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数日,市井坊间都在传扬朱三太子的事,说他风流倜傥,出手大方。传扬者说的有鼻子有眼,就像真真见过一样。
这天,恒运茶楼。一名自称见过朱三太子的男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两个短装打扮的男子跟了上去。
走到一处拐角,四顾无人,两人一左一右将那名男子架到了僻静处。
男子急赤白咧的喊了起来,“这青天白日的,你们想干什么?”
“不想干什么,只是久闻朱三太子的大名,还请兄台帮忙引荐一下。”
“我,我不认识他,也没见过他!”
“那兄台在茶楼所言皆为谣传?如果被官府知道,就算不把你当成同党,也要治你个造谣生事蛊惑民心之罪!”
男子大概没料到事态会如此严峻,表情一时有些凝重。
“我等仰慕朱三太子已久,只想见上一面,还请兄台成全!”
“这……”
其中一人拿出一锭银子塞到他手里,“兄台,劳驾了!”
“那好吧!”男子“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城郊一处宅院,清幽雅静。
十几个布衣男子结伴而来,敲响宅门,有仆人前来将他们迎进庭院。
院中三步一竹,五步一泉,再加上袅袅琴音,犹如世外桃源,处处彰显着主人的超凡脱俗。
凉亭中,一名白衣少年正在抚琴,琴声幽幽,从他的指尖流过,犹如一泓清泉,洗却人间一切繁芜。
“朱三太子呢?我等是来拜见他的!”一个莽汉声音洪亮,打破了这诗情画意的氛围。
少年,也就是女扮男装的倾城停下抚琴的双手,站起身,拱手作揖,“在下便是,不知诸位叔伯所为何事?”
“你?不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吗?娘里娘气的,唬谁呢?看清楚喽,这才是真正的朱三太子!”先前那个莽汉一边说一边指着为首的一名老者。
老者背手而立,一脸傲慢,横眉冷对假冒他之人。
“朱三太子是晚辈的爷爷。”倾城再度亮出身份。
“你可有凭证?”
“那他有凭证吗?”
“当然有!”男子拿出一枚玉佩,“这是太子的贴身之物,刻有太子的名讳。”
“哼,真正的玉佩有谁见过?随便找来一块,再刻上个名字,就能麻雀变凤凰?”
“那你呢?有什么物证亮出来看看!”
“各位叔伯看好了!我的这个证物可是旷古绝今!”倾城故作神秘,从怀中掏出一物件,在众人面前一一晃过。
“什么啊这是?”
“一只簪子有什么可看的?”
众人不明就里,不以为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突然有人“哎呀”了一声,“这不会是紫玉凤钗吧?”
紧接着就有人提出疑问,“紫玉凤钗?又是什么东西?”
其中一人一拍大腿,“是不是贵妃娘娘生下朱三太子那年,皇上赏赐的那件宝贝?”
“不错,就是那件宝贝,这就是紫玉凤钗,是我太奶奶留下的!”
“真的假的啊?”
“想要鉴别真伪,只需一盆清水即可。”
有仆人送上清水,众人纷纷围了过来,伸长了脖子,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什么难得一见的奇闻异景。
倾城把凤钗放进了水中,只见原本碧绿清透的凤钗,慢慢由绿变紫,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出紫盈盈的光芒。
“呵!是真的!据说这块玉是郑和的船队带回来的,世间仅此一块。后来,皇上命人打造成了一支簪子,赏给了最宠爱的妃子。”
“没错,后来这块玉传到思宗皇帝手中,他老人家亲自打造出一支绝美凤钗,赏赐给了我太爷爷,也就是朱三太子的生母田贵妃。”
“这样看来应该是没错了,这少年定是朱三太子的子孙!”
“等等!”先前那名假冒的朱三太子看出了端倪,“清军入关后,明室珍宝皆归其有,一支凤钗也不能说明什么,谁知道是不是清狗使的伎俩?”
他一语仿佛惊醒梦中人,“是啊是啊,虽然这紫玉凤钗为贵妃娘娘所有,可明室沦陷后,保不齐落入谁人之手?小子,别想糊弄我们!”
几个人吼叫了起来,大有不把凉亭掀翻势不休的架势。
“各位叔伯,如果我是清军派来的,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你们聚集一起,我大可叫人把你们抓起来,朝廷对付朱三太子的手段各位又不是不清楚,我只是想证明我的身份,不想大家被某些心怀叵测的人所蒙蔽!”
“嘿!小子,说谁呢?……”假朱三太子指着她,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众人没有理会他的不满与尴尬,纷纷议论着,“他说的好像有道理。”
“看来,他没有说谎。”
“朱三太子,您老一定要出来主持局面!这大明的江山就指日可待了!”众人纷纷跪地膜拜。
“罢了罢了!”,眼见树倒猢狲散,假朱三太子颓然长叹,“我只不过是想替天行道而已,既然正主出现了,我也该顺应民意了!”
“各位各位,请听晚辈一言!”