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霞裳听得那黄衫女郎的声音,猛然想起那晚在湖上自己的舟中提着人头,用银针射自己的那个少女。再仔细地看了看她的眼睛,眼前这人不是她还会是谁?
那晚她坐在暗影之中,黑影模糊,看的不太真切,但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却让自己印象深刻!据此,沈霞裳在心里打了一千个保票确定,那天晚上到自己船上的少女定是她无疑!
河面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聚满了一艘艘灯光明亮辉煌的画舫,或在篷上挂着灯笼的乌篷船,仿佛是忽然自水底冒出来似的。
也不知什么时候,一轮明月已跃上东方的天空。这时渐觉风生袖底,俗虑尘怀,爽然若失。极目远眺,漠漠平波,各舟川流不息,渔灯星列。
这只画舫里面的灯光也同样亮得耀眼刺目,沈霞裳此时正与那位黄衫女郎面对面地坐在其中。
两人面前的几案上除了一整案的各类河鲜,此外,一坛已经早已打开的红叶醪也赫然在案,那坛子上“丹霞坊”三个龙飞凤舞的金色大字便是瞎子也能看得到。
酒坛旁边高高堆起的一盘红红的螃蟹,从它们前后壳鼓凸的程度来看,必是清霜紫蟹无疑。
不知那黄衫少女是如何弄到这两样东西的
那女郎对沈霞裳的自我介绍称自己姓范,名叫范蝶致。此时在灯光下看来,就见她一双明眸,顾盼生辉,笑起来的时候却弯弯的,让沈霞裳突然想到柔情似水四字。
两人刚才一会还有说有笑,便似已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这时便见范蝶致略带笑意,但不乏认真地看着沈霞裳的脸。
沈霞裳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脸道:“怎么了?难道我的脸上有花?”
范蝶致嫣然一笑,沈霞裳的心里不觉得就“格登”一下,如遭雷击一般,忙端起酒杯意图掩饰自己的失态。
那范蝶致故作未见,以调侃但又略带点诧异的口气道:“‘翥翔凌葭苇,俯仰散霞裳’是江湖人送你的称号么!”
那范蝶致的左右耳垂上各以金丝缀明珠一颗,头一动便微微摇晃,看上去莹光闪烁,珠辉的的。
说完又在嘴里低声地咕呶道:“这真是一个奇怪又啰嗦的称号……”
那少女的意思是,对沈霞裳的这种江湖人给予的称呼表示有点听不惯,沈霞裳只有苦笑道:“那是江湖上人取的无聊称呼,真是玷污了姑娘的尊耳,还请恕罪则个!然则,姑娘自京城千里迢迢到此有何贵干呢?”
范蝶致道:“我也是来找冯雅雨的!”
沈霞裳一听,轻轻地将身体向后仰了仰,抬起双眼,期待企盼似的地看着范蝶致那张吹弹得破,如白玉一般无瑕的脸,没有说话,仿佛就是在静静地等着她的下文。
范蝶致没有抬头,眼睛注视着面前酒杯里的酒,眼神变得似乎越来越凌利,带着点恨恨然的口气道:
“冯雅雨这狗贼向来与我家有仇,他曾经勾结官府,指使别人在大牢里害死了我哥哥,我父亲年老体衰,难以过问此事,一直引为恨事,我又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只好由我找他报这个仇了!这贼子可恶,我恨不得一剑杀了他方解我心头之恨!我是后来听说他逃回姑苏来了,便一路打听,往姑苏而来,于三月前正好路过金陵。”
现在,范蝶致现在正在讲述她的金陵之行。
楚威王熊商于公元前333年在石头城建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所以金陵也称石头城。到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当时曾改名叫建康,金陵便自那时开始崛起。作为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的金陵,当时人口超过百万。
据查证,金陵是当时世界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后来的晋朝,南北朝时的宋齐梁陈四朝又相继在此建都,所以金陵又称六朝古都。
那天,范蝶致路过六朝古都金陵,虽久仰其名,但未敢耽搁,直接绕过金陵城,在穿过江宁县,正策马在一段荒无人烟的路上行走时,忽然发现路旁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的一棵歪脖树下正站着一位老妇。范蝶致见这荒野之中,这么一个老妇人在那想干什么?心中好奇,便多看顾了一眼,却发现那老妇人正在往树丫上扔一段绳子,范蝶致一看,心道,这不会是想寻短见的吧?
连忙停下马来仔细一看,发现那老妇一头灰白的乱发,此刻正将头准备往那绳套里钻。
范蝶致慌忙下马,大叫“喂喂喂喂……你这是干什么?”忙忙跑到近前,这时那老妇已经已经蹬开了脚下的石头,正挂在树丫上来回晃荡不止。
范蝶致赶紧将她的身体向上托起,一剑再将绳子削断,把那老妇放了下来,再将她的头颈中的绳扣取下来,这时那老妇已然晕了过去。
范蝶致将她平放在地上,还好,因为时间很短,那老妇呼吸未断,不过已经很微弱。
就见那老妇鸡皮鹤发,嘴角流涎,范蝶致也顾不得什么了,急忙将自己马背上的皮水囊取,给她喂了两口水。没有多一会,那老妇便睁开眼睛,一见有人救她,放声痛哭,埋怨范蝶致为什么不让她去死,而要救她性命。
范蝶致道:“人不到极伤心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去想着寻短见的!请问一下,你这位老人家究竟遇到什么伤心的事了,要在这漫天野湖里寻短见呀!说来我听听,难道就实在没有办法了么?”
那老妇一听有人问起自己的事,不免又是一阵大放悲声,一边抽抽噎噎,一边哭诉道:“我家老头子去世的早,就留下一个儿子玉宝和一个女儿小翠,儿子玉宝早已成家,女儿小翠去年才一十五岁。”
说到这里,那老妇忽然不再出声哭泣,但眼中的泪水却还是不断地外溢,但口齿比刚才要清楚多了。
就听那老妇道:“也不知他们张家的祖上作了什么孽,让我那胆小怕事的儿子娶了那样一个媳妇!姑娘,你不知道,我那儿媳妇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泼妇,过门之后三月不到,就开始指桑骂槐,说我和小翠我们娘儿俩‘吃闲饭’,见儿子不敢吭声,便渐渐地整天对我非打即骂,儿子怕她的威,女儿又小,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去年我得病在床一两个月,都是女儿小翠在我床前侍候。忽有几日不见小翠,初时我以为她去她的舅舅家去了,但又过几天,还是不见她回来,便忍不住问起儿子玉宝,他只摇头叹气,不肯说。
我不知出了什么事,拚起老命去找儿媳,却不料她说‘小翠看到家里无钱与我抓药看病,自愿卖身换钱与我治病了’,我一听,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当时就昏死过去了,醒来之后问儿子玉宝,初时不肯说,最后我以命相逼他才说出,小翠是被卖与那金陵秦淮河的第一大财主董瑚琏的小少爷董豹章了!”
那老妇人仿佛是一个受尽了委屈的孩子,见到有人救下自己,问起自己的事情,不禁一边强抑悲伤,一边诉说着自己的悲惨遭遇。
原来,那玉宝媳妇看到小翠长得水灵,早就打起了馊主意,久已盘算想将她卖与大户人家,凭小翠的长相,应该能够卖个好价钱,自己这边的家境说不定从此也能小康了。
于是趁婆婆生病,便将她哄去说是帮她母亲寻医问药的。那小翠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丫头,年纪才十四五岁,并未见过什么世面,一听为她娘问医抓药,便高高兴兴地跟着嫂子去了。谁知道这一去,自己便已经万劫不复了!
那玉宝媳妇偷偷地将小翠哄到秦淮河之后,便将她带到久已经谈好价钱的地方,直接就卖与了那董家三少爷董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