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顿了顿,不知如何作答。
“你去保护绾绾吧。”陶枭强扯出一抹微笑,目光温沉,用扇子拍了拍十一的肩,“这些年辛苦你了。”
说完,转身便朝着山下走。
十一条件反射地跟着,却被陶枭一甩衣袖,劲风袭来,刮得十一面颊生疼,周围树枝也猎猎作响。
“不要跟着我了。”陶枭冷冷的声音传来。
十一悲痛,冒着大不敬之罪,用尽力气大喊:“庄主,你不要我了吗?”
回答十一的只有竹林的沙沙声,以及陶枭飞在空中远去的虚影。
云景山庄的暗卫一共有十一人,都是陶枭收留的无家可归的孤儿。
孤儿入云景山庄后,陶枭会安排人传授武艺,只有最优秀的人,才会被选入当暗卫,成为陶枭最贴身的力量。
若是有人不幸遇难,便重新挑选人补上,缺位排号,便是名字。
十一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人叫过自己的本名了。
他以为,往后就叫十一了。
原来不是。
陶枭安排跟随自己九年的暗卫,择主陶绾绾,是真心放她入江湖了。
十一哀伤地望着陶枭消失的方向,大喊:“庄主,安和!我叫安和!”然后,他垂头丧气地独自下山,不知以后陶枭还会不会想起他。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陶绾绾等人围坐书房,开始商讨对策。
天气渐热,夜晚窗户也开着,露气进来更加风凉,吹得烛火摇曳生姿。
“小林子,你可有找到近年来西洲衙门的案集?”穆九歪七扭八地躺在榻上,问归来的林彦问。
“还没,明日再去看看。”
林彦问去春风渡买,小厮看见要买的问题涉及官府,本不愿沾染,回绝了。
他正准备转身离开时,内阁传来柔若海藻的声线,将他留下:“公子明日再来。”
林彦问不明就里,但还是躬身谢过,准备明日再去。
其实这一切,本不用这么麻烦的,他要翻看查阅官府的案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当下情况未明,他也实属无奈。
“你那边有什么线索?”林彦问在榻上坐下。惊歌习惯性地帮他煮茶,而后抱着胸站在他身后。
白天穆九有了思绪,重新翻阅案集,想要找出线索。
半日耗尽,渐渐明朗:“虽然案集中每个故事的当事人皆不相同,证人也都替换名字和职业,但我觉得,许志成为确保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肯定会用熟练之人,为己所用。”
“你的意思是,这本故事案集里涉及的证人,在现实中对应的人,其实并不多。”林彦问反问。
“极有可能。不然,他做不到万无一失。”
陶绾绾也肯定地道:“没错。许志成最擅长的是歪曲事实,用现有的素材编造另一个唬人的故事,然后再用证人,侧面证实他说的话。加上卫雨伯偏袒他,自然不会败诉。”
只要能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故事充分自洽,明面上就不会留下话柄。
这也是为何,陶绾绾整日骂许志成是讼棍奸商,但一字千金的生意依旧火爆,百姓也将他奉为一品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