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月氏一族(4)月娍·武英(1 / 2)

前朝梁武英大长公主在少年游历江湖时,听闻了杏林月氏一族与阳氏一族的纠缠。

阳氏一族十分高调,武英更早的时候在宫里就见过了他们的族人,被请来给梁平帝的妃子诊脉。

到了江湖上,武英更想见见月氏一族的人。

只是月氏一族的人十分低调不好寻找,为免引来杀身之祸,很多时候,就算被怀疑身份,她们也不会承认。

武英当年找到她们也是费了一番不容易的周折,才让她们相信她对她们没有恶意。

月氏一族当年并不知道武英的身份,只以为是一个好访奇事的贵家小娘子。

简单不失礼地接待了她,对她所疑惑之事有所作答,也是点到即止,对于流传了几百年的污名,只有少数几个颇为愤慨,多数是平平淡淡,表现出一种历史真相是过去事,她们也无能为力,甚至于个别女子还有些自厌的想法,觉得先辈不该得罪阳氏一族。

武英听完,说:“连你们自己都不相信你们的先辈曾是多么磊落的女子们,又要如何叫天下人相信?”

一些月氏一族女子觉得她一个孩子说得容易,却根本不知道她们的处境。

她们一边行医救别人的命,一边隐藏身份保自己的命,都很不容易了,又哪还有精神去与势大的阳氏一族争斗。

少年武英说:“如果你们的故事是更接近真相的,这天下的理,就不该是这个理。”

月氏一族族人听了怔了一怔,反过来略笑她:“小女子不知世事,说大话倒也不惭。岂不见,世道若此,凭你我辈女子,堪如之奈何?”

武英并不笑,用她那尚未完全脱去稚少的声音说:“终有一日,我要叫这日月换新天。你们就等着看吧,如果那时你们信我,就执此佩来投我。”

解下腰间一悬玉,递与那时在旁一路随行,却没有说话的一位月氏一族的年轻女子。

那位年轻女子看了看女孩手中递来的佩玉,倒是抬手接过。

有其她月氏一族女子不禁惊讶于年纪小小的武英竟能辨认出这位看起来不过是她们的随行的安静的年轻女子,是她们月氏一族的新任族长。

有女子问武英如何识出,毕竟她们可没有向她介绍,一来接待这种不过怀揣好奇心思的小娘子,有她们作陪,还犯不着劳动族长,二来也隐隐地不想叫外人将她们月氏一族看轻了去,毕竟新族长还年轻,而且性子安静,虽然对医道的领悟,族人无出其右,是几十年未有的人才,但实在还不能撑得起一族之长的威严。

武英看了看那位年轻女子,道:“我只是从她眼中看到了真切的伤心。此前,我并不知道她是你们的族长,不过现在,我知道了。”

武英临离开前,有月氏一族女子禁不住好奇问武英的身份。

少年武英只是淡淡笑而言道:“你们会知道的。”

后来,武英临朝,称摄政大长公主,月氏一族果然就知道了,当年来过她们族中,说过那样一番“要叫日月换新天”的话的少年娘子,就是如今大梁朝堂上那位至高无上的大长公主。

公主之身,临朝摄政,史无前例,仅仅这一点,当年那句乍一听似狂言的话,她就做到了。

更不提此后她针对天下弊政的一系列改制,以及首开历史先河的女官制度,那是多么令天下人一震的创举,它让天下人知道,女子不仅可以为主当政,手掌天下权柄,女子也可以封官任吏,胸怀寰宇,治平乾坤。

当时的月氏一族族长拿着当年少年娘子赠予她的玉佩,几番反侧难眠,终是向族人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她们月氏一族的先辈,是铁骨铮铮、浩然立世的女子。数百年来,月氏一族尽管受到阳氏一族的打压,但即使是到今天,在这荆棘遍地的世道,她们自问,也从不曾真正忘记先辈之心,她们依然在前行,她们从未丧失先辈之志,更始终身怀着先辈留下来的骨气。

武英大长公主身为女子,能走到当世权柄之巅,没道理她们月氏一族的女子,就要甘受无耻贼子阳氏一族的打压。阳氏一族盗取月氏一族医典,编纂谎言,欺骗天下,武英公主当年说得极对——这天下的理,不该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