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甲游街(1 / 2)

我要当将军 姜丝1号 1765 字 2022-08-12

第一章

-------------------------------------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长公主早早就在聚宾楼定了三阔的雅间,给各家小姐都下了帖子,一同来看三甲骑马游街。

八月初八一大早,众家小姐就陆续到了雅间,或交谈品茶,或偷偷的趴在窗边朝下望,楼下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有个小丫头禀到:“李家九小姐过来了!”

帘子一掀,一个未及笄的小姑娘走了进来。她穿了件嫩黄色素面杭绸比甲,白绫立领小衫,下着豆绿绸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簪着珍珠珠花,长相在这些名门贵女中不算出众,但是眉眼间一派明媚,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众人一阵热闹,互相行礼,问好。

朝阳县主迎了过去,笑道;“小九,还以为你在营州乐不思蜀,忘了回京城看三甲游街了。”

“这样热闹的事怎能少的了我!”李九小姐挽了她的胳膊,笑道。

两人在窗边坐下,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李九娘奇道:“听说探花是孟襄?我这刚到家,姐姐快仔细给我讲讲。”

“确实是孟家那位。”朝阳县主想了想,含蓄道:“听说他的文采十分出众,但几位老大人说他看着轻浮,不堪大用。陛下却说孟襄这相貌,若他不当探花谁当得,便点了他为探花。”

居然因为相貌当了探花,一时间李九娘有些哭笑不得,不知该替他喜,还是该替他悲。

平日里大家若是谈起男子长相出众,都会赞一句什么貌若潘安,什么仪表堂堂,什么器宇不凡。

孟襄却是粉面朱唇,面颜姣美,若是个女子,大家都得嘀咕一声狐媚,何况是他一个身高八尺的男儿身呢!再加上他幼年失怙,便被世人认为不详。

陛下力排众议让孟襄当了探花,估计是给孟襄那过世的首辅爷爷一个面子。

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平日里大家也是远着他的,不提他,但今天大家讨论最多的却是他。

李九娘却觉得相貌是天生的,又不是孟襄能选的。他父亲的死也是因为自小来就有不足之症,身体虚弱。他父母鹣鲽情深,母亲没两年就也跟着去了。这和孟襄有什么关系呢?就因为他的长相,便要算到他头上吗?

如今就好了,陛下点了他为探花,也算是为他正名了,以后在背后嘀咕他的人也会多一些顾忌。

李九娘感慨道:“孟襄这也算是否极泰来了。”

朝阳县主点头,轻声道:“可不是,听说连婚事都要定下来了。”

李九娘睁大眼睛,道:“是谁家小姐?”

也不怪李九娘这么吃惊,因着孟襄的相貌和身世,门当户对的人家总归觉得有些顾忌,家世不如他家的又怕别人说是卖女求荣,所以一直耽搁着。

朝阳县主朝着一旁看去,李九娘顺着她的目光看见一个眉目如画的陌生姑娘正斯斯文文的喝着茶。她穿着大红遍地金比甲,白杭绢裙子,头上的镶红宝石赤金簪子熠熠生辉,打扮的十分华美。

“是云中书院院长的小女儿,你知道孙家从前朝起就在云中书院,正经的书香门第,咱们俩在这位孙小姐面前可算是草莽出身了,这孙小姐的相貌和品行也不算委屈了孟襄。”朝阳县主笑了笑,可随即又蹙眉道,“可你看看她那弱不禁风,行不胜衣的样子。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更做实了孟襄不详之名!”

李九娘很是赞同,若是真出了事,只怕孟襄的日子更不好过。不由得担忧道:“这婚事是谁帮着定下的?孟襄的大伯母吗?”

“她大伯母如今和他大伯父在山西任上,不知道有多开心,哪有时间管孟襄的婚事。”朝阳县主撇了撇嘴道:“听我母亲说是那云中书院的院长相中了孟襄,扬言说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孟襄大伯母一听,马上就应了,好像甩开什么烫手山芋似的。”

不怪朝阳县主语气这么不屑,孟襄大伯官至山西布政史,为人为官都不错,可有一点让人哭笑不得,那就是十分惧内,“河东狮一吼,孟郎抖三抖”就是市井话本子里用来形容孟襄大伯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