好的符箓图案放于地上晾干,接着找下一个符箓。
一圈下来累了个半死,但收获颇丰,采拓了二十八个符箓,八卦位的符箓都有涉及,虽不及八卦术法的威力,但也可堪一用。
战斗用符箓中,除了破魔符外,还有飞刃、昏睡、定身等攻击符箓,也有固本、清心、隐匿等常见的辅助符箓。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祈福、求雨、镇宅一类民用的符箓了。可见这名方士生于盛世,又单名一个“安”字,所学所精一心以君王之需为主,但身后墓穴仅此巴掌大小,可悲可叹。
只是有一道符箓,刻于墓穴至阴方位,小蝶居然从未见过。
管他呢,反正拓下来了。回头慢慢研究吧。
捏着这些符箓,小蝶对中元之日充满信心,只要白树好好准备,凭借这些,撑过一个时辰应该不成问题。
小蝶将拓印的图案收拢,在画板中夹好,心情大好地走回甬道口,细细听了下外面,并无异常动静,便扭开机关,走上阶梯。
山谷内,劲风更盛。
小蝶刚从小方口露头,一阵疾风就将其头发吹散,搞得小蝶差点以为被巽位术法攻击了。
左右四下望去,仍然未见危险。
小蝶悄悄钻出墓穴,将画板扣的更紧些,在小石柱上轻按,便踏上回程。
出乎意料的顺利,本来还以为阴气浓郁之地或可能撞见恶鬼,结果看来这鬼宿星图可能对恶鬼也有劝返之功效。
不得不说,那汉代方士应该好好感谢这民国的老道,遗留下的星图多次护佑墓葬,保其身后安宁。
一头钻进草丛,往公交下车的地方走去。天空中突然飘落几滴雨水,正打在小蝶脸上,借着疾风的劲道仿佛抽了小蝶一巴掌。
小蝶心里一惊,若是大雨瓢泼,湿了画板,可就前功尽弃了。
立即将画板抱在怀中,拔腿飞奔,雨渐大,小蝶全身沾满了泥水,头发被打湿贴在脸上,很是难受。
近了近了,远远望见远郊的公路,还有公交车的站点。
但小蝶猝然止步,剧烈喘息不止,眼睛直勾勾盯着那本没什么人的小村。
村子里,极其浓郁的阴气直冲天际,在这疾风骤雨之中,小蝶似听到了阵阵鬼号。
这小村,已被数千恶鬼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