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学堂(2 / 2)

这位书院的梁夫子手上拿着竹片做成的戒尺,面无表情,他看起来二十多岁,头发全部梳起来,浑身冒着冷漠的气势。

排在晏谨后面的有几位学生被这位夫子吓到了,哭喊着要回家,不要读书,扰得人心烦,使得梁夫子周身的气势更加冰冷。

赵知夏和晏谨倒没什么感觉,也不觉得这夫子吓人。

赵知夏来自于现代,虽说知道这个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只是还未升级完成,但还是将这里的一切当作纸片人的世界,像梁夫子这种风格的,她在游戏里也是见过的,只不过现在变成了直面真人而已。

至于晏谨,他遭受过更加深沉的恶意,对于别人的恶意分辨的十分清楚,眼前的夫子虽说身上气势很冷,但是并未散发出一点儿恶意,晏谨自然是不怕的。

他走到梁夫子面前,双手作辑,“学生晏谨拜见老师。”

梁夫子见他行礼标准,声音坚定,心底有些满意,他开口道:“行拜师礼吧。”

祁朝的拜师礼与古代无甚区别,晏谨也提前了解练习了拜师的过程。他走到圣人孔子神位前,行九叩首,之后走到梁夫子面前,行三叩首【2】。

这时赵知夏走上前来,将手中装着束脩和学费的布包交给晏谨,晏谨借过布包,将布包赠送于梁夫子【3】。

行完拜师礼后,晏谨依照梁夫子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然后擦干,意味着净手净心【4】。

紧接着进入最后一步,晏谨走到梁夫子面前进行朱砂开智,即梁夫子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晏谨的额头上点了一个红色的圆点,点痣,也就是开智【5】。

赵知夏望着一干流程全部走完,向晏谨告别后回了书店,而晏谨便进入了入学。

今日甲班进行考试,梁夫子给甲班学生发好试卷后便前往乙班进行教学。

乙班刚开不久,但比起甲班的十位学生,乙班的学生可以说翻了三倍,加上晏谨刚刚好三十名学生。

晏谨是乙班最后一批入学的学生,再晚便要等到下一次县试后,在他之前入学的学生已经学了两天有余,但梁夫子一视同仁,依旧从最基础《三字经》开始讲起。

梁夫子讲起课来十分认真投入,他的知识面很充足,引经论典,枯燥的知识点都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尤其对于晏谨这样已经可以将文章倒背如流的学子来说,不用思考文章内容,很容易就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之中,他记忆力好,梁夫子讲述的知识他几乎全部记在了脑海中,但这只是短时记忆,过一段时间会忘记,除非不间断的复习。

一直到梁夫子停下讲课,晏谨才从沉浸之中忽然回过神来,然后便感受到胃部空虚的厉害,具有深深的饥饿感。

梁夫子布置下来该做的作业,即背诵全文,清楚全文意思后,便宣布下课。

此时已经到了正午时分,学院中的学生们返回家中吃饭休息,下午再继续返回书院。

晏谨是识得路的,从书院到书店大概是十五分钟的步行路程,没过多久他就回到了书店。

赵知夏已经准备好了午饭,她是做不出来让孩子一边学习一边自己做饭照顾自己的事情。她就坐在门前时不时往外看,这次她一转身就看到晏谨出现在门前。

“回来了,洗手吃饭吧!”这话像是说了无数次,一开口倒是让赵知夏有点惊讶,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

吃过午饭,赵知夏随意拿了一本话本无聊的翻看着,她是计算机专业的,所学的专业内容在这个古代完全没什么用处,她以前倒是看小说了解过一些科举的内容,但确实没啥用处。

现如今她守着这么个书店,日子过得还算滋润,每天卖卖书也不累,就是这银子吧赚的确实不多,她就等着招工来的小伙子的书印刷好卖书,让她好好卖上一笔了。

晏谨刷好碗后,担心自己过段时间忘记梁夫子讲过的知识,手指沾着水在院子的地上一遍又一遍的写着上午学习过的知识,也不回房间睡个午觉。

赵知夏也忘记了提醒少年,直到快上课时有了系统的回复才想起来要叫他去学习。

晏谨写得投入,也不计较外面毒得很的太阳,但晒了那么久,他热得满头大汗,苍白的肤色都黑了不少,猛然听到赵知夏叫他,他立即要从地上站起来,但似乎蹲的久了,他只觉得眼前发黑,好一会儿才回神。

赵知夏见到眼前的少年一动不动的扶着额头,立即上去把他扶到屋子里去,下午过来抄书的学子见到赵知夏扶着弟弟进来,立即帮忙倒了一杯茶过来。

赵知夏将茶水递给少年,脸色有些阴沉,随后又长叹了一口气,“你呀,真是太让人操心了。”

“感觉怎么样,不舒服的话我去给你请假,今天就别去上学了。”

晏谨自然不肯,他摇了摇头,很是坚定,赵知夏拧不过他,让他出了书店。

望着少年远去的身影,赵知夏沉思了一会儿,天那么热,是得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