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听到张师长这话,不禁在心里摇头,他果然是个只知道军事的主,一般军用的物品是不会出现在市场上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防止泄密。现在李昭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现在不适合多开产品种类罢了,现在的九九八厂虽然和轧钢厂合并了,但在技术工人的数量上,还是不够的,现在厂里的项目已经太多了。
就以现在厂里的情况,过个一两年,厂里的技术工人培训跟上了,就会直接将一些加工项目分开,比如机床、发动机、军用电子产品、计算机等等,都必须成立各自独立的工厂,如现在这样都放到一个厂里,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到那个时候,基本上军车现在用的发动机肯定是要直接淘汰掉的,这款发动机,以后基本上就只会用在拖拉机上了,毕竟这款发动机算是已经彻底暴露在大众的视野里了,对于保密不利,李昭也肯定会开发一款更优秀的发动机换上。
不过这话李昭是不打算直接说的,省的让张师长难堪。他今天来开会,基本上就是因为他是厂里的高层,过来做下见证的,众人也不指望他帮着解决问题。
苏父这时说道:…
想想还真是这样,农业研究所以及几个农场的人员,只要有需要,都是直接会被调出来去帮助相应的农场的,这些外派帮助都是无偿不收费的,甚至这些人的工资都是厂里出的,没有要一点费用,可以说对于生态农业的推广,厂里是出了大力气的,今年仅仅这一项的支出,就有就有二十多万块,这可不是小钱。
等于说这次推广,九九八厂是即出人,又出力了的,算是最大限度的支持了上级的工作,这样的话,如果厂里能够生产出非常好的农机,你好意思不买
李昭这时回答道:
苏父听了之后说道:
李昭点头称是,确实是这样,短时间内肯定是不可能有大的需求的,这一万台每年的产量,估计开始的时候能半负荷运行就算不错的了。李昭其实现在还是对农机项目不太自信的,虽然他拿出了人力农机,也使得这几个季度的播种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李昭很怀疑各个公社能不能积累到资金。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农村创造的价值,大部分都是被国家用于发展工业了,李昭真的不清楚各个村里能够留下多少资金,而留下的资金能不能用于村里的建设就更不知道了,这些都不是李昭能够决定的,只能看到时候的情况。
就这样聊着,几人回到了厂里,李父则是被张师长拉去聊天去了,估计还是研究战术什么的,苏父则是直接叫来了司
机,去找上级打听明年农场推广的事情,而李昭也和苏雅打声招呼,直接去忙自己事情,他需要画的图纸是非常多的。
而且最近模锻机已经到了最后审图的阶段,他每天都是在和机械、电子研究所一起分析图纸,查缺补漏,争取一次就成功的将模锻机给实现出来。而且由于这个项目太过巨大,李昭与机械研究所审图完成之后,估计还需要和去年一样,向上级汇报,然后开几场研讨会,最后再成立项目组,协调制造施工。
居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