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朋友?”
江绾看向那个男生旁边的窗户,她这才发现,从这里看去,整个东城的南郊竟然一览无遗,越过波光粼粼的东湖,竟然直直能看到三环外的工业园区,和城乡结合部广袤无垠的绿地。
“嗯,”苏郁鞅坐下,带上他骚包的金丝眼镜,仔细填完了表格,“刚想起来眼镜好像丢他那里了。”
江绾接过苏郁鞅填完的表,问了一句:“没想过跟他同桌?”
见苏郁鞅颇有疑惑地看向自己,她立刻补了一句:
“我没有嫌弃你的意思,我只是想,和熟悉的人在一起不是更好一点儿吗?”
“他啊……”
苏郁鞅话音断了,摇摇头,小声说:
“没想过。”
江绾嘴角挑了挑,揉了揉自己的下巴,往桌子上一靠,她听出了苏郁鞅话中少有的尴尬,于是半开玩笑地说:
“苏同学,你该不会是赖上我了吧?”
苏郁鞅直言不讳:“是啊。”
江绾:“……”
发完表后班主任就被叫去开会,填完表又过了十多分钟班主任才和隔壁班班主任有说有笑缓缓而归。
三班班主任韩晓是个沉稳规整的中年人,穿了一身无比熨帖的西装。
身板精瘦,干净利索,即使是一头自然卷,也能看出来是是经过精心打理的。
他声音粗哑沉稳,说两句话就得清清嗓子,手里常年端着一个高中男老师标配保温杯,他见学生都开始忙别的了,就让最后一排同学把刚刚写好的表收上来。
江绾收表的时候很明显听到了前几排同学嘀咕了一句:“靠,那是老韩?!他是不是换头了?!”
江绾:“……”
江绾把表叠好一沓子递到了韩晓手中,韩晓冲她笑了一笑,江绾也礼貌的笑了笑。
“赶紧珍惜现在这个讲究的老韩吧。”
苏郁鞅用一种他和韩晓很熟的口吻说,“我肯定,你明天看见他,你都怀疑自己进错班了。”
江绾:“……”
老韩把表往旁边一放,见同学们座位都坐的很松散,都是两个人一桌,排的位置不是很紧凑,就让他们把座位往前紧凑了紧凑,说这样看起来有集体感。
但因为三班人少,就四十来个,本来教室后面还空出来好大一块地方,再紧凑紧凑,后面空出来的地方都能蹦迪。
这还不算什么,省大新校区像三班这样的教室都配置了两个中央空调,现在虽然只开了一个,威力却不容小觑,江绾正坐在中央空调下面,头都快给吹掉了。
韩晓把自己的名字往黑板上一写,字正腔圆地说:
“好了,在我自我介绍之前啊,我想先跟大家说一句话哈——这里是高二理科实验班三班,我教课的地方,欢迎来到我的班级,我可爱的宝贝儿学生!”
学生很给面子地笑了一阵。
江绾:“……”
这老师怎么说话还一套一套的?
“我叫韩晓啊,黑板上写着呢——春眠不觉晓的晓!我刚才大致看了一眼,咱们班上很多熟面孔啊,但也有是原来西区过来的,还不少,东区不比西区啊,离市里面比较远,但周边儿地铁车站什么的都有啊,出校门往东走就是咱们附中站,过十字路口往北,就是东湖地铁站口……巴拉巴拉……”
省大附中高一的时候分两个部,东区就在东湖校区,西区在和平桥校区。江绾原来就是为图家近才专门托校内关系把自己分到西区,结果高二的时候,学生全都到东区去了。
韩晓敲了敲桌子,清了清嗓子,继续他的长篇大论:
“咱们班人不少,四十四个呢,以后咱班我负责,有啥事或者有啥需要,学习生活上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我联系,我把联系方式写黑板上了,都记一下……”
韩晓还在喋喋不休,背过身往黑板上写自己电话号码。
不得不说,老韩这背过身不说话的一瞬间,竟然还有一点儿小帅,乱蓬蓬的鸟窝头竟然还有点儿可亲,漆黑发亮的西装还有点儿假正经。
“阳阳,你是西区的对吧。”
韩晓话刚说完,苏郁鞅就问了她一句,这突如其来的称呼让江绾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江绾蹙眉:“你叫我啥?”
“我听顾老师叫你的时候都这么叫啊,那我换个,绾绾,怎么样?”
顾老师是竞赛部的数学老师,江绾妈妈的同学,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知道江绾小名的人。
实不相瞒,江绾小学的时候还是叫江阳的,但是因为这个名字过于阳刚,且部分缺德同学喜欢在江阳后面加上“大盗”两个字,江父江母就通情达理地给她改了名。
“莞莞,你还嬛嬛呢,”江绾说:“甄嬛传看多了吧?你怎么不直接叫我纯元皇后?我劝你别瞎叫。”
“行,别凶我,我胆小。”
苏郁鞅诚恳地敷衍了她一句后,指着他去要眼镜那个男生的方向,小声说:“你看那小子,也是你们西区的,以前见过没?”
江绾往他说的方向看了一眼。
“没。”
“真没见过?”
“真没。”
“不应该啊,你是不是不看咱们学校贴吧?”苏郁鞅说,“那小子挺出名的啊。”
江绾心想她没事儿看这破学校贴吧干什么,但顶不住苏郁鞅一直循循善诱,于是问:“叫什么名字?”
“丁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